丁宝桢把心腹安德海给杀了,为何慈禧太后不仅不怪罪,还给升了官

丁宝桢把心腹安德海给杀了,为何慈禧太后不仅不怪罪,还给升了官

慈禧太后,作为晚清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政治人物,因为清朝的腐朽,无数的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从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被迫签订,她所处的角色也都决定了不可能获得好评,要备受指摘。但是即便如此我们抛去民族感情,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便是她是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政治人物,在她治下大清王朝虽然步履蹒跚,但至少也苟延残喘几十载,而在用人、废黜升迁上她不仅仅能够联合奕䜣,发动辛酉政变铲除咸丰帝所留下的八大辅政大臣;更能够在于不利于自己时选择蛰伏等待时机,巩固自己的权利。

而这一点在对待丁宝桢诛杀其心腹安德海事件上,体现的便尤为明显。

同治八年(1869年),慈禧的心腹太监安德海,在没有任何圣旨之下,便擅出宫闱奔赴江南采买,但是在路经时任山东巡抚丁宝桢辖区时,被其抓获,随后在其上报朝廷之后,奕䜣奏请慈安太后,安德海被严办就地正法。面对心腹之死,慈禧太后出乎意料的是没有勃然大怒,也没有选择惩治处理此案的山东巡抚丁宝桢,反而是将丁宝桢接连擢升为四川总督,还手书“国之宝桢”赠予。这又是为什么呢?

安德海,直隶南皮人,八九岁时便净身,后来入宫做了太监。运气足够好之下,他成了咸丰帝的御前太监。而能够与咸丰帝朝昔相伴,聪明机灵的他,也因此备受咸丰帝和慈禧的喜爱,视之如心腹。

就在咸丰帝病笃承德之后,咸丰帝留下遗诏以肃顺等八大臣辅佐皇长子载淳(也就是同治帝),这也自然引起了同治帝生母那拉氏(慈禧)和皇叔奕䜣的不满。

此时的恭亲王奕䜣正在北京与英法联军议和,而一旦肃顺等八大臣扶灵柩返回北京,坐实辅政之实,慈禧必然大权旁落,这自然也是慈禧不乐见的。而在关键时刻,慈禧太后遂命安德海则偷偷潜回北京,招徕奕䜣前来夺权。而肃顺等人听闻自然不允。

慈禧太后也不甘罢休,随后以安德海星夜兼程赶回北京,将有两宫太后玺印的诏书呈递给奕䜣,最终奕䜣赶到承德,慈禧也取得胜利,掌握大权,奕䜣也被委任为议政王。

这里面安德海的作用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对于慈禧手握大权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而安德海也因此而更受慈禧重用,被提拔为总管太监。

但是慈禧太后要想实现乾纲独断,在内宫以外的议政王奕䜣自然而然便成为阻茛。于是安德海密谋之下,慈禧太后利用御史弹劾奕䜣的良机,先是革除奕䜣的一切职务,随后又以奕欣"深自引咎,颇知愧悔"为由, 恢复了他军机大臣的职务,但此时的奕䜣也被解除了其他的权利,由此军国大权也便由慈禧、慈安把持。

虽然相较于慈禧的专权而言,慈安太后更优于德,对于国家政务也并不感兴趣,但是因为是咸丰帝的皇后,乃是嫡出,慈禧太后虽然也是太后,但却是妃嫔,因此但凡有朝政举措等大事,按照礼法也都需要向其禀告请示。这也使得慈禧太后在处理政务之时,需要时刻注意慈安太后的意见。

因此,当安德海奉慈禧口谕出京,违背“太监不准出京”的祖制,还一路仗势骄横、耀武扬威,又被身为巡抚的丁宝桢抓获,慈安太后又随即下令诛杀之后,听闻消息的慈禧太后,最终也只得选择沉默。而且单单的沉默也是不够的,毕竟丁宝桢在奏章中奏称安德海违法的事件也都是事实。

此案无论是于情于理,还是为了能够取信朝堂,使群臣信服,更为了能不得罪慈安,慈禧太后也只能选择以赏赐丁宝桢来做遮掩。而在经过几年的经营之后,慈禧太后也逐渐实现了乾纲独断的把持朝堂。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