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初看待世界的方式,取决于家长如何教他做人

孩子最初看待世界的方式,取决于家长如何教他做人

01

十一过后错峰出去玩,找了个小岛光着脚丫子沿着海边散步,刚好看到了熊孩子被治服的一幕。

一个看上去大约有八九岁样子、身材胖胖的小男孩,跟在他父母身边溜达,突然没来由地从脚边捡起了两个沙土块,开开心心地朝一个海边露营帐篷的顶部精准投掷过去。

里边随即传来了凄厉而惊恐的“啊”声,一个女孩惊慌地从帐篷里钻出来,用手抹去脸上的碎沙,使劲搓着通红的眼睛,气愤地朝着那个胖胖的犯罪嫌疑人背影大喊一声,“你站住?为什么要朝我的帐篷扔沙子!”

玩过露营的人都知道,简易帐篷的上方是通气天窗,沙子砸下来肯定是可以直接落到人身上去的,如果你恰好有些倒霉,刚好脸蛋对着纱网天窗躺着,那砸下来的沙子就刚好要进到眼睛里去。

这姑娘估计恰好就是这么倒霉。

然而更搓火的是,小男孩全家妙不可言地团结在一起,迈着毫不气馁的步伐迅速向前继续走去,像坐着飞船去了另一个不被世俗干扰的时空里去了一样,完全没有丝毫要回过头去看一眼这个歇斯底里的可怜人的意思。

那人家姑娘肯定不干了,大声喊了几次“站住”不被理会后,生气地大喊了一句“你们一家子都有病”——依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前行的步伐依然铿锵着。

这一家子装聋作哑的阵仗,震惊了一沙滩的旁观者。

这孩子很幸运,遇到了一个文明的受害者。

小男孩尝到了恶作剧还不用负任何责任的甜头后,欢天喜地地又抓了一把沙子向一个迷彩帐篷上故伎重演着自己新研发的“整蛊游戏”。

只可惜,这次从帐篷里走出来的,是一个壮汉。

“你扔的?”汉子问。

得不到回答,一家三口的背影在沙滩上散发着笃定而不要脸的光芒。

“回来道歉什么事儿没有。”汉子开始喊了,毕竟这和谐的一家子“逃”离现场的速度开始加快了。

依然得不到回应。

汉子没再说话,冲上去从后边一脚踹飞了那个胖乎乎的熊孩子。

真的是踹飞。

老远能看到胖乎乎的一团从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孩子“哇”一声哭了,得亏是沙滩,软乎乎的估计没摔坏,熊孩子试图爬起来为自己“报仇”,只是刚晃到汉子跟前,汉子紧跟着又是一脚,又是一道美丽的弧线……

这下岁月静好的家长不淡定了,开始破口大骂。

但壮汉不为所动,只是笃定而缓缓地驶向自己帐篷的方向,任由海浪声在耳边缱绻呢喃,那铿锵的步伐与坚韧的意志,不减分毫。

骂累了的家长没有胆量追上去骂,最终拽着熊孩子离开了沙滩。

几个注意到整个事件全程的观众,齐刷刷地鼓起了掌。

当时突然想起刘瑜写过的一句话:“一切低俗的东西在高雅的东西面前,有它自己的奥妙。”

多数人出门在外,其实都是那个希望通过讲理来解决不公的文明人,可“视而不见”的家长和肆无忌惮的熊孩子,总是更欢迎以暴制暴的“野蛮人”来治服自己。

是不是挺神奇?

02

2018年4月27日,四川遂宁市16路公交车上,一名7岁男童三次脚踢一男子的手背。


随后,该男子拎起男童,摔在地上,连踹三脚,男童当场倒地不起。


本来,暴力在任何时候都不该与正义挂钩。

但当时这个监控视频流出来后,很多人看了第一反应,都是“大快人心”,“活该被打”。

人类在教养与道理的约束下,都在努力做一个文明人,讲道理、讲分寸、不偏激、不极端。

可当看到有人蹦出来替你心里长久以来忍受的憋屈出了口恶气的时候,人类第一个反应不再是理智地分析事情本身孰对孰错,而是当即拍案而起,大叫一声——爽。

按照打人男子的回忆来说,那段时间他工作很不顺利,心气不顺,当时俩小孩一上车就各种打闹,后来其中一个小孩先下车了,剩下一个小孩还是在不老实,于是他提议,要小孩坐在他身边的座位消停会儿。

小孩非但不听,还往他的手背上连踹三脚。

男子窝了一肚子火,瞬间被点着,抓起孩子来往地上摔,狂踹三脚,当场收拾得孩子倒地不起。

事发后他自己回头看视频,都被自己的行为吓到了。

很多人都是这样,平常日子里是一个心平气和的大好人,可当最后一根稻草压下来后,就会变成杀人不眨眼的魔鬼。

我们不确定,这个被摔在地上的小孩,如果爸妈在场会更收敛,还是更嚣张。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当家长放任孩子独立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往往不会因为他还是一个孩子,而骄纵之,忍耐之。

那些乱按电梯被扇巴掌的小孩,那些因为往邻座水煮鱼里吐口水而被按进水煮鱼里直到窒息的孩子,那些公交车上因为挑衅踢人被拎起来暴打的孩子,往往在第一次做这种“孩子行径”的时候,只是被家长当做孩子有点“皮”给一笑而过了。

孩子一开始往往只是觉得好玩,不知对错。

但家长如果也不告诉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小孩就会默认这些“小动作”可以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实施。

如果孩子侥幸遇上了“文明受害者”,就会变本加厉。

如果孩子遇上了心气不顺的人,很有可能因此而丢了性命。

人在崩溃边缘的时候,最怕被扇风点火。

视而不见,终究要为教育失责买单。

孩子难管也要管,孩子吃没吃亏都要管。

不要以为眼前吃亏的不是自己的孩子,就可以不管,家长无法为孩子的一辈子保驾护航,早晚都有把孩子撒出去的那一天,这世界到处都是失意的人,并不是所有的人可以因为他只是个孩子就会多一些包容与温和。

03

《奇迹男孩》里,朱利安因为霸凌面部有畸形的男孩奥吉,而被土什曼校长叫了家长。

校长办公室里,朱利安的爸妈从坐下来开始,就摆出了一副我家儿子没错的态势。


土什曼校长耐心地把朱利安如何霸凌同学的行径一一列出来,希望家长能够重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往同学的桌洞、储物柜里放侮辱性纸条,在班级大合照的背后写了“帮大家个忙,请你去死吧”这样的诅咒留言……

但朱利安爸妈的选择依然是,无视。

他们不认为,自己儿子攻击一个面部有先天畸形的孩子有什么错,这个世界本来就很残酷,就不应该照顾每个人的感受,听上去似乎也不无道理。

结果,校长说了一句这样的话:

奥吉改变不了他的相貌,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眼光。


朱利安听到这句话后,眼中盈盈有光,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了。

小孩子身上有的先天畸形与先天残疾,他自己也不愿意有,并不是故意长成这样来吓唬他们,这件事情无法改变,但我们看待这件事情的方式可以发生改变。

连孩子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可高傲的家长,却丢下一句,“明年我们不会再来这个学校来上学了”就要一走了之。

朱利安站在门口,回过头来,说了一句,土什曼校长,我真的很抱歉。

孩子对于是非对错的判断,甚至比大人都敏感。

冥顽不化、不肯低头的,往往只是大人可笑的自尊心。

孩子如果知道自己错了,会马上跟你道歉。

大人如果被告知自己有错,第一反应不是反躬自省是不是问题真的出在自己身上,而是先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面子。

孩子其实什么都懂。

孩子最初看待世界的方式,取决于家长如何教他做人。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小孩也是小人,只有不停地教,不停地管,长大了才能让他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