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李玫瑾&蒋方舟:为什么父母和孩子永远无法互相理解

马未都、李玫瑾&蒋方舟:为什么父母和孩子永远无法互相理解

文 | 八段锦

《圆桌派》李玫瑾、马未都、蒋方舟参加这一期很有意思,有意思的点在于嘉宾彼此映衬,从旁观的角度可以特别清楚地感觉到,什么是“父母的视角”,什么是“孩子的视角”,以及这两个视角是多么的不相容

01 挫折教育or心理阴影?

问题聚焦在怎么“管教”孩子。

马爷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节目中说父母打孩子不算事了,他认为父母打孩子必定有原因,肯定孩子有错啊,父母是讲道理的。

也许马爷自己家是这样的,但是未必所有的父母都是讲道理的。

蒋方舟就提到有些父母会“喜怒无常的打”,没有提前定好规矩,孩子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就会挨打。

我倒觉得这个在现代社会恐怕更普遍,同样一件事,父母心情不好想要泄愤的更容易升级为打,而且孩子越小越可能打,因为大了就打不过了,这根本不是在讲道理好吧?

常打孩子的父母,自己的情绪管理才是更大的问题。

关于父母说孩子是垃圾箱里捡来的是不是个问题,李玫瑾认为这就是个玩笑,自己也被这么说过,而且还信以为真,跑到楼下去找,到底是这个垃圾箱,还是那个垃圾箱?

虽然可能是玩笑,可孩子真的会相信,也会为此惶恐不安,那为什么一定要开这种玩笑呢?

马爷认为现在的孩子太玻璃心,挫折教育之一,是让孩子可以开得起玩笑、经得住贬损。

人的确是在不断的创伤和修复中变得刀枪不入的,但是父母真的有必要给孩子造成额外的负担,来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吗?

只要孩子长大了忘记了,就代表没问题?

在这一点上,我更赞成蒋方舟的说法。以大人的角度来说孩子有什么问题,其实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孩子有他自己的感受,那个年龄特有的感受。因为他们弱小,没有发言权,他们的世界和大人完全不同,这会造成大人和孩子认知上的不协调。

一件大人看来很小的事,也许对孩子来说就是天大的事,你不能因为自己不在乎,就要求孩子不在乎;不能你说不算事,就真不算事了。

你也不能因此说一个孩子娇气,反过来说,大人要死要活的事情,在孩子看来也可能根本不叫事呢。

老一辈父母常做的,吓唬孩子、打孩子、当众指责孩子、逗孩子是垃圾桶捡来的等等,在他们看来可能没什么,甚至当做“挫折教育”的一种;

但新生代的孩子却很讨厌这些做法,他们未必是玻璃心,只是更期待被当做一个真正的人来尊重吧。

蒋方舟说有一种贬损,真的给她造成了“童年阴影”。

青春期开始的时候,她的妈妈经常在外人面前随意说她已经发育了,蒋方舟就感到特别的羞耻。

马爷把这归功于过去的文化,“人前教子”。所谓的人前教子,更多是为了大人的面子吧,对孩子到底能有什么好处呢?

自己的感受被父母无视、不被尊重的孩子,就能建立起强大的心理承受力?

“钝感力”和“麻木”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主动选择的“神经大条”,而后者,只是被迫“算了”。

这个社会给孩子的挫折够多的了,只要孩子开始生活,他就不会缺少挫折。父母根本不需要费心加杠,只要不是什么都包办就够他受的了。

蒋方舟说她也在难过的时候感觉被逼得要跳楼了,但是她最终没跳,是因为她觉得妈妈“向着她”,她还不至于那么彻底地绝望。

如果一定要特意进行“挫折教育”,那么在失败、痛苦的时候能提供支持的父母,才是真的在挫折教育。

因为他们在告诉孩子,挫折都是可以过去的,没有那么可怕。

02 别太沉浸在角色之中了

马未都和李玫瑾都是50后,当过父母,也是很有见识的人,教育理念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我也能感到,即便是他们,也不可避免带着浓浓的时代烙印,未必都适合现在。

而且一旦过于代入父母的角色,强调“如何管教孩子”,强调做“对的事”,就难免或多或少需要牺牲和忽视孩子的感受和主动性。

父母认为的“对”,未必是孩子想要的“对”。两代人分歧的根源其实是在角色和文化中。

旧时代父母在意的是孩子规规矩矩地长大,而现在的孩子在乎的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自在地生活。

蒋方舟生于89年,80后,也可以四舍五入算90后,未婚未育,也许她的年龄和阅历更接近于孩子的角色,所以她的发言更多代表的是孩子“真实的感受”

真实是值得尊重的,尊重也未必意味着放任。

我并不赞成放纵孩子,但我已经深深感觉到了,正是因为我们这一代是受够了“挫折教育”长大的,我们中的很多人一旦当上父母,总是担心孩子不能体会到足够的爱,希望他们不再受我们曾经遭受过的苦。

也的确因此矫枉过正,有娇养的嫌疑。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彻底走回头路,用父母那一套来应付今天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ta独特的成长背景,如何找到适合这个时代的教育方法而不是简单的照搬,有规矩也有自由,有威信更有亲密,这才是我们真正面临的问题。

否则父母自觉再有道理,孩子也只会产生不被理解的心情。

儿子小的时候,马爷带他去王府井,儿子趴在橱窗上看着里面的玩具想买。但马爷不同意,说今天不能买(父母拒绝孩子不一定有什么特别站得住脚的原因)。

孩子说,爸爸,你要是我,你就知道我多么想要这个玩具了

马爷一听心就软了,但他前面已经说了今天不能买,只好硬撑。儿子就哭起来了。看到儿子哭,马爷很生气,你不能在这人来人往的地方哭啊,这样我太没面子了。

儿子就不哭了,但是他一到家就开始嚎啕大哭。儿子对马未都说,我长了绝不能让我儿子受这种委屈。

像马爷儿子这么擅长表达情感的孩子恐怕并不多,更多是说不出也不被理解的孩子吧。

千万不要以为人和人的理解是很容易的,哪怕是家人之间,甚至可以说,特别是家人之间。

父母和孩子用的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系统在生活。如果你永远只用父母的视角看孩子,或者只用孩子的视角看父母,那么父母和孩子,永远也不可能互相理解。

怎么才能减小这种鸿沟呢?

别在父(母)子(女)cosplay中入戏太深,跳出来看看就都清楚了

李玫瑾刚学开车的时候,有点“路怒”。在她气得嚷嚷的时候,坐在后面的女儿不冷不热地说,妈,我给你个话筒吧,你直接对他们喊。

每次李玫瑾正烦的时候,女儿都会说她,你怎么那么沉不住气。越说李玫瑾就越烦。她很委屈,女儿为什么不向着我?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不同的是,一般生活中的情况是反着的,笨手笨脚尝试新事物的往往是孩子,不停冷嘲热讽认为“那点事不值得”、“不向着”的是父母。

每个人所处的角色不同,感觉就会完全不一样。

“父母皆祸害”的提法,好像是委屈孩子们的集体控诉,可如果换成父母的角色来想又会如何呢?

蒋方舟说她的妈妈就经常代入“父母皆祸害”的视角,在干涉孩子人生选择之前,心中要有个警铃,先认定自己对孩子就是个祸害,然后再去思考,要不要干涉?怎么才能不做祸害?

这个视角真棒。

作者:八段锦,心理科普作者+建筑师,已出版《与最好的自己在一起》 、《东坡心理传记》,微信公号“心理八八”(bdjxlbb);喜马拉雅fm:八段锦的心理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