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美学研究价值极高

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美学研究价值极高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罕见的历史遗迹。”这是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时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

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后,逐渐开始注重于巩固北方边防与疆土上。他认为历史的教训已经证明再坚固的长城与抵挡不住强敌的入侵,于是开始推选“恩威并举、剿抚并用”的政策,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于是,在当时还是用于秋季狩猎的木兰围场基础之上,兴建了“热河行宫”和外八庙。作为夏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之所,避暑山庄历经康熙、雍正与乾隆三代清帝约90年的时间的扩建,成为我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面积约是颐和园的两倍、紫禁城的八倍。而热河(即承德),也因此享有着“塞外京都”之誉,成为清初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政治中心。

山庄分为宫殿区与苑景区,其中苑景区又分湖洲区、平原区与山峦区,整体124组建筑,康熙与乾隆时曾各命名了三十六景,朴素而不失优雅,细致又不乏大气。其中包括仿宁波天一阁建成的文津阁、仿苏州狮子林建成的文园狮子林、仿嘉兴同名建筑的烟雨楼、仿镇江金山江天寺塔塔起的上帝阁等,表现出清帝王们“集天下景色于一园、移天缩地于一方”的美好欲念。

一、普陀宗乘之庙

气势磅礡的普陀宗乘之庙建于1767年,位于避暑山庄北面山岭之中,依山而建,占地面积达22万平方米,有大小藏式建筑60余处,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因其外观模仿藏传佛教中心——西藏布达拉宫而建,故又被称为“小布达拉宫”。

普陀宗乘之庙分前后布局两部分:前分别为山门、碑亭、五塔门、琉璃牌坊与白塔群;后依次为大红台及台上建筑群。其中前半部分的琉璃牌坊以黄绿彩色琉璃砖覆面,七间四柱七楼结构,是皇权与神权的象征;后半部分的大红台高达43米,墙上为藏式风格的盲窗。台上正中央镶6座琉璃佛龛,意乾隆的六秩大寿,顶上女墙有一横排80座琉璃佛龛,寓其母太后的八十寿辰。主殿为万法归一殿,位于大红台群楼正中央。

二、须弥福寿之庙

位于山庄北部狮子沟南坡山脚下的须弥福寿之庙建于1779年,是仿照西藏日喀则则什伦布寺修建的。当时乾隆皇帝为了班禅要亲自前来为自己的七十大寿祝贺,而下令建此行宫。全寺占地3.8万平方米,费时一年建成,辉煌华贵,俗称“班禅行宫”。

寺庙以南北中轴线贯穿,依次是山门、碑亭、琉璃牌坊、大红台及台上建筑群、琉璃万寿塔等主要建筑,左右对称,以藏式建筑为主,却又融合了汉式的造景作园,混塔风格得相当成熟完美。坐落在大红台内的妙高庄严殿为主殿,是班禅驻锡时的讲经之处,其屋顶覆满的镏金铜瓦与屋脊上装饰着的8条镏金铜龙共耗费黄金1.5万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发出万丈光芒。

三、普宁寺

普宁寺位于避暑山庄东北部山岭的一片碧海松涛间,是为纪念1755年平定蒙古准噶尔部的叛乱,乾隆皇帝下令建造的。全寺占地3.3万平方米,共有29组建筑,是一处典型的前汉后藏风格的建筑(其中后半部分模仿西藏桑耶寺),现为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属藏传佛教中的黄教寺庙。

前半部分为汉传佛寺风格,以伽蓝七堂式布局,依次是山门、钟鼓楼、碑亭、天王殿与大雄宝殿等建筑;后半部分以喇嘛教的宇宙观而建,主体建筑大乘之阁象征须弥山,其四周的四座佛殿代表四大部洲,而围绕其间的八个形状各异的白台代表八小部洲。其中主殿大乘之阁高近37米,正面为6层重檐结构,内部供奉着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高达23米。这是是以松、榆、杉、椴等坚硬的木材雕成并粉饰金漆彩绘,费料120立方米木材,重达110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雕佛像。立于其下,深感佛法庄严的大乘之妙。

四、普佑寺

位于普宁寺东侧的普佑寺建于1760年,初为普宁寺的经院。后改为普佑寺,扩建后占地9万平方米,设“四学”,开讲显宗经学、密宗经学、历算学和医药学,是喇嘛研习佛经之所,成为承德外八庙的经学院。

普佑寺坐北朝南,长方形布局,打破了汉传佛寺的“伽蓝七堂”形式,以天王殿居中,前建有佛堂,后增加了法轮殿,形成二层院落。寺内规模最大的是法轮殿,这是一座凹形的藏经楼,面阔进深各七间,四周设廊,上覆黄琉璃瓦,下有须弥座台基。该寺建筑大多毁于1964年雷击引起的大火,仅存山门与四座配殿。如今配殿内展出的五百罗汉像为清代珍品,现仅存170尊,色彩生动明丽、造型栩栩如生。

五、普乐寺

位于避暑山庄东部、危岩耸立的磬锤峰之下的普乐寺建于1766年,为一座典型的汉藏结合。该寺坐东朝西、山门面向山庄,是为归顺的哈萨克族和葱岭以北的东西柯尔克孜族修建的。

西部依汉传佛寺样式而建,依次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正殿宗印殿;东部为藏式阇城建筑,以曼陀罗经坛与坛上建筑组成,城上有八座藏式佛塔,代表佛祖的八大成就,主体建筑旭光阁是仿照北京天坛祈年殿而建。旭光阁重檐黄琉璃圆形型攒尖顶,四周有檐柱与金柱各12根。阁内藻井为汉式建筑装饰手法,中央为蟠龙戏珠,俯首下视,巧夺天工,四周是起舞的凤凰,生动优美。其下的汉白玉须弥座上供奉着国内最大的立体曼陀罗模型,由37块木料组合而成,其上供奉着喇嘛教密宗胜乐王佛,并以双身立姿欢喜佛形象展现,呈男女交欢状。

六、安远庙

安远庙与普乐寺南北相对,位于承德武烈河东岸,它是为了方便投奔清政府的准噶尔达什达瓦部落朝拜、而仿新疆伊犁固尔扎庙修建的,寺庙落成于1764年,故又称“伊犁庙”。

全庙平面为长方形,内外三进墙垣,包括外层的三座楼棂星山门,二进墙面阔三楹的汉式重檐歇山顶山门,之后才是主殿普渡殿所在的三进院落。普渡殿外观四层,内部实际三层。其上覆盖罕见的黑色琉璃瓦,庄严肃穆,这是因为其原型固尔扎庙毁于祝融之火,于是主殿采用了象征水的黑色铺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