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水南调”的东江水 东深供水工程今昔

“北水南调”的东江水 东深供水工程今昔

在深圳,从罗湖去龙岗的方向,有一条公路​叫沙湾路。路的左侧紧靠着一座山,右侧挨着一片湖。路面狭窄,双向单车道,且转弯较多,一遇到交通高峰或事故,堵车就成为大概率事件。在这条路上往返次数多了,渐渐晓得,这座山叫求水山,这片湖习称东湖。然而,我来深圳的20多年里,这条路一直这样,没有什么变化,既未拓宽也未取直,原因就在于这片湖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地,是广东省东江—深圳供水灌溉工程(简称东深工程)的最后一站。这片4.06平方公里的湖面,承担着香港总用水量75%和深圳总用水量50%的供给,它就是被誉为“深港大水缸”的深圳水库。

俯瞰香港“大水缸”——深圳水库 ,夕阳下色彩如油画。 (IC photo/图)

1959年,广东省迎来建国后最大的兴修水利高潮,宝安县(今深圳市)也不甘落后,上马十大水库工程,深圳水库就是其中之一。和其他9座水库由宝安县自行勘测、设计、施工不同,深圳水库是在省派技术人员指导下建设完成,这是因为当时省里已计划用深圳水库给香港供水。这一年的11月,来自宝安县10个人民公社的2.5万人,最多时4万人,在梧桐山和求水山之间的山坳,用两台压土机、不计其数的锄头、铁锹、扁担和手推车组织起百日大会战。99天后,630米长24.5米高(二次扩建时加高1米)的主坝、187米长14米高、276米长15米高的左、右副坝均提前落成。60年过去了,这座几乎凭人力夯垒的水库依旧固若金汤。它的溢洪道周围,早已建起一座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公园。园中亭亭净植的大王椰树和布满青苔的水泥台阶,是深圳情侣最钟意拍摄婚纱照的外景之一。

1960年3月,深圳水库开始蓄容。在此之前,库区内的8个自然村搬至高处,合并成一个新的叫大望的行政村。望着河水缓缓上升淹没曾经的家园,村民们不会想到,很多年以后,这个靠一道长桥与沙湾路相通的村庄,竟然成了深圳最具有艺术气息的地方。1960年11月15日,省港两地签署协议,由深圳水库每年供港2270万立方米(50亿加仑)淡水。1961年的春节,很多香港人第一次喝到了通过文锦渡附近的水管汩汩流淌而来的内地淡水。

三面朝海的香港,其实是一个淡水资源奇缺的地区。虽然香港地处亚热带,湿热多雨,但是受季风的影响十分明显,降水春夏多,秋冬少。地下水含量有限,地表河流的上游多为间歇性。加上香港面积太小,一场暴雨还未及汇成河,就已经奔流到海不复回。说出来,很多人恐怕不相信,香港最长的河流竟然是深港边界仅长37公里的深圳河。而香港的别称香江,只是传说中一条小小的溪涧,已无从考证。没有大江大河的滋养,香港只能看老天的脸色吃水。

1841年香港开埠以后,港英政府陆续利用境内的坑谷坳洼建设水库(香港称为水塘),甚至在新界赤门海峡附近兴修了全世界第一座大海中的水库——船湾淡水湖,拦蓄淡水。1978年,随着殖民地时期最大的也是最后一个水库——位于西贡的万宜水库完工,香港拥有大大小小的水库18座(不计私人水库)。除了建水库,港英政府还筹办海水淡化厂,后因成本太高放弃。然而这些举措跟不上人口的增长和工商业的发展,水成了香港这座城市的一道“紧箍圈”。一遇干旱,动辄出现“水荒”。

翻阅香港1884年以来的气象记录,可以发现1895年、1902年、1929年和1963年闹过四次严重的旱灾。尤以1963年最为极端:全年降雨量只有901毫米。连童谣都唱到:“月光光,照香港,山塘无水地无粮,阿姐担水去,阿妈上佛堂,唔知几时无水荒”,350万香港人坐困愁城,陷入恐慌。据当时香港《文汇报》报道,由于缺水,香港织造业及漂染业减产3至5成,农业损失港币1000万元,13个行业停工损失达6000万港元,饮食业大受打击,数十万工人生活受到威胁……1963年6月1日起,港英政府执行“制水令”:“每4天供水1次,每次供4小时;各街巷公共水喉隔日供水1次”。这次“制水令”直到次年的5月27日台风来临,大雨倾盆才告取消。至今,上了年纪的香港人对供水日街头,瓶罐桶壶大摆长蛇阵的情形记忆犹新。

那段时间,珠三角地区同样遭灾,但广东省政府同意:港英政府派出14艘油轮北上珠江口装取淡水;广州市每天无偿供应香港2万吨自来水;深圳水库临时增加淡水供港。并接受港英政府提出东江引水的建议,报告国务院。1963年底,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国家计委划拨3800万元专款,启动东深工程,“中国政府将承担全部工程的设计和修建,并负担全部费用”,“因为香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自己的同胞”。

在香港人的眼里,跨过罗湖桥去趟深圳都算是北上。那么广东腹地的东深工程很自然地被视为“北水南调”。“北水”指东江,珠江水系的三大干流之一。它源自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山,全程562公里,由东北向西南斜穿广东河源,于惠州接纳西枝江后,扭头朝西,经东莞,在广州增城注入狮子洋。辗转山地丘陵间的东江,集水面积相当广阔,经过新丰江等水库的调节,常年水量丰富,且下游段距离香港较近。

广东省河源县,新丰江水库汇水面积5140平方公里。 (IC photo/图)

东莞的桥头就位于东江下游段,如今是一个以举办荷花节而远近闻名的生态小镇。每年夏天,到此赏花观景的人络绎不绝。但他们中少有人知道,在很多年前,这里已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东深工程长期取水的源头。那个时候,纵贯小镇的东江支流石马河并不像现在这样从南流向北,而是逆着地势从北流向南!

石马河的主流叫观澜水,发源于宝安县龙华大脑壳山,流进东莞境内与雁田水汇合后,因河中有大石形似马匹改称石马河。实际上,整个东深工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让约51公里长的石马河—雁田水改变流向。为这,2万多名下乡知青和当地社员,还有广东工学院土木系百名师生一起不舍昼夜地开山劈岭、凿洞挖渠。仅仅用了一年,1965年3月1日,滔滔东江水便从北向南、从低到高,翻越6道水坝、8座泵站,一路拾级而上,升至东深工程最高点、今莞深交界处的雁田水库后,由人工开挖的明渠转沙湾河(深圳河的主流),流进深圳水库,经三叉河交水点,入闸香港。这样的输水场景一直持续了很多年,迟至2000年左右,我在深圳“二线关”沙湾关(现已拆除)附近,还见过公路边的河道里东江水缓缓流淌。

不过,2003年6月以后,就再也看不到这些了。为确保水质不受污染和增加供水量,广东省政府累计投资76亿元,先后进行3次扩建和1次改造,新建箱涵、隧洞、渡槽和生物硝化站等设施,废弃开放式的河道和明渠,改用地下铺埋和空中架设的封闭管道输水深圳水库。自此,石马河—雁田水恢复天然流向;全长83公里的东深工程缩短至68公里;对港的年供水能力,由最初0.682亿立方米提升到现在11亿立方米,相当4座万宜水库的蓄水量。香港再无缺水之忧。

东深供水工程担负着香港、深圳以及工程沿线东莞8个镇2400多万居民生活、生产用水重任。 (IC photo/图)

1982年5月香港最后一次限时供水结束,“制水”成为历史。1995年,港英政府宣布,香港居民四个月内首12立方米用水,免交水费。2004年周星驰的电影《功夫》上映,“包租婆,为什么突然之间没水了呢?”这是香港曾经的生活写照,但现在听起来,真的是一句笑话。

庞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