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之战:凭什么阻挡蒙古铁骑36年?蒙古大汗憾死城下

钓鱼城之战:凭什么阻挡蒙古铁骑36年?蒙古大汗憾死城下

蒙金宋本为互相制衡的三方势力,不过在宋蒙双方联手之下,宋蒙联军攻破了蔡州。金国最后一任君主金哀宗被逼自杀,从此金国宣告覆灭。然而前豺狼后有虎豹,蒙古的野心在此时真正浮现。南宋也并非不知,所以在公元1234年(很有特点)发动了端平入洛。只不过南宋企图后收复黄河以南故土的愿望破灭,这一场失败的战役反而让蒙古有了可乘之机。有了战争借口之后,蒙古大汗命令自己的孩子阔端出兵巴蜀,意图消灭南宋。然而正是这一场战役当中,却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以及一座坚城。

钓鱼城

“折鞭”之城

宋蒙之间的全面开战始于四川,就在1236年的7月开始,蒙古大军杀入四川。在此之前蒙古军一马平川,先后攻克了陈仓、仙人关等重镇,之后更是打下了蜀地的门户汉中。失去了屏障的川蜀就像是一个跑马台,在蒙古人的铁骑之下先后拿下54州,川蜀一片狼藉,百姓更是流离失所、血流成河。宋朝时的吴昌裔就描述了这一惨状:“昔之通都大邑,今为瓦砾之场,昔之沃壤奥区,今为膏血之野蛇”;足见蒙古铁骑下的亡魂有多少。

元朝时期的蒙古骑兵

不过蒙古军进攻四川的路线并非都是一路顺风,从1259年开始,蒙古再一次大面积侵入四川。然而就在围攻合州钓鱼城时吃了大亏,不但是无法攻克,而且忽必烈的各个蒙哥大汗也在过程当中阵亡。被号称为上帝之鞭的蒙古大军,在一座小小的钓鱼城前束手无策,而且是折鞭人亡。那么究竟在钓鱼城中隐藏着什么?使得蒙古军吃了如此大亏,之后钓鱼城的坚守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钓鱼城坚守之原因

1. 守将之功

1242年时宋理宗将两淮战场上的功臣余玠派往重庆,希望能够扭转四川颓势。而在余玠进入重庆之后,开始招贤纳士,《宋史·余玠传》记载:“玠大更敝政,遴选守宰,筑招贤之馆于府之左,供张一如帅所居”。正是这种革弊求新的氛围下,余玠迎来了冉氏兄弟。余玠对待有用之人一直都是礼贤下士,《宋史》记载:“士之至者,玠不厌礼接,咸得其欢心,言有可用,随其才而任之;苟不可用,亦厚遗谢之。”

余玠

冉氏兄弟提出应该在钓鱼山上修筑钓鱼城,以此作为据守根据地。《宋史·列传卷一百七十五》记载:“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余玠大喜,随后隐瞒他人直接上报朝廷,为冉氏兄弟谋取官职。然而这引起了众人的反对,不过余玠态度坚定,更是发怒说到:“城成则蜀赖以安,不成,玠独坐之,诸君无预也。”;正是余玠的坚定和知人善用使得钓鱼城得以建立。一件事情的成功,多数与领导者有关,不是余玠的力排众议,恐无之后的“折鞭”之举。

南宋名将余玠

除此以外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之后的王坚,蒙哥大汗率领7万精锐进入四川时,王坚在钓鱼城内的守军不过两万。然而王坚坚持据守,见久攻不下蒙哥派出降将晋国宝劝降。面对威逼利诱王坚的态度决绝,并且将晋国宝杀了以示其节。同样出彩的还有钓鱼城的众多守将,在1279年钓鱼城投降时,提出要求不得伤害钓鱼城内任何一人。投降之后,守城将领30余名尽数自刎保全气节。所以又如此守将,钓鱼城当得起折鞭之城的美名。

2. 防守体系

除了拥有好的将领,一座城池的守护也必须配合优秀的战略。钓鱼城位于现今重庆的钓鱼山上,《合州志》记载:“其山高千仞……西南北三面据江(渠江、嘉陵江、涪江),皆峭壁悬崖,陡然阻绝”;地形险峻成为了钓鱼城的天然优势。除此之外城内有小池十三处,九十二眼泉水,这也是钓鱼城满足城内所需的关键。所以有着地形和供需的双重保障之下,钓鱼城牢不可破。

钓鱼城战场旧址

除去天然的屏障保护之下,余玠时期的部署同样重要。《宋史》记载:“于是如臂使指,气势联络。又属嘉定俞兴开屯田于成都,蜀以富实。”;余玠利用四川内的险峻山势修筑城寨,并且将其连接,形成一套山城防御体系。各个城寨之间依靠交通要道和水道相互联系,以钓鱼城为防御核心,打造了一座坚固的堡垒。

卒筑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天生凡十余城,皆因山为垒,棋布星分,为诸郡治所,屯兵聚粮为必守计。且诛溃将以肃军令。又移金戎于大获,以护蜀口。移沔戎于青居,兴戎先驻合州旧城,移守钓鱼,共备内水。移利戎于云顶,以备外水。——《宋史》

钓鱼城之战

恰逢当时蒙古内部发生断层,大汗的突然去世使得南宋有了喘息的机会。也就是在这期间余玠才有机会打造出这一套系统。并且为之所用,但仅仅是想象并非作数,还需要战争的验证。蒙古这边蒙哥经历重重斗争,成为蒙古新任大汗。此时蒙哥则再一次挥师四川,然而从1259年的2月开始直至7月,蒙古数次进攻都无法攻破城池。最终蒙哥大汗也带着满心遗憾死去。根据《元史》的记载,此次随从蒙哥一同出征的多名将领战死,可谓损失惨重。

此战意义

钓鱼城一共抵挡了蒙古军36年之久,其中更是屡次击败蒙古军,并且使得蒙古大汗蒙哥战死。从内外影响上看,钓鱼城战役对历史的推进和影响巨大。

钓鱼城之战

从内部上说蒙哥的去世使得整个蒙古侵宋计划失败,并且改变了宋蒙对战的格局。从文化意义上来看,蒙哥所采取的依旧是马背上的民族风格,对待宋人更是残暴掠夺。而忽必烈是蒙古人中少有的倾慕中原文化的人物,也正是蒙哥的逝世,才让忽必烈有了登台的机会。忽必烈在登上大汗宝座以后,推行汉化政策,并且要求改变蒙古掠夺滥杀的习惯,这才使得中南部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少受璀璨。

蒙古西征

从外部上看,钓鱼城之战缓解了蒙古对欧亚非等地区的攻势。在蒙哥侵入四川之前,曾经让旭烈兀发动了西征,在此过程当中蒙古已经占领了现今的伊朗、伊拉克和阿拉伯半岛等大部分地区。然而在得知了蒙哥战死的消息后,旭烈兀帅军回归,只留下了小部分的军力征战。在战斗力削弱的情况下,蒙古军被埃及军队击败。这也使得非洲地区幸免于难,而也正是从此时开始,蒙古对外扩张的道路逐渐下滑走向颓势。

同时正因为钓鱼城的将民一心,展现出来的英雄气节为宋王朝延续了20年的寿命。这20年不但是宋朝的国祚延续,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参考文献:《宋史》、《元史》、《合州志》、《钓鱼城之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