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银行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有效“以房养老”试点五年运行平稳

银保监会:银行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有效“以房养老”试点五年运行平稳

中国网财经10月22日讯 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及服务实体经济情况发布会,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祝树民,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等出席了会议,并就相关热点回答记者问。

黄洪表示,当前,银行业保险业保持稳健运行良好态势,金融风险由发散状态转为收敛,金融服务有效性、普惠性增强,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取得新的进展。具体来讲,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银行保险机构充分调动信贷、债券、股权、保险等资金,为“六稳”提供有力金融支撑;二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稳步推进。扎实推进整治市场乱象工作,银行机构资产高速扩张、多层嵌套、虚增规模的顽疾得到了有效遏制;三是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推进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体系建设,抓紧落实已宣布的重大金融开放举措。

黄洪还表示,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银行业保险业可以用“四个持续”和“一个有效”来概括。

一,有效金融供给持续增长。银保监会准确把握促进经济增长与风险防控的关系,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增加有效金融供给,支持经济稳增长。1-9月,用于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增加了13.9万亿,同比多增1.1万亿。1-9月保险业为经济社会提供风险保障5445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17.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4%。

二,金融资源配置持续优化。银保监会持续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和绿色产业,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领域仍是银行贷款存量的重要组成部分。1-9月,相关贷款分别较年初增长7705亿和2.2万亿元。个人消费信贷、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贷款增速明显快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绿色金融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国内21家主要银行上半年绿色信贷余额10.6万亿元,占21家银行各项贷款比重9.6%。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由前期试点扩展到全国,截至8月末,保险业累计为3700多个首台首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提供风险保障超过5000亿元。

三,薄弱领域金融服务持续改善。银保监会持续完善支持小微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的力度,推动银行机构建立健全“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截至2019年8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9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6.9%,显著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通过融资增信,帮助174.2万家企业获得银行融资3719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2047.51万户,较年初增加了324.27万户。

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民生保障领域的质效持续提升,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加大对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的金融服务和融资支持。发布推动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养老、家政、托幼等社区家庭服务业发展的试点方案,拓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业务,支持社区家庭服务业发展。联合农业农村部推进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支持力度。联合财政部、人民银行等部门对扶贫小额信贷重点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助力打赢脱贫攻坚。

在支持银行保险机构深耕“一带一路”方面,肖远企表示,银保监会非常重视,黄主席、祝主席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主要是几方面:

第一,支持鼓励中资银行保险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地方设立相应机构,能够贴近当地进行服务。在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主要的银行保险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构都有比较多的增长,把过去的一些空白都填补了。

第二,积极鼓励这些机构在当地开展更多的业务,不光是为“一带一路”中资机构业务服务,更主要是要与当地的机构和市场开展合作,更好地发挥当地的作用,达到和当地相互合作、相互提高的目标。

第三,注重相关风险的防范,特别是合规、反洗钱风险,这是在任何一个地方,不光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所有的海外拓展业务时,我们对银行保险机构都一直强调,一定要把合规、反洗钱、反恐和反制裁融资放在风控最重要的位置上。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也看到这些机构的合规人员在这几年成倍增长,他们投入了很多资源,系统建设也快速增长,合规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还有就是鼓励保险机构开展信用保险业务,开展巨灾保险、再保险方面的业务,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提到保险业在提供商业养老产品方面的情况如何,黄洪表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国家的老龄化特点是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多,还有一个特点是增长速度非常快,初步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的速度快于欧美国家,所以老龄化程度的快速提升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从欧美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商业养老保险是缓解国家养老压力、提高居民养老保险替代率的重要手段。当前,银保监会按照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不断增加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供给质量,推进商业养老保险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增加传统商业养老保险的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商业养老需求。2019年,保险公司累计开发销售养老年金保险产品830款,实现保费收入415亿元。到2019年三季度末,商业养老保险、年金保险有效承保人次超过5800万,累计积累了超过5100亿元的保险责任准备金。

二是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积极服务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比如支持公司开发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支持公司积极布局养老医疗机构,探索增加社会养老医疗的服务供给。

三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探索利用财税杠杆撬动养老保险市场发展。税延养老保险试点一年多来,已有23家公司参与税延养老保险试点,66款产品上市,累计实现了保费收入2亿元,参保人数4.52万人。

关于“以房养老”,黄洪介绍,2014年7月,原保监会正式启动了居民个人住房反向抵押保险试点,试点已经超过了五年,总体来看,试点运行比较平稳。目前,共有幸福人寿、人民人寿两家公司经营个人住房养老反向抵押保险的业务。到2019年9月末,反向抵押保险期末有效保单129件,共有129户家庭191位老人参保,参保老人平均年龄71岁,户均月领养老金7000余元,最高一户月领养老金超过3万元。

总体来看,反向抵押保险成为首个形成一定规模的“以房养老”金融产品,保险业逐步探索出一条老年人房产融资养老的新路,满足了老年人居家养老、增加养老收入、终身领取养老金的三大核心需求,得到了投保老人的普遍认可。正如你所说的,“以房养老”在目前虽然试点五年多,总体运行平稳,但是规模不是很大。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反向抵押保险是一个小众业务。从国际来看,“以房养老”也是一个小众业务,有条件、有需求、有意识使用这种养老方式的人群比较少。从全球来看,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其他方式的养老,包括以房养老都是极少数,所以本身是一个小众市场,小众市场就不能像大众市场一样追求规模。

二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房屋是家庭最主要的财产,应该由子女等后辈继承,这种传统观念决定了“以房养老”不可能成为大众养老的一种方式,但是更多体现为为老年人增加了一个养老的选择。

三是配套政策还不完善。比如,抵押权、继承权的处置等规定,以及在房产抵押登记、交易税费、办理公证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

四是保险公司经营能力有待提升。反向抵押保险是创新型保险业务,缺少基础数据,风险因素复杂,对于保险公司合理定价、风险管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商业保险公司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准备也存在着不足。

下一步,银保监会准备从四个方面完善这项制度:一是进一步评估五年来的实践经验,完善相关的监管政策;二是疏通发展堵点,解决配套政策不到位的问题;三是加强正面宣传,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老人选择“以房养老”这种方式;四是重点抓好保险公司自身能力的建设,特别是精算、定价和专业队伍的建设。

(责任编辑:程宇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