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导演的《双子杀手》,究竟行不行?

李安导演的《双子杀手》,究竟行不行?

很多人都说,李安导演变了。

从20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开始,他一头扎进了电影技术改革的的浪潮中。

《比利·林恩》采用了所谓的「120帧+4K+3D」的高规格拍摄技术,然而在市场上却惨遭滑铁卢,可这位向来谦和温厚的文人导演却不服输。

时隔三年,他又带来了同样规格拍摄的新作《双子杀手》。

这部制作成本则高达1.38亿美元的A级大片,同样遭遇了市场和口碑的双重质疑。

不仅北美票房惨淡,而且口碑也创下新低。

烂番茄新鲜度只有28%,IMDb仅5.6分,成为李安职业生涯里倒数第二差的电影。

今天表姐就来说说这部陷入争议中的电影,究竟行不行——

《双子杀手》

Gemini Man

据说,《双子杀手》早在1997年就已经有了完整的剧本大纲。

时间要追溯到1996年,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让世界知道了克隆的概念。

紧随其后,好莱坞的科幻电影编剧们也瞧准了苗头,一时间克隆人题材的科幻作品在扎堆。

而这也成为《双子杀手》的影片最初概念的源头。

电影的情节并不复杂,讲述了一位年迈退休特工亨利在被人追杀的过程中,意外发现追杀自己的人,竟然是比现在的自己年轻25岁的克隆体。

然而项目在当年却因为技术受限而中止,一再搁置多年后,最终才辗转到了导演李安的手中。

影片一开始,就从一场悬念十足的刺杀戏开始。

男主角亨利(威尔·史密斯 饰),是国情局最出色的特工,有着最出色的暗杀技能。

即使是在两公里外向行驶列车上的目标人物开枪,也依然能得手。

可这一次,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偏差。尽管任务最终还是顺利完成,但亨利却感觉到了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于是,在完成这次任务之后,亨利向上级提出申请退休。

然而就像很多特工片的常规套路一样——

一心退隐江湖的亨利没有等到平静的生活,等到的却是神秘杀手的追杀。

不得已,亨利在好友大亨和特工珍妮的帮助下,踏上了逃亡之路。

然而不管他跑到哪里,这个杀手总能影随形地跟踪着亨利,并多次将他逼入险境。

更让他惊讶的是,对方仿佛对他非常了解,甚至于自己的动作和思维模式。

以至于每当他要使出杀招的时候,对手都会提前预料到,然后快速躲避。

直到在一次追杀中,亨利发现了令人震惊的真相——

对方竟然和年轻时的自己一模一样。

于是,一场我与我的对决旋即展开,而背后的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

客观来说。

这样的故事放在如今,克隆题材早已烂大街的当下,实在显得有些老套。

于是,近年来热衷于技术探索的导演李安,试图用在最顶尖的电影技术来重新包装这个故事。

在影片中,除了在《比利·林恩》中就使用过的4K、3D、120帧的高规格技术拍摄,同时还使用了动态捕捉技术,完全“再造”了一个年轻版的威尔·史密斯。

所以《双子杀手》最大的看点无疑是影片所使用的技术。

如李安导演本人所说:

如果不是这个技术,可能选别的剧本。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这种3D、4K、120帧的技术牛逼在哪里?

首先是3D,这种技术早已无需赘言,如今已经成为好莱坞科幻商业电影的标配。

关键在于4K+120帧,前者意味着能够达到更清晰的画质,而后者则意味着电影中的动作将变得更流畅。

法国新浪潮大师戈达尔有一句名言:

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

因为以往的绝大多数电影,每秒都只有24帧。

低于这个帧数,就会给人的感觉画面有卡顿,而高于这个帧率,画面和动作变得更加流畅。

简而言之——

帧数越高,动作越流畅。

所以120帧的画面相当于传统电影5倍的帧数,加上4K的超高清画面,可以保证每一帧画面都能做到纤毫毕现,因而给与观众一种极强的视觉沉浸感。

比如:

电影一开场,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飞驰而过的广角镜头,就令表姐印象极深。

24帧看的画面是这样的——

120帧看的画面这样的——

得益于高刷新率和高解析度的画面输出,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列车正从面前呼啸而过一样。

不仅如此,在高分辨率和高帧率的条件下,电影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能被镜头所捕捉到。

从这个角度而言,这项技术可以说是非常适合《双子杀手》这样的的动作惊悚片。

影片中的动作打斗场面在拳拳到肉的同时,视觉上却显得行云流水一般,制造了极强的临场感。

电影最精彩的一幕是——

威尔·史密斯所饰演的男主角和追杀自己的克隆杀手,在哥伦比亚街头上演的摩托车追逐战。

从楼上和楼下的枪击拉锯战,到骑着摩托穿梭在哥伦比亚的街头,这场长达九分钟的动作戏很能刺激观众的神经。

一老一少两个威尔·史密斯之间的打斗,每一个动作都清晰到无与伦比。

如此精彩的动作戏设计,再加上长镜头的使用和多次第一视角的拍摄手法,甚至有一种在玩第一人称视角的游戏的既视感。

而另一方面,影片最大的技术卖点则是——

用数字技术再造了一个年轻版的史皇。

电影里的两个威尔·史密斯,一个是50岁的老年版特工亨利,一个是只有23岁的青年版小克,借用数字CG技术,让他整整年轻了27岁。

最令人震撼的地方在于——

你甚至很难察觉出,这个年轻版史皇竟然是纯粹由电脑做出来的。

影片的特效部分由著名的维塔工作室负责,500多位好莱坞最顶尖特效师耗时两年才打造完成——

电影没有采用“减龄滤镜”,或是常见的面部合成,而是完全由电脑CG来实现“返老还童”。

为了让年轻的威尔·史密斯看起来更真实,还参照了他20多岁时的生活影像视频,几乎找来了他年轻时候的所有视频素材,从鲜肉威尔·史密斯的骨架、皮肤、到每一根汗毛,都要细细研究。

用李安的话来说:

别的不敢说,就威尔·史密斯的脸来说,我比他妈妈还要了解他。

最终呈现出的效果,无论是外貌表情,还是肢体动作,这个CG版史皇都足够以假乱真。

可以说,李安在《双子杀手》对于电影技术的探索达到了一座高峰,

然而新技术在缔造着电影奇观的同时,也让影片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问题在于,影片除了技术之外的其他层面,都显得非常平庸。

以至于让人感觉——

炫技大于内容本身。

在以往的李安作品中,最动人的地方是那种细腻情感表达和知识分子式的人文关怀。

然而在《双子杀手》中,技术却遮盖了叙事。

这一方面,要归咎于影片的糟糕剧本。

这个剧本诞生于20年前,所以在剧情各方面,都显得很过时。

无论是克隆人的概念,还是这种「我杀我」的设定,亦或是弑父的主题,都早已被好莱坞的商业电影给用烂了。

除去故事的老套之外,剧本层面也是肉眼可见的粗糙单薄。

也许是因为经费全部花在了技术和动作场面上,导致影片的文戏都变成了软肋,所有的情节推进和故事背景,都几乎由人物的台词和对话来完成。

对于克隆杀手小克,这个承担了影片后半段所有戏剧冲突的角色,可却对他的成长前史没有任何交代,缺少人物弧光,最终沦为了一个符号式的角色。

此外,反派塑造过于脸谱化,配角基本沦为工具人,剧情转折突兀,以及结尾突然的大团圆,都让电影的深度大打折扣。

即便李安拍出了非常高水准的动作场面,而且有最顶尖的技术加持,可却依然掩饰不住故事本身的平庸,和流水账一般的叙事节奏。

另一方面,必须承认的是——

技术有时候是一把双刃剑。

固然,高规格的电影拍摄技术带来了更逼真细腻的画面。

可问题于——

这种过于真实的画面,恰恰削弱了所谓的“电影感”。

在表姐看来,电影作为一种影像艺术,它需要的其实是有限程度的真实。

就像欣赏一幅山水画作一样,画面的细节固然很重要,但画面之外的留白同样重要。

当画面的所有细节都可以一览无余,就会导致影片因为过于逼真和写实而显得生活化,观众没有任何余地的想象空间,这无疑会造成一种观影障碍。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电影为了让演员的每一个动作和面部表情都清晰可见,所以放弃了景深,人物所在前景和背景所在的远景全部是实焦。

这的确让影片的每个场景都可以看到画面不同景位的细节。

但同时也——

因为细节过多,让画面显得失去了重心。

以至于在整个观影过程,表姐都感觉更像是在看游戏过场动画,或是高清电视上的展示画面,而唯独没法完全代入电影的剧情。

李安导演的才华,《父亲三部曲》《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断背山》《色·戒》.......这些电影,早已证明,无人会有质疑。他对于电影技术的执着探索,也值得尊重......

但对于这部《双子杀手》,我个人觉得是一部很糟糕的作品。作为李安导演粉丝的我,也夸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