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一话,谈中国古人的核心思想:为国为民

从“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一话,谈中国古人的核心思想:为国为民

中国人

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让华夏民族具有一个内藏外显性格特征,中国古人怀揣人生大志往往不是直截了当地发表宣言告知任何人,而是在恰当的时机——别人要求你说时,委婉的表达出来。王勃的《滕王阁序》,从洪州(今江西南昌)的地势和人才到宴会,再从滕王阁的壮丽、眺望广远接到秋日景色鲜明优美,从此次宴会的欢欣游玩到自己的人生际遇,最后再立足于自己的遭遇表白“为国效命”的大志和怀才不遇的愤懑。《滕王阁序》之所以千古不朽,永为流传,正是因为全诗完美将中国人的性格思想诠释而出,满足华夏民族内藏外显地抒发抱负的方式。我有大志向我有大抱负,但我不会满世界的宣扬,让全世界的人知道,若是这样干了,在其他人眼中这人就是“空口大话”“才具不足”“骄纵肆意”的,难成大事。可若是像王勃这般,直至现代,也没有人敢说:王勃是个只会说空话的废物。这一点,中国人和西方欧美人士不同。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中国人经过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汹涌迸发、魏晋南北朝失意士人的避世隐居癫狂、盛唐王朝诗歌的大气磅礴雍容华贵、宋代理学的熏陶等等,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辉煌和特点铭刻在血脉骨子里。有一核心思想,贯穿着历朝历代的知识分子和知理人。东汉医圣张仲景也曾提到:“救世救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 • 候诊》有云:“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广事类赋 》记录宋代大家范仲淹有句名言:“吾不能为良相,必为良医,以医可以救人也。 ”

为什么将良相、良医相提并论,放在一起?古人认为“良相”与“良医”是相通的,一个安民济世,一个悬壶济世,一个治理好国家,一个医治好人,这都是向外向社会向国家做贡献的。良相、良医都是有着重大的使命与责任担当,有一颗仁德爱民、奉献自己的心。治病救人与救国救民,医生做得好,其功不亚于“良相”。良医做的好,良相做的差不到哪去;良相做的好,良医做的也不会差。相和医,要达到“良”这一要求,所遵循的原则和需要的条件是大同小异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相”治国,“医”救人,一个是宏观,一个是微观;一个是整体,一个是个体;一个是全体,一个是局部;只有锲而不舍、严谨踏实、以最高标准对待,才能达到“良”的评价。因此良医良相最大共通处就是在这。

中国古人的核心思想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话是符合古时候的社会情况的,古代文人唯一出路似乎只有科举,一旦名落孙山,他们还有另一条出路,从医。古代读书人必读必学一本与《易》经相关的医药课程书。因参与王安石变法失败惨遭贬谪的仁宗嘉佑进士、宋代大科学家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一书中大篇幅叙说医药内容,完全可以当作半本医书去看。古代读得起书的文人懂医会医的不在少数,北宋官至宰相的文彦博被贬谪后,坚持修炼养生保健功夫,研究医药,学习《 素》《灵 》药学经典。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文人知医的不在少数,他们能够出将入相,也能悬壶济世。

一则为相为医的小故事

北宋名臣范仲淹一辈子安贫乐道,一生大志在为国为民上,以复兴天下为己任。宋代《能改斋漫录》一书曾记录范仲淹青年时期的一桩事:有一天,青年范仲淹到庙里求神拜佛,抽中一签,寻来庙祝解签,他一脸憧憬地询问:“我将来能够做到宰相吗?”庙祝说不能。再问:“我将来能成为一个好医者吗?”答案还是不能。范仲淹满脸失落,庙祝便好奇问道:“你叹什么气呢?万一你会有钱,做一个富家翁呢?”“两者皆不能,我平生之志该如何实现”范仲淹说。庙祝更奇怪了:“你做宰相实现平生之志,这可以理解,男子汉大丈夫,当有此志,但你为什么还想做一个小小的医生呢?这从医和当宰相,两者志向相差太大了吧。”

范仲淹一脸坚毅:“你是出家人,怎么会懂我们这些读书人的志向。读书人多年求学四方,不正是希望将来遇到赏识自己的明君,可以为国效忠为民造福吗。能为天下百姓谋得大福利的,无过做宰相;既然做不了宰相,做个医生也是不错,可以用自己的所学和医术惠及百姓。好医者,上可医治君王和父母疾病,中可教人养生益寿,下可救治天下苍生。多多少少能为天下做贡献。既然做不了宰相,医生不是最好的为百姓谋利造福的职业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句励志名言,最早出自此处。

良医和良相

古人把各种职业分有贵贱等级,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待遇,士、农、工、商。士(即读书人)为四民之首,医则被排除在四民外,其地位连商人都不如,往往和鬼怪之术的“巫”放在一块,屡遭质疑轻贱。韩愈《师说》中提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将医生和乐师等百工相提并论。即便是如此,古代读书人还是以医为目标。古人习读的是儒家经典,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养好自己的身体,再一步步达到平天下的伟大理想。

儒家中的“仁者爱人”、“以天下为己任”等这些要求,都符合为相为医的首要要求和必须要求,古代读书人的除科举做官外,很少会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读书能做官的还是少数,大多数人会有两种职业选择:一是教书先生,受聘私塾或设馆授徒,教书育人;二是当开医馆悬壶济世当医生,去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同样,范仲淹是杰出代表人物,治理国家、改革北宋他不行,下台后走上医术治国的道路,好友生病,范仲淹亲自配置良药和服法送去;地方流行瘟疫,他动用所有关系告知大众“用术入井中浸之,可以辟瘟”。范仲淹是一位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大学者,史书为他定名“儒医”。

儒医和江西的关系

近代江西的存在感颇低,但在唐宋元明清五代,江西是闪亮的明星地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形容。当时江西流行士人行医,他们是科举考场的失意者,抱有儒家的文化信念,转眼医术,不能为官造福一方,也可以治病救人,这还是很不错的。这一群体不显露于王朝史书,但在地方县志和私人著作常有提到。这一理念经过不断的酝酿和发展,到近代,也有着不少仁人志士这般做。

近现代的体现

孙中山、鲁迅和郭沫若等近代大人物都是从学医开始的实践人生理想。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经专门研究过近代国际名人,发现里面近五千位的政治家,医生出身的达十分之一,在所有排行中排名第八。新加坡国防部长从政前是医生,因此当选后媒体亲切称他为“医生”;美国和叙利亚也有多位医生参加总统大选。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可一点都不少,一位位良医从政后的表现也不错,起码该负的责任都负了,没有做过分的事。良相、良医作为古代、近代和现代社会的精英群体,将理想与抱负付之实践,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现代中国政坛也有大量医者出现,担任起重要的职务,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

思考

大部分现代人看待古人都是以一种以高见低的鄙夷心态,总认为他们是落后、愚昧、无知、浅薄的。他们这么一无是处吗?笔者私以为当然不是,古人秉持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理念,读书入世,对外对社会对国家做出贡献,奉献出自己。试问多少现代人能做到,相信大部分人是为了钱、为权、为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笔者也是这一列)才去读书,我们被灌输的理念也是如此。这一方面,古人是远远超过现代世界的,我们于心多少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