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快乐?听听斯宾塞的建议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快乐?听听斯宾塞的建议

一、不快乐的亲子关系

每天晚上10:00左右,从邻居的窗户里准时传来大人的打骂声和孩子的哭闹声,一听就是学琴的家庭。

妈妈唱了几遍曲子之后,就开始忍不住了:“你能不能专心一点,玩玩玩,就知道玩。”

“你的脑子每天都在想什么?像你这样能学好吗?别玩了,现在开始跟我学!”

“我再跟你说一遍,认真点!想让我打你?”等等。隔着门都能感觉到妈妈的歇斯底里。

开始几天,妈妈责骂后,孩子就开始窸窸窣窣地哭泣,后来,就听到孩子开始边哭边闹:“我讨厌你!我就是不学!”孩子开始反抗,妈妈就开始打,隔着们都能感觉到里面的紧张气氛。

第2天早晨,常常碰到妈妈送孩子上幼儿园。孩子总是在楼道里哭,不要上幼儿园,妈妈拽着拖着,就是不愿意去。

在这里并不是指责这位妈妈,也许每一个学琴的家庭,都有这样心酸的故事。也许学琴的过程,正是伴随着成人和孩子的拉锯,也正是在这种拉锯中,孩子一天一天地进步。

而且,不光是学琴,家有学童都会有这样不快乐的经历。当然,严格的教育是有道理的,但是,当这种教育一定要牺牲快乐的时候,我们就要真的思考它的价值了?

二、本应属于孩子的快乐

人生中,童年其实应该是人生中最快乐的阶段,无忧无虑,每天想玩到什么时候就玩到什么时候。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大人和孩子也没有这么多的矛盾。大人都在忙着,白天上班,晚上回来还得做家务。做饭、洗衣服、织毛衣等等,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

每天放学,大大小小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玩呀玩,玩到天黑,筋疲力尽的时候,才回家睡觉。冬天打雪仗、夏天捉知了,每天的生活特别有意思,做梦都是甜的。玩够了,反倒学习也很好。从来不用家长督促写作业,在学校课间都着急写作业,写完了好开心玩啊。

在我的印象中,那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间,可是,今天,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快乐呢?也许,在我们这个时代,对于孩子成长来说,最大的奢侈品可能不是LV也不是香奈儿,而是快乐。快乐,这个过去很容易获得的东西,在今天却缺失了?

三、三个不快乐的孩子收获快乐的故事

在《斯宾赛的快乐教育》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自己帮助三个不快乐的孩子收获快乐的故事,这对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深有启发。

故事是这样的:一天,小镇小学校长将三个问题儿童,当然也是三个不快乐的孩子送到教育家斯宾塞家里。校长说:“听说您很会教育孩子,您帮忙看看这三个孩子能不能教育好,要是教育不好,我就只能将他们开除了。”

斯宾塞见到了三个孩子,他告诉三个孩子:“从现在开始你们就不用上学了,然后呢,我陪你们一边玩一边学习。”三个孩子非常开心,因为不用上学了嘛!

白天呢,斯宾塞就带三个孩子到家具厂干活,因为斯宾塞喜欢用家具厂的废木料做教具。孩子们在家具厂表现得非常好。同事们都夸他们非常懂事能干。一天工作结束后,斯宾塞又请他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然后呢,他们就玩纸牌游戏。

所谓的纸牌游戏就是在纸牌上有一些问题,每个孩子抽到什么问题就必须如实回答。其实就是斯宾塞通过游戏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

第1个孩子抽到的问题是:“喜欢你的学校吗?”这个孩子不喜欢,因为老师经常批评他,讽刺孩子如果不学习就会像孩子的父母一样,没出息。这个孩子特别讨厌老师不尊重他的父母,就不喜欢学校。

第2个孩子抽到的问题是:“你对你的成绩感到满意吗?”这个孩子说他以前成绩非常好,后来他的妈妈生了妹妹,他就觉得妈妈不再喜欢他了,所以,学习就不用功了。

第3个孩子抽到的问题是“你觉得自己优秀吗?”那个孩子说他总是管不住自己,上课总是不专心,忍不住想别的事情。他不由自主会想到一些风景的画面,还幻想自己在那些地方旅游。

就这样,斯宾塞通过游戏和提问了解了三个孩子的问题。第1个孩子的问题是讨厌老师不尊重他的父母。第2个孩子的问题是他发现他的妈妈有了妹妹之后不再爱他。第3个孩子的问题是没有办法专注,对大自然有一些向往。

了解了他们的问题之后,斯宾塞并没有斥责和体罚他们,而是根据他们不同的情况制定了方案。

对第1个孩子,他用一些名人的故事来激励他,在逆境中改变命运。第1个孩子在他的劝说下慢慢地把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转化为努力的动力,取得了很大进步。

对第2个孩子,他找到了孩子的妈妈,让孩子的妈妈跟儿子交流,让儿子感觉到,母亲还依然爱他,只是妹妹现在更需要照顾。第2个孩子的心结打开了,慢慢成绩也好起来。

对第3个孩子,他建议孩子的父母,多带孩子去户外大自然中玩一玩,满足孩子的愿望。愿望满足了,孩子上课也就专心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可是,生活中又有这样多的斯宾塞一样的父母吗?

我们看到孩子的问题后,第一反应肯定是斥责,还不忘打着爱的名字。而斯宾塞,他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通过先和孩子建立起比较愉快和信任的关系,然后,在沟通和交流中找到孩子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这样,再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原因去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看看,思维方式不同,结果就完全不同。

在托尔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其实,用在孩子的身上也是非常合适的,优秀的孩子都是相似的,都是自律、认真、专注、成绩好、有礼貌,一句话,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而不优秀的孩子,其实各有各的问题和原因,但是,作为家长,我们不管他们是什么原因,我们第1步都可以弯下腰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然后在沟通中找出原因。千万不能用我们自己认为的原因去理解他们。

四、一年级的小宝如何收获快乐

我家小宝刚刚开始上小学一年级,第1个月上学的兴趣非常浓,第2个月就慢慢的淡了下来,有时候还会出现不想上学的想法。有一次碰到一个家长,她说:“宝贝不像开学时候那样快乐了。那时,总是笑着,花朵一样。”后来我仔细的观察了一下,确实是,好像两个多月的小学生活,孩子成熟了很多,长大了很多,但是同时,在孩子身上的那种,孩子应该有的快乐,确实是不多了。

我和孩子交流之后发现,其实,小宝的问题主要是学习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难度。因为孩子没有上过学前班,所以基本是零基础入学的,第1单元是识字,还好一些,第2单元是拼音,就是一个月需要把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声调以及音节都掌握。不但需要正确识记和书写,还需要拼读和应用,这对有一定基础的孩子来说可能并不难,但是对于0基础的孩子来说,确实有一些难度。

我们知道,困难堆起来就像大山一样,越堆越高,所以孩子上课就开始,有点不专心,有点不愿意去上学。孩子回来,我就和他交流了,他说上课的时候,他有时候会想踢球的事。

孩子爸爸听到这个事情,特别着急就跟他说:“如果你学习没有学好,那么足球课就不上了。”后来我发现,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就跟他好好谈了谈。因为他上课走神,主要有两个原因的,一是对足球有特别强烈的热爱,忍不住去想。二是他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所以走神,就想到特别感兴趣的事情,就想到了足球。

这种情况下,当然不能给他停掉足球,这样会适得其反,会让他更烦学习。所以我跟他说,你的足球课不停,下来的时间妈妈陪你一起把不会的拼音慢慢补起来。你上课的时候,要专心,这样我们就可以省出很多时间去练足球。

过了一些时间,他的拼音一点一点补起来了,孩子在过程中也感受到战胜困难的快乐。而且,确实也节省出来很多时间,我们可以在楼下自己踢球玩一玩。

五、帮助孩子创造快乐
斯宾塞说:“家庭永远都是孩子温暖的港湾,无论孩子遇到什么困难,父母都应该做孩子最坚实的后盾,这样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他也给了我们一些给孩子创造快乐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多创造全家人在一起的机会。全家人经常在一起,哪怕只是简单的聊天吃饭,也会给孩子留下快乐的记忆。其实,当一个人长大后,留在他记忆深处的温暖一定是这些平淡的日常。

2.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了解。我们可以记录一下,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一天,有多少是要求和命令,有多少是敞开心扉的交流。有一段时间,家里小宝就特别喜欢我和他晚上睡觉之前躺在床上聊天。其实,聊天内容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是一些日常,但是,也许正是在这种日常中,包含了轻松和快乐。

3.不要认为孩子太小,家里的一些大的事情就瞒着孩子。比如:老人去世、家里经济拮据等瞒着孩子。应该客观地告诉孩子,让他感觉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

4.全家人要一起吃饭。吃饭经常是家人交流的好机会。虽然我们平时工作很忙,但是,一起吃一个晚饭、或者周末一起吃饭还是可以的。吃饭的时候,大家可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5.经常与孩子去做一些事情,比如,画画、手工等。一起做事情,可以增进情感交流,加强大家的情感联系。

6.让固定的家庭活动成为一种习惯,比如说一起春游、去开生日会。

7.经常与孩子做游戏。有一次,老公和孩子在操场玩,旁边一个小男孩走过来做了自我介绍,想加入一起玩。其实,也不是什么高深的游戏,就是大人孩子一起打打闹闹。但是,那个画面一直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记,那一刻的感动也许就是成人给予孩子的快乐力量吧。

8.给孩子讲一下自己的家族史,可以给孩子讲讲自己的祖辈、父辈、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都会吸引他们,赋予孩子神奇的力量,激励他们。

其实,我们看完这些建议,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都是我们稍微用心就能够做到的。总结起来,无外乎就是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需要,加强沟通,创造机会和孩子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