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品牌非洲成长记:中国制造形象正因他们而改变

广东品牌非洲成长记:中国制造形象正因他们而改变

从默默无闻的手机品牌到占据非洲近一半市场份额,再到今年9月30日在科创板上市,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传音”)扎根非洲十多年,与当地人一起奋斗成长,打造出受到当地消费者认可、合作者信任的民族品牌。

信任度,是衡量中国民族品牌海外影响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越来越多在海外的中国企业意识到:扭转中国产品“价廉质次”的传统海外形象,在海外消费者和利益相关方心中重建影响力和信任,成为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关键。

在海外发展,广东的民族品牌遇到了哪些挑战和困难?如何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怎样建立起与利益相关方的共赢关系、情感共鸣?……“窥一斑而知全豹”,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日前在非洲走访了广东企业传音,以该企业在非洲的发展经历来解答上述问题。

从“零”做起

改变中国产品刻板印象

“您好,请问有没有兴趣了解下我们的产品……”

“中国的产品?对不起,我不感兴趣。”

十多年前,传音创业团队成员俞卫国来到东非地区开拓市场,那时虽然非洲手机普及率不高,但也意味着市场前景广阔。俞卫国背着公司生产的手机四处谈合作,经常碰得一鼻子灰,有时甚至被当地门面店赶出来。

“产品没知名度呗。”俞卫国回忆说,还有一个大的背景是,当时中国产品口碑不好,给非洲人留下“价廉质次”的印象。

更早以前,“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很多是抱着简单贸易的心态进入非洲市场。“赚快钱”的目的,使其不重视产品质量,久而久之让非洲人产生了不信任感。

而当传统贸易的利润逐渐变少,不少在海外的中国企业开始思索求变,打造品牌日益成为共识。

“不能有‘赚快钱’的心态。”俞卫国说,只有立足当地市场,从满足当地人实际需求出发,才能真正建立起品牌忠诚度。通过对非洲市场进行深入调研,传音创业团队了解到消费者在拍照、本地语言、用电等方面的痛点,并将其作为手机产品研发的方向。

产品有了,如何推广?通过不懈地奔跑,他们“跑”来了运营商和经销商,逐步搭建起销售网络。传音还大量投放刷墙广告,以求在当地刷出存在感。

对于当时的非洲人来说,买手机是一件“大事”,因此售后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传音又引入售后服务网络,不仅维修手机,还搭售配件,从而增强了当地消费者的安全感。就这样,口碑一点点地积累起来,产品在非洲市场的认可度逐步提升。

“很多在非洲打拼的中国企业负责人,私下里交流时,都认为一定要在品牌上发力。”传音东非地区部副总经理王翀说,单纯想靠产品差价和信息逆差赚取利润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国家,记者看到,从“中埃友谊路”到非洲联盟会议中心,从“内罗毕—锡卡”高速公路到蒙内铁路,中国援建项目的质量和速度,都给人以惊喜和震撼。“非洲兄弟对‘中国制造’的改观,也多亏了这些鲜活的中国品牌。”王翀说。

在“中国制造”进入非洲之前,来自西方国家的商品大多价格太高。“我们以前根本买不起电视机。”肯尼亚广告商姆瓦莱告诉记者,随着中国家电质量越来越好,价格又较便宜,非洲人渐渐乐意购买“中国牌”。

分享机遇

和当地人一起创业

切好的月饼上桌了,张峰递给辛迪亚一块,自己也拿了一块。9月13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在位于肯尼亚内罗毕的传音分公司,几十名中非员工第一次共度中秋。记者在现场看到,两国员工们分享月饼,脸上洋溢着笑容。

这种场景在前些年是很难见到的。“这些年中国员工人数多了,当地人对中国节日和文化也越来越感兴趣。”传音员工张峰说。

不少肯尼亚员工是第一次吃月饼。“我喜欢这个味道,感觉就像妈妈做的食物一样!”尝了一口月饼后,肯尼亚员工辛迪亚开心地说,“我们不是简单地在一起工作,还有文化的交融。”

“你有没有觉得,月饼分着吃更甜!”在吃月饼时,张峰对旁边的同事说。

广东有句俗语:“独食难肥。”分享与合作,成为广东企业与非洲兄弟共同成长的纽带。

广东企业与当地人分享就业机会。2011年,传音在埃塞俄比亚的手机工厂投产,雇用大量的本地工人。目前,该公司在非洲雇用的本地员工比例超过95%。

“由于劳动力过剩,供需不平衡,我们很难找到工作。”传音的埃塞俄比亚籍员工阿拉扎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他曾有两年时间没有工作,靠家里补贴,现在有能力养活一家六口人。

广东企业与当地人一起创业。十多年前的一天,当姆瓦莱正在街上发广告时,碰到了同样背着包推销产品的王翀。两人简单交谈后,便有了第一次合作。

当时姆瓦莱的事业也刚起步,靠在出租屋的后院做各种展牌灯箱维持运营。“从那次相遇之后,我的命运就和中国企业交织在一起了。”姆瓦莱说。

从刚开始做宣传物料,到后来一起背包跑市场推销,姆瓦莱与传音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不仅如此,如今姆瓦莱公司购买的90%的设备和材料都是“中国制造”,近40%的客户都来自中国。

伴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姆瓦莱的公司也跻身肯尼亚广告行业的前列。姆瓦莱告诉记者,自己在中国企业身上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创新的思维,以及平等合作的理念。“我们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实现了‘双赢’。”

克服困难

探索非洲生存之道

“在这里,如果你有机会吃中餐,一定要吃十二分饱。”谈及早期在非洲的生活经历,俞卫国发出了这样一句感慨。原来,当年来非洲跑业务的时候,由于当地食物比较单一,他吃不惯,便经常饿肚子。

王翀也向记者“诉苦”。“刚来时,连吃一口中国大米都很难。”他说,非洲的整体生活环境相对不便利,也存在一些安全问题。

相较于个人生活,对于传音等中国企业来说,当地一些政策和制度才是更大的挑战。

“一些国家在新兴产业没有建立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俞卫国举例说,以前埃塞俄比亚对进口零配件要征收30%的关税,这让他们很难生存。

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了争取政策优惠,俞卫国邀请埃塞俄比亚相关部门、行业负责人到广东珠三角地区考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工业、手机产业链的发展情况。

广东之行结束后,埃塞俄比亚相关部门决定大力发展手机制造业,并将零配件进口关税从30%降到0.5%。如此一来,埃塞俄比亚的中国制造企业卸下了一个“重担”。

中国企业出海,还会遇到法律、文化体系和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冲突。“比如说中国的工厂讲究‘传帮带’的师徒制,在非洲很多地方是不适用的。”王翀告诉记者,还有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如果企业要开除本地的员工,须在发过三次警告信后。

俞卫国认为,中国品牌本地化,最重要的是尊重。“尊重本地人的文化和习俗,遵守本地法律,这样企业在非洲才能规避一些风险,实现长远发展。”

记者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看到,该市基础设施建设已较为完善,通信技术、共享经济等也发展较快。“肯尼亚推广4G技术,只比中国晚了半年多,如今正在迎接5G技术。”王翀说,未来在海外的中国企业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

【对话】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阿里夫:

靠过硬的产品树起品牌口碑

在去非洲之前,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在传音深圳总部专访了该公司外籍副总裁阿里夫。来自孟加拉国的阿里夫,在中国生活多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是传音的创始团队成员之一,对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有着较为深入的理解。

南方日报:近年来,非洲人眼中的中国企业和中国形象发生了哪些变化?

阿里夫:多年前,我刚到非洲时,当地人对中国产品的印象是:虽然便宜,但质量不好。但是现在,在多数非洲人眼里,中国产品不仅价格便宜,质量也很好。

中国企业的求变和进步,改变了非洲人对中国品牌的刻板印象。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不再单纯追求短期利益,而是注重在打造品牌上发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靠过硬的产品树起品牌口碑,我相信,非洲等地的海外消费者将更加喜爱和信任“中国制造”。

南方日报: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实现本地化?

阿里夫:在产品方面,我认为,要着重洞察当地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很多国际大品牌产品都是标准化生产,无法满足多元需求。而一个品牌要在当地扎根,就必须从消费者的痛点出发,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同时,当地发展也需要培养人才,政府需要税收,人民需要就业。作为在海外的中国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就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另外,我们还要坚持合作共赢。如果不与当地人分享利益和机遇,“走出去”的企业是走不远的。

南方日报:你对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未来抱有怎样的期待?

阿里夫:我非常看好非洲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从宏观环境看,非洲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预示着未来非洲市场将更加开放、包容。这将为中国企业远赴非洲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

但我们必须看到面临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非洲也迎来移动互联网新浪潮,这对于手机制造业来说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在挑战中坚持下去,抓住机遇实现新的发展,是我们今后努力的重要方向。

【记者手记】

月饼分着吃更甜

刚到肯尼亚采访时,适逢中秋佳节,我们都是第一次在海外过中秋节,在思乡之余也感到新奇。

当地时间9月13日下午4时,一场中秋茶话会在传音肯尼亚分公司“鸣锣”开场,几十名中非员工聚在一起,分吃月饼、交流文化,不少非洲兄弟竖起大拇指,为月饼的美味“点赞”。

这个场景让我们深受触动。对于身在海外的中国人来说,圆圆的月饼包裹着浓浓的思乡之情;对于非洲兄弟来说,它承载着来自一个古老国度的灿烂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这说明当地员工对中国文化逐渐认可和接纳。

月饼,分着吃更甜。

做月饼的是一家中国餐厅,如今,在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中式餐馆越来越多,中国美食渐渐受到非洲人的喜爱。由此想到,无论是中餐馆的月饼、火锅,还是中国企业援建的路桥、高楼,以及市场上的各类中国产品,都是中国的品牌。

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这些年,中国品牌在海外的信任度正不断提升。根据蓝色光标此前发布的《2018年中国品牌海外传播报告》显示,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信任度从2016年的26%提升至2018年的54%,同时不信任度也从49%降至21%。数据变化的背后,我们既要看到中国企业对提升民族品牌影响力的孜孜以求,也要看到未来仍然任重道远。

【采写】王聪 黄锦辉 吴珂 发自肯尼亚内罗毕

【摄影】 张由琼 姚志豪

【策划统筹】姚燕永 林亚茗 曹斯

【作者】 王聪;张由琼;黄锦辉;姚志豪;吴珂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