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经贸摩擦中美须相向而行

解决经贸摩擦中美须相向而行

专家圆桌

霍建国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

周 密 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

苗迎春 武汉大学美国与中国周边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排名不分先后)

在10月10日-11日举行的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中,双方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是两国相向而行,照顾彼此合理关切的结果。目前双方经贸团队正保持密切沟通,按照此轮高级别磋商达成的共识加紧工作。此轮磋商具有怎样的意义?未来的磋商中还存在哪些难点?APEC智利峰会能否为中美达成协议创造契机?本报特邀业内权威专家共同探讨。

1 中美最新一轮磋商具有怎样的意义?

霍建国:中美第13轮高级别经贸磋商谈判已经结束。从目前公布的消息看,谈判取得了重大突破,双方已就部分问题达成了共识,关键是双方在分阶段谈判解决问题方面达成了重要共识。从上一轮谈判的信息看,美方并不接受分阶段谈判解决的方案,而且一再强调,坚持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方案。美方之所以可以接受分阶段谈判的提议应该说有三个背景因素:一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从自身考虑,美国即将进入大选之年,特朗普急需先缓解外部压力,以集中精力应对两党矛盾和连任之争;二是从美国经济的表现看,在中美经贸摩擦发生一年多的时间里,美国经济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有些经济增长矛盾和困难同贸易战是直接相关的,特别是美国不断推高的关税对美国经济本身已造成了众多负面影响,因此美国更需要一些阶段性的缓解措施;三是中美经贸摩擦体现了一定的复杂性、长期性,短期内全部解决的可能性难度很大,有可能形成拉锯战,同时也会给双方带来更大的损失和负面影响,有些损失是难以估计的。基于以上考虑,选择签署一个阶段性的协议是非常必要的。

周密:中美双方经过大量的高层磋商和工作层面协调,已经就采取共同措施,推动双方贸易冲突得到妥善解决形成了重要共识,就关心的问题表明了各自的立场。在白宫发布磋商结果的相关消息后,金融市场出现了良好的反馈,显示出中美双边贸易关系对全球经济的重要影响。未来的一段时间,将双方共同认可的原则落地为具体的文字仍需要双方付出不少努力。在未签字确认之前,协议的作用都无法真正发挥。如果能够将共识落实,既可以为双边经贸关系创造更为稳定的环境,也有助于形成更为有效的经贸规则。协议的达成是双方相向而行的结果,同时也受各种因素变化影响。伴随环境的变化,谈判的预期也应相应调整,采取务实的态度推动双边经贸关系获得协议保障非常重要。

苗迎春:此次中美经贸磋商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双方为进一步深入谈判也开始采取积极措施,比如美方暂停增加新的关税、中方开始加大购买美国农产品等,双方的相向而行为达成第一阶段实质性协议创造了积极的条件。中美经贸磋商达成协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阶段只是双方同意相向而行,为达成第一阶段协议文本继续推进后续磋商,但要具体落实完成协议签署还有大量艰苦的工作要做。

2

目前,中美互相加征的关税并未取消,未来磋商中还有哪些难点?

霍建国:这个阶段性的协议并不是全面解决问题的协议,更像是一个“停火协议”,即双方停止采取各种相互制裁措施,不再加征任何新的关税,即使是这样一种承诺,对经济贸易领域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因为它给商界带来的是一种确定性,同时给外界带来一种希望,象征着中美贸易摩擦的解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美方之所以仍然保留着一些制裁措施,目的是继续通过高压手段寻求全面解决问题的可能,包括已征的关税、已宣布的实体企业名单,对华为的限制以及对中国汇率操纵国的指责等。这恰恰说明第一阶段的协议解决的只是各自关心的突出问题,争议较大的、更难解决的问题还在后面,同时也说明了后续谈判的艰巨性和困难仍是不可低估的。但第一步仍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通过缓解矛盾和压力,通过第一阶段协议的落实使双方建立互信并为后续的谈判奠定一定的基础,为最终全面彻底地解决问题探索一条可行之路。总体看,阶段性协议对中美双方都是有利的,对稳定世界经济也是积极的,市场已发出了积极的回应信号。

周密:中美双方的经济产业结构和制度规则存在巨大差异,按照同样的方式对经济和贸易进行管理不符合基本的经济社会规则。中美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可能对未来磋商成果的达成带来一定影响。双方需要有效响应对方核心关切,尊重对方选择的发展道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试图改变对方的尝试是难以实现的。中国正在努力推动市场经济建设,鼓励企业以市场竞争为基本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在减少包括关税政策在内的措施对企业决策干扰后,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决定进口商品的决定,采取包括行政命令在内的方式要求企业扩大进口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不可持续的。中美两国都有法律制度规范,规定各方的行为边界,明确权利和义务,如需要调整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周期。在美方频繁增加单边贸易投资举措时,双方磋商的环境也变得更为复杂。

苗迎春:此次争端的根源在于美方试图以加征关税为由全面施压中国在相关问题上采取对美方更为有利的改革举措,比如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技术转让问题、金融服务领域的对美开放问题等,因此美方不会轻易取消对华加征关税。而取消全部加征的关税又恰恰是中方为达成协议进行谈判的前提,第一阶段协议的最大可能或许仅仅是取消即将加征的那一部分关税,而已实施的部分继续征收,直至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协议达成后全部取消。这取决于特朗普政府是否愿意调整其极限施压策略,坚决避免出尔反尔的做法。

3

APEC智利峰会能否为中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创造契机?

霍建国:美方希望在11月中旬在智利召开的APEC峰会举行期间实现两国领导人的会面并签署第一阶段协议。现在看这种可能性是极大的,因为中美贸易冲突的整个过程两国领导人都是高度关注并亲自过问和协调的,在谈判最困难的时候也是两国领导人通过会面达成一系列共识才保证了谈判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既然已经达成了阶段性的成果,选择有两国领导人见证签约也是很自然的,而最合适的机会就是安排在智利峰会举行期间。领导人的见签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仪式,更主要的是,还可以为下一阶段的谈判确定新的目标和要求,继续把握好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同时也给外界再次释放一个积极的信号,尽管中美摩擦复杂而多变,但避免对抗竞争、力争把中美关系引向合作竞争的正确轨道毕竟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一旦双方认识到这种出路是唯一的选择,相信在两国领导人的正确引领下,中美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走向合作竞争的可能性仍是存在的。

周密:从目前来看,APEC智利峰会的举行为中美两国领导人提供了重要的直接对话机会窗口。中美双边谈判是由两国领导人推动的,双边通过会谈形成共识,有利于扩大共识的议题范围,并增强谈判进程的动力。但是,两国领导人会面时间短,不可能对所有双方关注的议题进行仔细磋商。在现有的双边共识基础上,如果在APEC智利峰会举行之前将共识落到纸面,则可能为两国领导人在会面中完成协议的确认创造条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进一步调低了对全球2019年和2020年经济增长的预期,其中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担忧是主要原因之一。中美两国经济都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压力,如果能够达成协议,不仅能够释放关税措施压抑的需求,而且会显著增强市场的发展信心,对中美两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上的各国都将产生明显利好。

苗迎春:APEC智利峰会的举行为中美首脑再次会晤提供了平台,也为两国首脑再次拍板解决双边经贸摩擦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乐于以积极的眼光看待未来,但也要理性地看待双边谈判中仍然面临的分歧和难点,采取务实主义的灵活态度解决问题,争取早日达成有利于中美双方、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繁荣的中美新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