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档逐渐消失的背后,除了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有生活品质的提升

大排档逐渐消失的背后,除了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有生活品质的提升

本期导读:

每到夏天的夜晚,约上三五好友,在散步之余来到街边大排档,以天当房,以地为席,吃个牛河,喝点扎啤,这曾是很多人怀念的日常。然而,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排档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曾经火爆夜市的大排档文化,感受一下露天夜市曾经的辉煌。

大排档的起源

“大排档”,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时代象征的词语,流行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我们常说的“大排档”一词,出自于广东人之口,多指设于路边的饮食摊档。在粤语方言中,小规模、低档次的店铺或者摊位,都称为“档”或“档口”,因此我们也可以大致总结“大排档”的特点,主要是简易、大众、廉价,以及小规模。

说起“大排档”,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长得很像的词语——“大牌档”,这是香港地区街头熟食小档的称谓。大众认为,“大排档”一词是香港“大牌档”文化引入大陆而衍变的说法。那么,香港的“大牌档”又是怎么来的呢?

香港“大牌档”诞生的背景,源自于早期的香港,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吸引了大批内地劳工赴港务工,他们一般都是孤家寡人来港谋生,一日三餐都是简单应付,于是一堆熟食小贩看到了商机,开始在路边搭建小棚炒菜服务劳工。

但是“大牌档”一词的真正出现,以及衍变成街边夜市摊档,则源于上世纪50年代香港政府颁布的福利措施。当时政府为照顾因公殉职的公务员家属,特颁发食档牌照给他们,让其经营食档为生。而“大牌”一词如何出现,大众普遍认可的说法是,政府颁布的这类全新食档牌照比普通的小贩牌照略大一点,因此称此类牌照为“大牌档”。

至于为何“大牌档”传入内地,被广东人叫为“大排档”,有一种说法是,“牌”与“排”同音,不少人误以为大排档是解作“一大排人食饭”的意思,因而误写成大排档。尽管如此,两者的普遍意思都是一致的。

大排档的发展

先说说香港“大牌档”的发展。“大牌档”在香港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曾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香港电影中经常可以看到“大牌档”文化的繁荣。据统计,在鼎盛时期,“大牌档”的数量高达八百多家,遍布于香港街头巷尾。

在上世纪50-70年代,“大牌档”养活了一堆生活在底层的市民。当然了,也有很多“大牌档”名气越来越响,甚至一度发展成为了酒家饭店。

然而,“大牌档”繁荣的背后,也随之产生了一堆广为诟病的弊端,诸如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噪音扰民、妨碍交通、有碍观瞻等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大牌档”也开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香港政府不断收回“大牌档”牌照,不少摊档也因此结业,或者转型为室内经营的饭店。据报道,截至十四年前的2005年,整个香港只剩下28间“大牌档”。

而一字之差的“大排档”情况也并不容乐观,同样难逃退出历史舞台的宿命。“大排档”在广州地区属于宵夜文化中最经典的一种形式。广州人吃宵夜的历史由来已久,“吃宵夜”与“叹早茶”是“食在广州”的完美体现。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给广州带来了无数机会,中国大地南下打拼的人群络绎不绝,百废待兴的时候,每个人都充满着干劲,加班加点成为了生活常态。超长时间的工作,推动了宵夜的兴盛。从当时的影视作品中,也能看出夜市的繁华。比如1984年珠江电影制片厂就拍摄了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雅马哈鱼档》,影片开头就通过各种食材与餐饮档口,展现了当时广州的生活情境。

广州早年的“大排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固定门面,但还是主要依赖室外马路作为营业场所的食肆,另一种则是完全由可移动棚子搭建的摊档。和香港“大牌档”一样,这些露天的摊档同样会造成各种污染扰民问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时下的广州城区,早已难寻当年“大排档”的踪迹。也只有怀旧的广州食客,在驱车几十分钟后,到达偏远的城郊地带,偶能寻回当年排档的回忆。

大排档的回忆

谈到“大排档”,我们不禁要问,“大排档”都有什么美味呀,竟然能造就一片繁荣之场面。事实上,如果你想吃山珍海味,那么在“大排档”肯定是找不到的,但你若是想寻平民小吃,这里确实是应有尽有。

香港“大牌档”的主营食物种类颇多,中西兼备,通常提供各类小炒、鱼蛋粉面、白粥油条,以及西式的三文治、咖啡等等,此外,“大牌档”一般也提供港式丝袜奶茶、红豆沙、芝麻糊等中式甜品。这些中西混合的情景,也成为了后来港式茶餐厅的雏形。

但是早期的“大牌档”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每家专注售卖一种食物,食客可以在这家吃完吃完鱼粉,去隔壁喝个奶茶,好一片祥和画面。

回到大陆,要问广州“大排档”的美味,与香港“大牌档”相比,可谓是更胜一筹。至少这里是祖国的南大门,汇聚着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如果要罗列广州“大排档”的地道美味,用一首歌的歌词来表达就再恰当不过了。

卢:
哪 你要试吓正宗盐焗鸡
哪 快快趣趣里边坐低啦
我嘅店铺菜色样样齐
脆皮乳鸽靓料炮制啵
黄:
鲢鱼 鲤鱼 田鸡
基围虾 竹节虾 靓乌龟
排骨 蒸草菇 炖圆蹄
霸王花煲靓汤最润肺啦

——黄俊英、卢海潮《大排档小唱》

这是一首上世纪90年代流行于广州的经典粤语歌曲,脍炙人口的歌词诙谐幽默地描述着当时广州“大排档”的热闹情景,并且很直观地表达了大众美食可选菜式之丰富。各种鸡、虾、鱼,样样俱全,配以广东独有的老火靓汤,无疑催生了“排档文化”的繁荣。

进入21世纪以来,潮汕菜的兴起,也悄悄改变着广州夜市的风格。除了各种特色小炒外,海鲜砂锅粥也成为了主流,当然,各式烧烤也是跻身其中。哪怕如今的广州夜市,拥有“排档文化”背景的食肆,入室经营之后依然主打各种海鲜砂锅粥,仍旧广受市民之喜爱。

广州“大排档”饮食结构,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总结,那就是“粗菜精做”,即用最廉价的食材,创作最美味的菜式。最为经典的一道菜就是每桌必点的“炒牛河”。

一个普通的炒河粉,其实又并不普通。牛肉讲究新鲜,在屠宰场刚送过来的牛肉最为欢迎。并且在切肉的时候很讲究刀工,顺着纹路切的肉,才能满足广州人挑剔的嘴。不仅如此,广州人对火候的要求也并并不低,他们一生追求的“镬气”,在“炒牛河”上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吃”,广州“大排档”也少不了一个“喝”。在广州夜市里,每张餐桌上必定放着一壶茶。那茶不是普通的茶,更多时候配的是店家精心熬制了整个下午的“凉茶”。

广州人爱喝凉茶是出了名的,特别是在吃了牛肉之后,喝上一口凉茶,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食在广州”的魅力。因为广州人认为牛肉是温补的,吃多了容易上火,吃完牛肉最需要凉茶来降火,而此时用夏枯草熬制的凉茶就最为欢迎了。

大排档的现状

深入分析了“大排档”的过去与发展之后,我们已经知道“大排档”曾经的繁荣,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管是香港还是广州,“大排档”无疑曾是人们内心深处最怀念的回忆。毕竟“大排档”承载的不仅仅是“吃”的功能,更多也包含着社交与沟通的需要。哪怕是如今广州人的“早茶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果腹”之行为。

当然,城市化的加速,以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无疑也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所谓的传统是一成不变的,与时俱进才会有出路。

抛却“大排档”的污染环境与噪音扰民,“大排档”的逐渐退出仍然是市场之选择。国民生活品质的提高,让外出就餐的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卫生与安全。而“大排档”生来就代表着简陋与粗糙,不免让人产生对卫生状况之担忧。

同时,外卖行业的兴盛,也填补了大部分人宵夜的空档,人们也无需深夜出门各种奔波觅食。外卖的便利性,无疑也在打压着“大排档”的现状。

引导“大排档”行业入室经营,成为了必然。当然,除了对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的尊重,这也是对食客的负责。因而近年来,广州城区“大排档”的转型已经成了必然趋势。截止目前,广州城区主要干道周边,已难寻“大排档”之踪迹,只剩部分城中村或者城郊地带,尚有少数还在经营。

不仅广州,全国各地露天排档的转型或者升级,也将是必然趋势。环境问题,从来都是民生所关心的话题。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更加愿意进入高档餐厅享受美食盛宴。

结语

“大排档”逐渐入室经营,摇身一变成为了高档餐厅。其中不乏有一些讲究情怀的老板,仍会保留当年“大排档”的味道与氛围。而那些不惜驱车十几公里,花费几十分钟到达城郊地区寻找“大排档”情结的食客,他们在乎的当然不仅仅是吃,更是在感受浓浓的生活情趣。归根结底,“大排档”文化,曾经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一代人。

经过一天繁忙的工作,想要释放生活的惆怅与压抑,三五成群,露天围坐,吹着秋风,尽情享受惬意的夜生活。或许,这种机会在各大城市主城区将会越来越少。

食在广州,想用另一种方式留住时间,室内餐厅已是全新选择。

我是未来煮夫,一个专注美食领域的创作者。欢迎你关注我,与我一起探寻中华美食之魅力。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由@未来煮夫 原创,谢绝搬运)

参考资料:

香港中文大学樊寶慈——《香港大排档——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饮食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之《中国餐饮大众外食新时代视野下的“大排档”文化透析》

《华夏人文地理》2004年第1期之《大排档词意的背面》

广东电视台《文化珠江》第2018-09-17期《走进广东宵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