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树的眼中看人,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这本绘本告诉你

从树的眼中看人,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这本绘本告诉你

秋天来了,又到了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了。

古人说,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青葱了一年的绿树,被暖阳一点一点染成黄色,黄叶打着旋儿,飘在空中,落在地上。

我们看着春华秋实、四季轮转,总是忍不住感慨几句时间飞逝、物是人非。可谁又想过,这些一年又一年、忠实地看着人间悲欢的大树们看到了什么呢?

在暖阳和漫天黄叶中,我带着橙子读了这本绘本《树看到了什么》。

这本小小的绘本,试图探讨成长中的孤独和希望这个宏大的命题。韩国绘本创作家李贤珠用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树的角度去看人

她把树眼中人类的一生和树自己的一生交织在一起,告诉孩子们,人生而孤独,成长路上满是痛苦,却又总是有希望在前方

从树的视角让孩子了解生命的历程

一棵小树在它十岁时,被移栽到一座大楼前。树越长越高,它从大楼的第一层开始往上看:

第一层是一群小孩子,在钢琴教室里快乐的玩耍。

第二层是一个画家在画画,画了很多幅各种各样的树。

第三层是一家人带着一群小狗们幸福地生活。

第四层是一个老奶奶孤独地坐在阴影里,看着儿孙们的照片。

第五层是空空的房顶,大树只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大树看到的这五层,实际上就是人类一生的缩影:儿童时期的无忧无虑,青年时期的追求理想,中年时期的家庭生活,老年时期的孤独落幕,以及最后一切归为虚无。

作者把她对人生的思考用五个不同楼层的景象表现出来,这个向上的演变也暗暗契合了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发展八个阶段。埃里克森将人类的心理社会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前三个阶段对应孩子从出生到6岁,所有重要的事件就是长大、离开母亲的怀抱、掌握生活必备技能。

第四个阶段和第五个阶段对应孩子从6岁到18岁的儿童时期和青春期,这个阶段孩子一方面努力上学,丰富自身技能,另一方面结交朋友、认识自我,从朋友处找到归属感,从自我处找到方向感。

第六个阶段和第七个阶段是成人早期和中期,这个时期的人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会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谈恋爱、结婚、生子,然后抚养和教育后代。

第八个阶段是成人晚期,也是人的老年时期,他们会开始反思和接纳自己的人生,坦然地面对死亡。

从树的视角看人,人类那短暂的一生,汲汲营营、浮光掠影,放在宇宙里,不过就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古人说:“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我们在树的眼中,其实不过就是一个远行客而已。

从大树自身的成长让孩子了解成长的意义

在大树旁观人类生活时,它自己也在成长。

小时候,它和鸟儿、猫咪一起聆听钢琴声,叮叮咚咚,是单纯的快乐。

大树慢慢长大,它通过画家的画笔看到了自己的模样,还感受到了成长的阵痛——为了长得更快,就要接受园林工人修剪枝叶。

大树再长大一点,挺拔繁密,它开始成为了人们的依靠,和人们一起度过幸福时光。

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孤独的过程。大树孤独地继续往上长,它的生命里似乎只有漫长的、无望的时光。它一天天蹉跎着,找不到生命的意义。

它忍耐着、成长着、毫无希望地继续努力,在清冷的月光下,在稀疏的星光下。

然后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新的嫩芽长出来了,它遇到了另外一颗银杏树,它们在空中相触,共同感受世间的美好。

如果仍然按照埃里克森的八个阶段来划分,大树自身就只经历了童年时期、青春期和成人早期。在这三个时期,它认真地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认识自己,形成成熟的同一性。同一性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意思是青少年时期,孩子能够从动机、能力、信念和经历组成一个一致的自我形象。

比如有些孩子从小喜欢踢足球,他一直上足球训练班,参加足球比赛,有很高的足球水平,获得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身份,他的梦想是成为中国的梅西。这样的孩子就具备有成熟的同一性,他的动机——喜欢踢足球,他的能力——足球踢出了专业水平,他的信念——成为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他的经历——一直参加各种足球比赛,这四方面是一致的。

但有些孩子的同一性是不成熟的,比如他们喜欢画画,可是父母觉得他不是画画的材料,他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怀疑,但又不喜欢其他的事情,一面想要证明自己,一面又自我否定、自我怀疑。

大树从画家的画中看到自己的模样,就意味着大树已经具备了成熟的同一性,他知道自己是谁,擅长做什么,想要做什么。

第二件事,接受训练和雕琢。当园林工人修剪大树的枝条的时候,它很疼,但它却发现自己长得更快了。不雕琢不成器,每个人的求学过程中都免不了日夜苦读的时期,参加各种培训班和补习班,熬夜写作业,早起背课文。这些都是老师这个园丁在帮助孩子修剪枝条,让他们能够成长得更快。

第三件事,忍耐孤独。大树的成长经历了很长的孤独的时期,没有朋友,甚至没有阳光,但它挺了过来。

对于我们来说,当孩子们走出高中这种朝夕相处、拥有紧密关系的大集体时,他们要面临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忍耐孤独。大学或许还能有意趣相投的朋友,到了工作之后走上社会,人们每天上班、下班,回家更多的时间是一个人待着。怎么和孤独的自己相处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了。

有些年轻人感慨:“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对谁都是透明的。”

很多年轻人被沉重的工作压着,没有时间交朋友,也没有心情出去社交,如何找到感情的寄托、如何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如何应对生活的重压,都是成长中必经的历程。

这个历程就像大树孤独长大的时期一样,没有人陪它、没有人帮它,只有自己的影子和黑暗的星空,人要走出这样孤独黑暗的历程,也只能靠自己。

巧妙的色彩变换与故事结合

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色彩的明暗代表着变换的四季,也对应了大树成长的过程。

小树刚来到大楼前时,正是早春时节。暖阳下,人们在屋顶晒着被子,猫咪慵懒地在屋脊走着,小树的树叶刚刚萌出,一切都是充满希望的样子。

到了小树努力成长发现自我时,仿佛到了盛夏,这是小树汲取养分、努力成长的时期。它那郁郁葱葱的样子是生命最蓬勃向上的样子。

接着,小树成为了大树,成为了人们的依靠,这是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满树金黄、暖意融融,红墙黄叶,岁月静好。

时间来到了寒冬,整本书从最明亮一下转为了最阴暗,色彩的变化暗示着季节的变化,人类进入了垂垂老矣的告别阶段,大树也进入了最孤独的时期。大树的叶子全部掉光了,画面上是各种暗色,浅蓝、深蓝、靛蓝。星空密布之下,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

但多么幸运啊,再一翻页就是最嫩绿的颜色了,这是最让人期待的希望。

走过黑暗的大树此时拥有了更广阔的世界,它看到的不再是一座楼,它能看到千家万户。

走在屋檐上的不再是一只小猫,而是猫妈妈带着两只小猫,生命生生不息。

这是一本略带着忧伤又充满希望的生命哲学绘本,适合在秋天和孩子一起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