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依恋行为"是天性,面对哭闹粘人,心理医生给这几点建议

孩子有"依恋行为"是天性,面对哭闹粘人,心理医生给这几点建议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商店里,尤其是零食和玩具的货架前,小孩子哭着闹着甚至满地打滚要求父母给他们买心爱的玩具,震天动地的哭闹声让有的人听着很于心不忍,还有的人听着觉得孩子很不懂事听话,总之每个人面对孩子哭泣情况,想法都有所不同。

尤其是1~3岁的孩子,他们表达自己悲伤情绪的方式,最多的就是哭泣。

一.孩子们为什么爱哭呢?

你要问对小孩子有什么印象呢?第一个词蹦出来肯定是:爱哭

很多时候小孩子就像是水做的,泪腺特别发达,一言不合就哭哭啼啼,让人总是在想:为什么小孩子这么喜欢哭?

其实可以总结成这两个原因。

1.发泄自身情绪

这是从表层直观上来看,孩子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那么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想要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由于受到了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只能采取其他方法。这个时候,哭作为一种比较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成为了孩子们的首选,哭泣成为了孩子们释放情感的一种方法和途径。

2.为了达到某个目的

从间接的效果上来考虑的话,孩子的哭,可能也是有目的性的。

说到这个目的性,可以将之称为对父母的一种行为控制。怎么解释呢,比如:当他们因为能力受限而完成不了某一个行为的时候,他们就只能采取哭泣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视线,想让父母来知道自己的需求。这时候大多数父母见到孩子哭泣都是会采取上前询问和关爱的,也正是利用了父母的这一点,孩子的哭泣就带上了目的性,就是为了控制父母的行为。

孩子哭的时候,家长所采取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有的家长采取"热处理"的方式,也是有点偏向于"暴力型"的行为,看孩子不听话不懂事,自己暴躁脾气也上来了对孩子就是一顿收拾,孩子哭,家长就恐吓着说不准哭了!结果孩子还是哭,家长就开始打孩子屁股,结果导致孩子哭的更加凶,撕心裂肺的。

还有一些家长面对孩子哭闹,可能还会采取"冷处理"的态度,何谓"冷处理"呢?就好比看到孩子在哭闹,家长也不去哄,就当做没看到,让孩子自己一个人呆着,慢慢的孩子自己就会冷静下来。

这种处理方式看起来没什么,但其实是伤害最大的一种,因为孩子还小心理缺乏安全感,需要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爱护,而又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所以只能采取用哭泣来表达自身的情绪感受。如果父母在孩子哭泣的时候不及时的给予安慰和安抚,任由孩子哭泣知道自己冷静下来,孩子也是有自我意识的,他们哭泣也是有原因的,而父母却对此不理睬,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伤害,会认为自己不被父母爱护,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出现隔阂,产生信任危机和生疏

甚至,会导致孩子慢慢变得生理抑郁,这是对孩子身心发展都极为不利的情况。

孩子们需要和父母之间有感情上的交流互动,这是一种本能的需要反映,只有父母否认陪伴与关爱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这也叫孩子的"依恋行为"。

约翰鲍尔比在《依恋》一文中写道:"心理健康最基础的要素是婴儿体验到与母亲之间拥有的温暖、亲密和可持续的关系,这一关系中双方都感到满意和享受。"

二:什么是依恋行为

最早提出依恋理论的人叫做John Bowlby,他是一个英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当时的依恋理论是用来理解孩子和父母的关系。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在原始时期,为了整个种族的延续,婴儿和母亲之间就会有一种情感的连接,再加上婴儿的能力是比较弱的,需要这种"依恋行为",依赖于父母来让自己得以生存下来。

约翰鲍尔比租了这么一个实验,让孩子和他的母亲一起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然后在进行各项测试,观察孩子在实验中的行为与变化。

整个实验过程是:先让妈妈和孩子一起进入房间,然后让一个陌生人进来跟妈妈聊天后,妈妈出去留孩子一个人和陌生人在一起,然后妈妈再进来,陌生人出去,再者陌生人进来,妈妈出去。

根据对整个实验的观察,约翰鲍尔比发现孩子与依恋对象的交往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 回避型的依恋,占比百分之二十

· 安全型的依恋,占比百分之六十五

· 矛盾性的依恋,占比百分之十

· 混乱性的依恋,占比百分之五

除此之外,心理学鲍尔进行了三项研究:

· 针对二战时期失去母亲的孩子进行跟踪研究,发现确实母爱的孩子,会在生活中出现一系列智力、社交和情绪上的问题。

· 针对四岁以下、并且在结核病疗养院接受治疗的孩子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当孩子年龄长至7~13岁的时候,他们的性格往往都是更加暴躁、更加冲动和被动的。

· 针对一批青少年盗窃犯的跟踪研究发现,这批孩子大部分人都是在五岁前,和母亲分离达到六个月,甚至还有一部分孩子还出现了人际交往问题,也无法体会内疚感和懊悔感。

所以,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也是有高低不同的,在成长总是否得到了充足的关爱,是否得到了精心的呵护和关爱,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依恋程度。

· 在婴儿时期没有建立起依恋关系,家长没有给予充足的爱,会严重影响人际交往能力,孩子甚至出现安全感过低和自卑的心理。

· 0~2岁是依恋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错过了这个时间段要是还想再培养就很难再形成和建立。

那么既然孩子哭闹是一种依恋行为,那么这就要求孩子在哭闹粘人的时候,家长要多加重视,对待孩子的态度对于孩子的行为也是有影响的。

三:面对孩子哭家长该怎么做?

1.保持情绪的稳定

当孩子哭泣的时候,家长首先需要做到的是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哭泣感觉到心烦气躁,也跟着暴躁起来从而选择了"暴力式"的解决方法。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先稳定自己的情绪,也尝试着让孩子的额情绪也稳定下来,这样更方便沟通和交流。

2.多陪伴孩子,多进行交流互动

孩子哭泣的时候,家长的"冷处理"对孩子也是会产生影响的,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哭泣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想让孩子自己冷静下来,孩子就会产生不被重视不被关爱的感觉,容易造成孩子变得自卑。正确的做法就是家长陪伴在孩子身边,陪伴孩子把情绪稳定下来,然后尝试着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想法,更好的解决问题。

3.帮助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发泄负面情绪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弱,有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或者是不知道怎么正确合理的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所以只能通过哭闹粘人来表达。这就需要家长们去告诉孩子怎么用正确的方式来发泄负面情绪,

孩子毕竟是一个学习者,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和教导,让孩子有一个美好且光明的未来,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

我是海马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每天记录和分享不同的育儿知识及经验,喜欢文章请关注我。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