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之前想在夜间出门是会犯法的

宋代之前想在夜间出门是会犯法的

在宋代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中国古代的城市几乎都是实行宵禁的!
在当时的城市之中,用道路将城市区分成一个又一个的方块,大体上说每一个方块就是一个里坊。每个里坊都会建有高墙。每个里坊都会有两个或者四个门,每天早晚定时开门、关门。还有专门的看门人来负责里坊大门的开关。所有的百姓都不允许家里冲着大街开门,都是只能在里坊之内开门。文献记载提到东汉外戚梁冀的飞扬跋扈,其中一个罪行就是他家占据了好几个里坊,而且他家的大门是冲着大街开的。


因为所有的人家都住在里坊之中,而里坊的大门又是按时落锁的。因而,中国古代事实上常年宵禁。夜间违反宵禁令在大街出没是重罪!东汉后期曹操曾经担任洛阳的北部尉,也就是洛阳城北部地区公安分局局长。夜晚曹操带领手下人巡察的时候发现有一个人违反了宵禁令,一看原来是大宦官头子蹇硕的叔叔。曹操一看大怒,就下令直接用五色棒将这个人乱棍打死!即便是权贵,遇到了认真的执法者,违反宵禁,也是死路一条!


政府为什么会这么做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于维护其专制统治的需要。
在中国古代,当专制的皇权建立之后,目的就是实现对全社会的完全控制。在夜晚,往往是各种犯罪活动高发的时期。同时也是统治者最为担心的时期。我们看中国古代的历史就会知道,有很的政变和起义都在夜间发动的。因而,夜间也就成了统治者重点提防的时间段。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百姓老老实实地回到自己的家里面。就这样,常年累月的宵禁令就应运而生了。而且,一旦遇到一些非常时期,宵禁令更是要被严格执行。


其次,这也是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农耕的生活,最大的特点就是日出而作,日暮而息。在农耕的时代里,农民们也没有什么夜生活的需求。
再次,从管理的角度来说,早期的城市人口并不大。类似西汉的长安城、东汉的洛阳城,其人口也不过二十多万人。整个城市的商业功能并不显著。往往是先建设城市,然后再填充居民。比如西汉的长安城,就是在西汉初年由萧何组织建造的。在建造之初就按照里坊的模式来构建的。推行宵禁令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在隋唐及其以前的几千年,几乎都每天宵禁的。只有在一些重大节日的时候,皇帝才会下令解除宵禁。比如在唐朝元宵节这天,是不禁夜的。比如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说:“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描写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上元夜,官府取消了通常的夜禁,洛河上的天津桥也将铁索打开听任游人往来。月光下游人熙熙攘攘,女伎则边走边唱。


但是在唐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商业职能逐渐彰显。在过去商业活动严格限制在“市”中举行,比如洛阳城就有三个市。每个市,也都是一个独立的里坊。而到了唐朝中后期,市和坊的界限也被打破,整个城市到处都也以贸易。于是,为了生意的方便,人们就把大门开到了大街上。宵禁令在执行上就不那么方便了。根据文献记载,扬州城被认为第一个废止了宵禁令的城市。


到了宋代的开封城,已经是一座繁华的都市了。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为我们展现了宋代开封城商业的繁盛。宋都开封城就是一座不夜城,比如著名的酒楼樊楼,几乎是彻夜营业的。到了宋代以后,城市的商业职能进一步彰显。虽然夜里在街上随便走还是要被盘查和限制的,但毕竟持续了一两千年的宵禁制度,在宋代以后事实上是被废止了的。因为在这个时候,即便是想执行宵禁令,从技术上也不太好实现,要知道人们的家门都是开在大街上的,假如他愿意,违反宵禁令是可以很容易做到的。
但从法律上来说,后代的法律依然有“犯夜”的罪名,夜间也依然会有巡查,被抓住了虽不是重罪,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而且,为了维持宵禁令,后世的城市,一到了晚上城门就会关闭!整个城市就和外界隔绝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