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人的暴力美学,SS-18洲际弹道导弹堪称镇国重器

苏联人的暴力美学,SS-18洲际弹道导弹堪称镇国重器

1960年代,冷战进入白热化阶段,这时在“确保相互摧毁”战略思想指导下,美苏两国将拥有完全摧毁对方的能力作为遏制战争的前提,因而走上了全面的核武器军备竞赛。因此美苏部署了大量战略导弹,同时两国又开始考虑自身核武器的安全性,开始发展射程更远,当量更大,分导式弹头更多的坚固地下发射井式的导弹核武器。60年代,“民兵”导弹的部署和改进使美国在武器竞赛中占据了先机。在当时剑拔弩张的环境下,苏联根本无法容忍这种落后。于是苏联在60年代末开始发展第四代导弹ss-18。在SS-18诞生前,苏联战略核武器的主体是SS-9,这是一种专门用来打击美国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的重型导弹,在当时也是巨无霸。它运载能力大,装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千万吨级当量核弹头,而且它还是世界上首型轨道型导弹,可将弹头送到地球轨道运转,随时对地面发动核打击。这是苏联历史上第一种对美国洲际弹道导弹构成实际威胁的武器。但由于地面发射系统复杂导致导弹发射井抗摧毁能力较差,而且作战反应时间长,服役期短,因此使其实用性不强,只能是纯粹的战略威慑武器。1969年9月苏联最高部长会议做出了研制其后继型SS-18导弹的决定。

当时,苏联人提出了“前期还击”的思想,即核导弹应在对方核导弹发射后落地前就发射出去。这一思想的好处是,对导弹发射井进行抵御核爆炸的特别加固显得没有必要,从而大大降低了部署成本。但是承担SS-18导弹设计的总设计师,苏联导弹“教父”乌特金和其导师杨格利认为,应该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侧重报复性的还击,同时防止各种系统的误报引起灾难,因此应该发展抗打击能力高的大威力洲际弹道导弹。这一思想得到了苏联高层的支持,苏联战略火箭军同时提出了分导式弹头的研制要求。

1971年,SS-18导弹研制成功,并开始冷发射演练。1973年2月成功进行了全程飞行试验。1975年正式装备部队。SS-18为二级液体洲际弹道弹道,结构布局和SS-9基本一致,但是技术更先进、配置更紧凑,结构更轻,因此可以装备更大重量的大威力弹头。服役初期,SS-18装备的是单弹头(1800万吨),随后增加了多弹头型(8X100万吨)和大威力单弹头型(2500万吨)。分别为SS-18I、SS-18II、SS-18III型。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被美国人命名为“撒旦”。

早期的SS-18采用自主惯性制导系统,精度不高,主要是依靠超大威力的核弹头摧毁加固发射井,因此能够携带的分弹头最多只有8个。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若命中精度不变,弹头威力提高1倍,摧毁能力仅能提升0.6倍;而命中精度若能提高1倍,即使弹头威力不变,摧毁能力可以提高3倍。因此提升命中率才是摧毁加固弹道导弹发射井的关键所在。为此,苏联着手改进了SS-18,引入了计算机配合惯导系统工作,使打击精度从500米以上缩小到了350米以内,这使得SS-18能够携带更小的弹头打击目标,分弹头的数量也由8个100万吨升到了10个50万吨(外加30个诱饵)。这就是1980年服役的SS-18IV型。在1982年-1983年,这种导弹得到了大规模的量产,一共生产了308枚,全部替代了SS-9等早期导弹,达到了《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武器条约》的上限。随后,苏联发展了SS-18V型,进一步缩小了导弹的体积,降低了部署成本。

这时的时针已经拨到了1990年,SS-18VI型作为SS-18的最后一型装备了部队,其射程近一步提高,达到了16000公里。随后苏联解体,SS-18的全部研制工作全面停止。2006年,所有的SS-18达到了服役寿命。俄罗斯决定将其延寿。2013年俄罗斯再次决定将SS-18V、SS-18VI型服役期延长25年。目前,SS-18弹道导弹依旧是俄罗斯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携带的850个核弹头占俄罗斯现役核弹头的24.3%。在常规武器研发与生产日渐低迷的俄罗斯,依靠一个庞大的核武库来维持国际地位更显重要。对于俄罗斯来说,维护SS-18为其延寿,要远远比生产新的白杨M便宜的多——更何况SS-18的发射井作为固定设施,无论如何要比白杨M的机动发射车维护更方便、更便宜。再加上这种导弹面对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丝毫没有过时,其携带的大量弹头和诱饵使得NMD根本无从拦截。因此,为SS-18延寿,确实是俄罗斯的明智所选。

SS-18的特点非常明显,其携带核弹头的能力非常强,有效载荷将近9吨,即使是今天的运载火箭也很少能够达到这个重量。其单弹头版本威力可达2500万吨,是广岛原子弹的1600倍,多弹头型可以携带10个500万吨弹头,超过了美国1986年才刚刚服役的“和平卫士”的10个475万吨弹头,而即使这样,和平卫士也已经全部退役了,美国现在仅有的现役弹道导弹还是老款的“民兵”3,只能够携带3个33.5万吨弹头。也就是说,SS-18很有可能至今都是威力最大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如果按照鼎盛时期308枚的一次性发射数量,美国80%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将会在第一波次攻击中就全面被摧毁,确实不负“撒旦”之名。

如今,SS-18除去仍在服役的85枚外,一部分在各种条约中被削减后拆解,一部分作为储备封存并为现役装备提供配件(因为苏联解体,大多数配件已经无法生产),还有150枚甚至被改为了民用运载火箭“第聂伯号”,并进行了多次发射。于是,“撒旦”转型和平征程,继续发挥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