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掌握几点,你那些旅游照的逼格就能迅速提升

就掌握几点,你那些旅游照的逼格就能迅速提升

要是你的旅游照本来就很有意境很有水准很有回忆价值的话,这篇文章就请绕行。但假如你的旅游照依旧是下面这样的风格,我还是希望你看完我的这篇文章。

假如我已经抛出了这些太有时代感、有些做作、没法让旅游这件事情回忆起来很美的照片你还觉得挺好的话,那你再看看下面这些。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差距看出来了吗?我总结一下啊,就差在“艺术感”!不知道你怎么样,反正我就是那种看到艺术感的照片才会啧啧啧的那种人。可喜的是,朋友圈里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广告圈的,影视圈的,媒体圈的……所以我才说朋友圈是个好东西嘛,

悄没声的就在各种图片秀里开启了姿态万千的美学教育,遇到我这种好学生,就妥妥的吸收了,实践了,

再撒进朋友圈里去,既交了作业,又记录了日子,多好。

小时候我超级喜欢画画,回忆起来虽说是满满的幼稚笔触,却也奠定了我热爱艺术的心。后来,我一路奔跑在媒体,不可避免的接触着视觉美这回事,走进时尚媒体的契机,也算是走进了视觉艺术的学校,

看各种摄影师的作品制作,观各种有质感的时尚艺术展,览圈子里各路大神的朋友圈,耳闻加上目染,艺术视野点滴收获,

再放进平常的日子里去。而旅游照,是其一。

前几天跟几个同事得闲去了苏州,补上几次三番苏州行留下的旅游漏洞,东山西山走走,留园雕花楼转转,再欢天喜地的住进花间堂去,

晒晒太阳,撸撸猫,不小心还听了风,闻了秋,过了把文化瘾。当然,处处都举起手机拍照发朋友圈这种俗,不免。

果真是拍到不少好照片,几乎都是自己拍的。找出几张不错的,拿出来秀秀,顺便假装大师说说怎么拍出艺术感旅游照这回事。

苏州东村

简单介绍下先。东村是个古村,所以才去的。就在苏州西山北部,大概是因为交通的不便和闭塞,成就了它天然去雕琢的古朴。东村和江南一带较偏僻的普通村落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溜达溜达就觉得这村子挺了不得的。整个村子南倚青山,北濒太湖,与横山、阴山、童园岛遥遥相望,离苏州城不远,但有难得的幽静。

村中的道路大多是石板与青砖,走着走着就会遇到一处古宅,大多以清乾隆、嘉庆年间的为多,至于保存状况久参差不齐。

总之,在这里旅游,要有耐心。

这是苏州西山东村的荷塘,

拍的时候,

刻意的向里面扔了一颗石子,就有了生动的涟漪。

东村入口处的古树,

算是符号之一,值得打卡。

摄影水准的高低就在于用光。

图中漂亮的光晕就是刺眼的那束阳光,

镜头里看见了,

按快门就好。

这是东村一家民宿的客厅,

我被这有质感的椅子吸引。

拍摄的时候很简单,

人像模式,

点击椅子就好,透视感一有,就很美了。

对称的构图,

就讲究个横平竖直。

东村旅游就是走到人家的家门口,

随便一扭头,

都可能是一副好构图。

徐家祠堂的一角,

从外面拍进去,

光构成的层次感,是拍摄的原因。

斑驳的墙面和稚嫩的绿色,

也可以

成为东村旅游的点滴回忆。

有没有发现,

细节,

很多关于旅游的回忆都在细节里。

影子,

没什么大不了,

但架不住美啊,就随手记录了。

别人镜头里的自己,

只是一个经过,

也算是融入了。

不知道这里发生过什么,

但是,

应该很有故事。

看得出,我在思考这个吗?

路过,苏州太湖湖滨湿地公园

路过苏州太湖湖滨湿地公园的时候,看见了一大片金黄色芦苇,于是,停车,拍照。此地位于太湖东岸的苏州市吴中区太湖度假区,没什么人,挺舒服的。

拍到好的画面,都想转圈圈了。

旅游照,

最重要的是情绪,

并不是永远一味的傻笑。转圈圈就不要照了。

第二站,雕花楼

早就听说苏州东山有一座雕花楼,这次终于有时间前往。光听名字就一派风雅古朴,但江南第一楼究竟怎样?原来是私家宅邸,其主人为上海富商金锡之与金植之兄弟,由于老母年迈,兄弟二人极为孝心,因此特命能工巧匠为老母修建此栋豪宅。据《吴中胜迹》记载:雕花楼工程总共用了250名工匠昼夜施工,整整花去三年的时间,耗费黄金达3741两。好吧,如何的豪我一时半会也没弄明白,但是,满眼雕花的视觉享受倒是真真切切。

构图可能不好,

但是我喜欢的质感捕捉到了。

雕刻楼的各种精美的雕刻,

能记录多少就多少。

把手机转来转去,

找到一个几何构图,

木雕、石雕,都在画面里了。

光影中繁复又细腻的雕刻。

不要忘记拍摄那些被打动了的细节。

细节,

还是细节。

但透视感很重要,

会让画面干净不少。

拍出了被时间沉淀下来的独特的红。

拍摄的时候要注意构图。

铁雕和斑驳的木门。

画面中心的主线条药横平竖直才漂亮。

手机就可以成就的细节之美。

构图公整的照片会有力量感。

构图特意没有对称,

制造另一种图案美。

因为别人撞了一下我的胳膊,

画面倾斜了,

但也蛮有意思的。

你有没有从画面里看到上世界20年代的建筑作品的特点?

明清风格里融入了西方彩色玻璃元素。

为了拍出玻璃的彩色,

我用了逆光。

那天的光一会有一会没的,

而这幅照片记录了光的稍纵即逝。

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门,

就是简简单单的一道光,

我身边的摄影师为我拍下了一张很有明暗对比的照片,

照片的情绪我很喜欢。

这样的氛围,

总不能剪刀手吧。

越是好的相机越是能表现层次感。

但这个我尽力了,

毕竟是手机拍摄。

我真的是喜欢寻找细节美。

背景的虚化是特意的,

但很有意境就对了。

一明一暗的光。

具有纵深感的画面,

就站在中间位置拍摄好了。

又是几何感的构图,

觉得自己是有点厉害的。

超级喜欢这幅照片。

那个瞬间,

有人在说,有人在听,有人在拍。

第三站,留园

每次都错过留园,这回坚决不了。走进留园,就看到布置精巧的建筑和形态各异的奇石。算上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中国四大名园总算是看完了。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是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走在长廊里,不知不觉的,就到了另一处。

我发现这里的建筑大多不设门窗,应该是用于沟通各处景色吧。我试着透过窗从室内望出去,山水花木构成的画就在眼前了。

即使是一块牌匾,

也可以尽可能的寻找好的构图。

随便一扇窗望出去,

就很美的。

其实就是一束光,

我却是爱得要死。

阳光下拍摄通透的树叶的时候,

记得用逆光。

是不是有种安静的力量,

因为聚焦在前景了。

与其说是一个景,

不如说是一种宁静的额情绪。

依旧是几何感的构图。

视野里觉得好看的,

就拍下来好了。

仅仅是一张石桌和一张石凳而已。

这一张就是聚焦在叶子上了,

我叫它策划。

很有故事感的一排木门。

光很重要,

所以天气要好。

就聚焦在窗棂上吧,

把我虚掉。

我对拍摄的同事说。

好看的光,

要透过镜头才能看到。

他们在聊天的时候,

我拍了下来。

多好的情绪。

若干年以后看到一定会想,

那天我们在聊什么啊。

住的地儿,花间堂

与其说是住酒店,不如说还是逛园子。就坐落于赫赫有名的平江路上,这条堪称古城缩影的小路,经过800年的风风雨雨,

仍然保留着“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的水乡格局。一巷之隔的观前街,热闹喧哗,与清净古朴的平江路迥然两个世界。

酒店的体量很大,客房却很稀缺。我最爱的是这里的安静,自己跟自己相处,分分钟得以实现。中午时分,院子里阳光出奇的好,树影投在古朴又精致的建筑上,我就看着一只自在的猫在我面前撒娇,就已经很美好。

园子里的绿植映射在屋子的玻璃上,

还有斑驳的影子,

赶紧拍下来。

我身边的摄影师为我拍摄的,

特意找了前景虚掉。

这样的旅游照可以回忆起很多东西。

超级喜欢这一张。

同事说,我帮你拍吧,

我说好啊,

然后我就把自己放进故事里了,

想象着自己就生活在这里。

还有,

旅游的时候,

着装很重要,留在相册里,

记录了某一年某一月某一天,

你的心情,你的品味。

旅游,是平常日子的逃离,在另一个地方最能留下记录的,大概就是旅游照了。而让旅游照更有质感更有层次,是日后某个时候回忆起来,最好的物件了。

我是

花样生活家伙阿秋秋

喜欢码字,喜欢臭美,喜欢电影,喜欢旅游,

最近爱上摄影。

一句话,

就是想把日子过的,

跟花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