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记录:在海昏侯刘贺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他经历了什么?

考古记录:在海昏侯刘贺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他经历了什么?

海昏侯刘贺,在位27天被废。据说在这27天里,做了1127件不合礼制的事。且不说这个数据可不可靠,刘贺都给后人留下了不靠谱的形象。被废后的刘贺,在故地一直过着被人监视的生活。直到公元前63年,汉宣帝才假仁假义的封了刘贺一个“海昏侯”,食邑4000户。可是被封为海昏侯后的没几年,刘贺就突然去世了。去世的时候才33岁。

刘贺的祖母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夫人

考古发掘为海昏侯翻案

《汉书》上的关于刘贺的记载是很负面的。如“(霍)光奏(刘)贺淫乱,请废。”“贺者,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既至,即位,行淫乱。”“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等等。基本都是《霍光传》里的描述,并且都是经霍光之口说出。其实,这样的记述肯定是不客观的。并且,在海昏侯之后继位的是汉宣帝刘病已,刘贺的存在,他是很忌讳的。他也有抹黑刘贺之嫌。

这么说不是无根据的。汉宣帝给他的封号是“海昏侯”(汉宣帝绝对是故意的)一个“昏”字也加深了人们对他的误解。其实,古时有“海昏县”,“海昏”是表示他的封地。在海昏侯墓中还发现了多块木牍,上有:“南蕃昏侯臣贺昧死再拜皇帝陛下。”、“再拜为秋请……元康四年”等文字。什么意思呢?

原来,汉宣帝虽然封了刘贺为“海昏侯”,但是却不准他去长安参加宗庙祭祀一类的活动,这就相当于剥夺了刘贺的政治权利,海昏侯当得也是有名无实的。海昏侯墓出土的酎金正好证实了这一点。海昏侯铸好酎金,可是汉宣帝不收。 而木牍上的这些文字恰恰显示,刘贺心有不甘,他希望能参加宗庙祭祀。所以,一再请求汉宣帝准许他能进长安。

其实,海昏侯并没有史书上说得那么不堪。它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竹简及木牍。没准刘贺其实是个很有文化的人。并且他是能引经据典的,对于儒家思想也是有几分敬意的。墓中的一块漆木板上绘有孔子像,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孔子像。漆面上还有文字:“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思是“受重用时,就积极进取。被舍弃时,就韬光养晦。”如果刘贺真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他又怎么会用这样的话来激励自己?

所以,刘贺被废,很大程度上是没能获得霍光的满意。而刘贺其实是个失意人。并且被废后还要受人监视。刘贺被废之后其实过得很抑郁。在他的墓中还发现了套一青铜蒸馏器,疑似是蒸馏酒的。或许,刘贺曾沉迷饮酒吧。

刘贺是怎么死的?

抑郁是能死人的,但是海昏侯的死因当然不是这个。

考古人员在大开主棺后发现,海昏侯的骸骨已经基本被融掉了,仅剩下几块蜂窝状的头骨和几颗牙齿。此外在墓中还发现了一些零散分布的香瓜子(香瓜子似乎比人骨还耐腐蚀)。考古专家根据香瓜子在刘贺体内的分布位置,判断刘贺是在吃了香瓜后在6-8小时突然死亡。

还记得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体内的100多枚香瓜子吗?根据解剖,辛追夫人死因可能是因为吃了生冷的香瓜后引发胆绞痛,由此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而猝死。但辛追夫人毕竟年老,正值壮年的刘贺也会这么脆弱吗?

对于刘贺的死,史书上只有简单的两个字“后薨”。在刘贺生前,有个负责监视刘贺的人,名叫张敞。张敞需要随时向汉宣帝汇报刘贺的一举一动。根据张敞的汇报,汇报中形容刘贺“面色发黑发暗”、“一条腿有腿疾”,根据这两条,现代医学专家推测刘贺肝有问题,并且脑血管部分堵塞。而这个时候,刘贺才26岁。

"故王(刘贺)年二十六七,为人青黑色,小目,鼻末锐卑。……少须眉,身体长大,疾瘘,行步不便。“

所以,刘贺的身体状况早就出现了问题,从他的墓中发现了一件漆器,器底有五个字:“医工五禁汤”,说明这件漆器就是用于喝汤药的。所以,正值壮年的刘贺才会因为吃了香瓜而引发老毛病,并且在6-8小时之内迅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