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反转而反转,却逻辑都不通,《鹤唳华亭》还是不如《琅琊榜》

为了反转而反转,却逻辑都不通,《鹤唳华亭》还是不如《琅琊榜》

大眼

摘要:11月11日优酷开始播出古装剧《鹤唳华亭》,一时好评如潮。但是看过之后,剧情确实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但明显感觉是为了反转而反转,剧情设计连基本逻辑都说不通,还是不如《琅琊榜》。

【头条号首发】

11月11日优酷开始播出古装剧《鹤唳华亭》,一时好评如潮。有朋友强力推荐,所以也去看了。但是看过之后,剧情确实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峰回路转,但明显感觉是为了反转而反转,剧情设计连基本逻辑都说不通,还是不如《琅琊榜》。

就从最早几集的元服冠礼大典来说。

基本剧情是这样的:皇太子萧定权年满二十,要举办元服冠礼大典。中国古代,男子二十及冠,也就是束发戴帽,表示成年。元服冠礼就是成年礼,作为太子就意味着可以行使太子相对应的权利。所以一直觊觎皇位的皇长子齐王萧定棠就设计破坏这个及冠大典,他让宫女吴内人在大典时从凤仪门上抛下攻讦太子的卷轴,但此事却被女官张尚服发现,张尚服就密告给了太子,于是太子就在大典时将这事抖了出来,此时张尚服为阻止吴内人反被推下城楼。大典因此中断,在随后的调查中,还剩一口气的张尚服却并没有指认齐王的阴谋,然后咬舌自尽。太子要求搜查行凶的宫女和卷轴,结果奉皇帝命令负责搜查的女官姜尚宫是齐王的人,所以庇护吴内人并毁去卷轴。面对没有人证物证的情况,太子却提出自己为了保全兄弟之情,所以临时模仿齐王笔迹另写了一个卷轴,被毁去的只是假卷轴,真卷轴被张尚服藏起来了。于是大家再去找真卷轴,还先被太子找到了,但皇帝赶来一看,却是个空白卷轴。皇帝就让太子第二天朝堂请罪。第二天朝堂上,太子先是自行脱去冠帽外衣,素衣请罪,然后却突然大逆转,拿出了人证物证——齐王派去杀吴内人灭口的杀手原来是太子的人,吴内人成了证人。真正的卷轴也在,交给皇帝的空白卷轴是临时掉包的!齐王的阴谋就此被揭破,不过这中间还有反转,齐王一见人证就不打自招了,实际上这认证已经受伤讲不出话来了,而带来的卷轴还是空白的。够烧脑的吧,不过这样的剧情安排远远没有大侦探波洛那样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根据推理分析丝丝入扣找出真相那么精妙,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味道。最后,太子以大局为重,并没有追究齐王,而是将所有罪责都推给了张尚服,是张尚服从中挑拨,引出事端,反正张尚服已经自尽,就让死人背锅,股权了皇家颜面。这倒合情合理,太子这么处置才是最明智的。

呀呀呀,整个剧情已经不是一波三折,而是五折六折了,几乎过十分钟就有一次反转,那真叫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惊心动魄。

但是细细一想,整个剧情基本逻辑都说不通。

首先太子,元服冠礼这是多大的事啊,正因为如此重要,齐王才会想尽办法来阻挠破坏。如果知道了齐王的阴谋,应该是设法阻止齐王阴谋,让大典顺利进行。怎么会大典到了皇帝就要给自己戴冠的重要时刻,反而自己叫停,来揭露齐王的阴谋,反而让大典取消?再有什么天大的事也要先把仪式办完,这才是正常逻辑,谁会这样丢西瓜捡芝麻?再退一步说,太子就是想要通过这事打击齐王,最关键的物证卷轴为什么要交给张尚服保管?完全应该是自己保管,再不然给自己最亲信的心腹嘉义伯顾逢恩保管,没有任何道理给张尚服啊。

再说张尚服,原来是太子生母皇后身边的宫女,太子还曾救过她。按理她是太子一边的人,所以才会将齐王的阴谋报告太子,但是最后为了阻止吴内人被推下城楼,且不说这么高的城楼上摔下来居然没死,而且醒过来后却矢口否认齐王有阴谋,又成了齐王的人,将太子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如果说她和齐王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关系,那么根本没必要去告诉太子,只做不知道这事就好,也不会送了自己性命。久居深宫的女官,连这点基本常识都不懂吗?如果是帮助齐王给太子设局,那就更是画蛇添足了,只要抛下攻讦太子的卷轴,太子的元服冠礼就黄了,作为齐王根本没必要再横生枝节多此一举搞这种局中局的把戏。所以张尚服的行为逻辑上也是说不通的。别急,会有反转,果然张尚服就是吴内人的圣母,为了庇护女儿,所以在朝堂上宁可自尽也不供出女儿。这下看起来,逻辑上说得通了。但是,在宫禁森严的皇宫,宫女能够怀孕生子,孩子的父亲是谁》难道是皇帝吗?这个看似合理的情节就更说不过去了,估计编剧自己也编不下去,只好就此含混过去,反正张尚服已死,就不用深入下去了。

至于,齐王这样机密的阴谋怎么会让张尚服知道?玩宫斗的人,连这点保密戒心都没有,布置事情门口居然没有把风的?而且如此重要的卷轴,吴内人肯定是贴身收藏,怎么可能让张尚服调包了呢?更是匪夷所思了。

最后说说齐王,写攻讦太子的卷轴怎么还需要齐王自己动手?这不是留下罪证吗?随便找个人写,万一事情不成,还可以反咬太子派人写的来构陷自己的,这样浅显的策略,玩政治的齐王会不明白?

至于攻讦太子的是三年前皇后病故当晚没能守在床边,以及顾逢恩谎报军情叫开宫门,也不是什么无人知道的隐秘,完全可以正大光明在朝堂上提出来,更加名正言顺,有什么必要搞这种小动作?

所以这个一连用了四五集的元服冠礼大典风波,根本就站不住脚经不起推敲,完全是故弄玄虚,为了反转而反转,实在不够严谨,比起《琅琊榜》还是有不小距离。

看到这段太子与齐王之争,大眼马上就想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万历皇帝朱翊钧偏爱最宠信的郑贵妃所生的三子朱常洵,所以迟迟不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就顺便说下中国传统的继承制度是“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幼”,这是大原则大底线。所谓“嫡子”就是正妻所生的儿子,很多人以为中国古代是一夫多妻制,错了,中国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正妻只有一位,皇帝的正妻就是皇后,官宦人家的正妻就是太太,皇帝的妾就是除了皇后之外所有的嫔妃,官宦人家的妾就是俗称的小老婆,正式称呼是“姨娘”。正妻和妾之间的地位悬殊是非常大的,正妻是主人,妾只不过比奴婢稍高一些。就连妾生的孩子,名义上都是正妻的,就得管正妻叫“母亲”。所以嫡子继承是正统首选,都不用看排行,这就叫“立嫡不立长”。在《鹤唳华亭》中,太子是皇后所生的嫡子,是天经地义的继承人。赵贵妃所生的庶子齐王,根本就没有丝毫竞争的资格。看看《红楼梦》里嫡子贾宝玉对庶子贾环是怎样的等级优势就明白了。如果要废嫡立庶,那在封建社会简直和大逆不道一般无二了,会遭到大臣的群起反对,根本想都不要想。而且剧中的太子老师是天下闻名的大儒卢世瑜,舅舅又是军中大佬武德侯顾思林,齐王哪有一点机会啊。

所以,《鹤唳华亭》这个太子上位的情节,如果在当年封建社会,根本就没有任何疑问,也没有任何人敢有觊觎之心的。只有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庶子才会“立长不立幼”,或者才有“立贤不立长”的可能。《琅琊榜》里太子、誉王、靖王都不是嫡子,所以才有可能竞争皇位继承人,这在古代伦理道德上才是合情合理的。同样,朱常洵和朱常洛都不是嫡子,万历才有可能想让三子朱常洵继位,如果有个嫡子,那根本就不用多费心思了。即便都是庶子,众多大臣维护“立长不立幼”的原则也是相当坚决,和万历皇帝整整斗争了十五年,最终还是万历落败,册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但三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后,按照惯例,亲王16岁就应该离开京城到封地就藩了。但是,万历一拖再拖,直到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福王28岁才让他去了洛阳封地。而且还给了福王大量的钱财和土地。但好景不长,二十多年后明末大起义,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攻破洛阳,福王的巨额家产都成了李自成的军费。

可见,《鹤唳华亭》的编剧对中国传统伦理知识还是弱了一点,细节上也差了一点,还是拿元服冠礼来说。作为成年礼,及冠最主要有三件事:束发,戴帽,起表字。古人是不理发的,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后来清兵入关,要汉人剃发,激起了汉人的强烈反抗,这才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说。汉人的拼死反抗,最后也迫使清朝让步,“女留男不留”,女子保留汉人传统的发型和服饰。所以头发绝对是大事,成年礼上的束发是要请贵人或者德高望重之人来做的,而剧中竟然是女官张尚服来替太子束发,这就违反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礼数。平时宫女或仆人可以帮太子束发,但在及冠礼这一天,是绝对不可以的。

再有起表字,在大典上是皇帝给太子起了表字。这也不对。古人的名字实际上是名和字分开,而且得很清楚,名是一出生就有了,通常是家里长辈起的,三国到南北朝以单名居多,宋以后大都是双名了。古人认为直呼其名是极不礼貌的,除了自己的长辈或者上级可以称呼名字,一般相互交往时作为尊重就称呼“字”。而字,是用来“以表其德”,所以又叫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再起的名字,通常是和本名涵义相关的。如诸葛亮字孔明,张飞字翼德,赵云字子龙。亮和明,飞和翼,云和龙,都是有关联的。社会交往时。平辈或者小辈、部下,都是称呼字,以示尊重。自称当然是名,这是表示谦恭。

具体来说,刘备叫诸葛亮,可以直呼其名。关羽张飞,就只能称“孔明先生”或“孔明兄”了。当然,刘备也可以称“孔明先生”,那就表示特别尊重了。而关羽要是直接叫“诸葛亮”就是非常无礼了。至于诸葛亮自称一定是“亮如何如何”,绝不说“孔明如何如何”。

而这个表字通常是老师或者有声望的尊长来起的,所以为太子起表字的最佳人选一定是老师卢世瑜,而不会是皇帝来起。

由此可见,无论是大原则,还是小细节,《鹤唳华亭》还是有不少欠缺,比起《琅琊榜》确实还有不小距离。不过,画面唯美,对白精炼,演员演技不俗,亮点还是不少,希望后续能够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