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陆基五代机改舰载机:除了改装前轮,还要加强弹仓结构强度

这两种陆基五代机改舰载机:除了改装前轮,还要加强弹仓结构强度

最快速的选择:改装20还是31?

【每点新防务(946期)·11月18日】:随着新一次海上测试的顺利展开,海军距离拥有多艘大船的“小目标”又近了一步。而对于大船最重要的舰载机选型,似乎飞鲨登上新大船已经算是“稳了”——因为我们目前只有这一款舰载战斗机可用。虽然这样比较无奈,但现阶段来说,2艘大船搭配总体性能尚可的飞鲨,依旧是最佳选择——可也是仅仅解决了“有无”的问题。如果想要跟上世界一流舰载机的装备进度——比如F-35C,还需要尽快在下一艘8万吨级上用上新一代舰载机!

虽然几年前海军曾经表态过我们已经在研制下一代舰载机,可是并没有说明是“新研制”,还是对现有的陆基战斗机进行上舰改造。但如果从时间上看,正在建造的下一艘常规动力8万吨级大船,想要在几年后服役时用上新一代舰载机的话,那么最快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现有的陆基战斗机进行上舰改造。毕竟全新研制一款舰载机的话——还要可以达到F-35近似的五代机性能——所需耗费的时间与金钱可是海量,远没有改装陆基战斗机来的迅速和节约。

而现在陆基战斗机中可以与F-35相抗衡的机型,服役的也仅有J20一种。可如果将范围扩大到现役之外,沈飞自筹资金开发的歼-31或许也能入选。虽然歼-31自立项之初,就被赋予了“FC-31”的外销编号,而军方也在大量采购价格昂贵的歼-20之后,因为功能定位重叠的原因,没有考虑采购性价比不如J20的J31(民间称呼,但因为广为流传,下面依旧如此称呼)。失去了军方的大资金支持,这种因为性能与价格优势并不明显的“五代机”,在国际上也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伯乐”,导致多年来一直郁郁寡欢,连原型机也仅仅造了2架。但如果海军需要一种可以匹敌F-35C的下一代舰载机,那么我们也只能从这两种重型和中型机上选择改装了。

20与31要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20和31的机体设计水平不低,但改装舰载战斗机时却存在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机身下横置弹舱对纵向结构强度的影响。现代舰载机的强度比陆基型要高,尤其是牵引弹射、重触地的前/主起落架和安装拦阻钩的后机身,使机体在前、中、后三段都要承受瞬间可达多个G的载荷。

而20与31的机身下内置主弹仓结构虽然有中央纵墙结构支撑,但由于弹仓深度较大,而且上方还有双S型进气道的存在,都打破了舰载机为了保持结构强度而采用的整体封闭“盒型”结构。比如采用桶形结构的F-14和F/A-18,从头到尾结构是连贯的,可以由多个纵梁承受冲击载荷;而F-35C则因为将内置弹仓一分为二地分布在两侧进气道下,巧妙地使机身保持了头尾的结构连贯性。

所以,采用全通大深度内置主弹仓设计的20和31,在作为陆基战斗机使用时的这种加强隐身能力的优点,却成为了改装成舰载机时遇到的一个技术难点。此外,20和31的主起落架支柱虽然在弹仓后段,并且安装在承力框架上,可是因为在起飞阶段的巨大弹射牵引力和降落时的拦阻受力,都会集中在前部主弹仓附近的框架结构上,这势必导致机身结构寿命和材料疲劳度受到较大影响,据说印度控诉俄罗斯卖给他的米格-29K舰载机,就存着多次拦阻着陆后前起落架和机身框架受损的问题。

虽然20和31可以凭借对主弹仓内部纵向结构强度的加固,来抵消这种起飞和降落阶段对机体寿命的影响——甚至歼-20还能依靠宽大的机体来抵消一部分不利影响。可是加强弹仓结构的最大弊端就是:影响载弹量。我们知道现在20公开展示的内置主弹仓,只能挂载4枚霹雳-15中距空空导弹。未来或许经过改进挂架和缩小导弹体积,可以增加到6枚,但这种得来不易的战斗力提升,势必为了保障改装为舰载机后的结构强度而受到削弱,不排除再次回归“4弹”的老路。

而这种影响对于没有侧弹仓只能靠主弹仓顶一顶的31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影响——31总不能只挂3弹或一边1枚空空导弹,一边一枚制导炸弹吧。试想,这种“弱鸡”载弹量谁会买?难道让歼-31在翼下挂满弹药吗?

​其实并不是最好选择:小批量改装进行测试

综上所述,在下一艘8万吨级电磁弹射大船的舰载机选择上,可以看出20和31的“舰载版”还有很大的技术难题。毕竟单纯的加强结构应该不是问题的难点,而真正的难点是:不影响主弹仓载弹量和减少整机增重。毕竟20和31可是顶着“五代隐身战机”的招牌登上航母的,如果内置弹药过少而主要依靠机翼下外挂的话,就未免太丢人了!

所以我们应该在8万吨电磁弹射大船上,依旧主要采用15舰载机当主力,以少量的新型舰载机进行使用测试。即便20或31舰载版得以上舰,其身份也只是“试验机”,短期内是不可能大量建造以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反观美国海军,即便划时代的“福特”级航母配置了成熟度远比20和31“舰载版”要高得F-35C,也没有放弃F/A-18E/F等机型。虽然都明白单一机型有利于维护和作战调度,但现实中F-35C依旧没能成熟到令美国海军放心让其单挑大梁的地步。

所以我们也无法要求舰载版的20和31能有太突出的表现,毕竟改装陆基战斗机,肯定是过度之选,全新设计专为航母作战使用的舰载机,才是“王道”,虽然这个等待时间会长达10年左右,但为了我们海军航母编队日后能够遨游大洋、维护世界和平,这样长时间的等待,绝对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