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轰-6K飞行员:东海不大,太平洋也不远

“战神”轰-6K飞行员:东海不大,太平洋也不远

来源:央广军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杨宸琇 迟玉光 朱斌华 吴浩宇

轰炸机部队为什么要飞那么远?

——为了留下中国空军的“脚印”,为了守护那一片安宁。

央广网11月19日消息(记者杨宸琇 迟玉光 朱斌华 吴浩宇)掩映在南方小城的山野之间,战斗机的轰鸣声夜以继日。从这里起航,空军航空兵某团“模范轰炸机大队”首飞宫古、前出西太、绕岛巡航,不断刷新着它的战斗航迹。

东海不大,太平洋不远

站在办公室的窗前,团长陈亮侧耳倾听。虽然看不见天空中战机翱翔,但呼啸而过的轰鸣声让他觉得很安心。

陈亮是重庆人,小时候听家乡老人讲的最多的,是重庆大轰炸带来的恐惧。后来,他成为了一名飞行员,一飞就是20多年。

第一次体验飞行,飞翔在蓝天之上,陈亮看着云朵离自己越来越近,觉得兴奋、刺激又紧张。两年后,他下到基层部队,远远地便看见机场停放着巨大的轰6甲型机。他心里嘀咕:这么大个的飞机,我要怎么飞?

年少的飞行时光是艰苦的。南方的夏日,机场的地表温度高达50℃,但飞机座舱里更为闷热。每一次飞行,陈亮身上厚重的飞行服都会被汗水湿透好几遍,掌心也在反复的操作中磨出了血泡。

当血泡变成了老茧,陈亮也从一名飞行员成长为一名机长,再到一名团长。数千个小时,数种机型更迭,他见证着轰炸机部队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他说:“每一型装备的更新,都带来部队跨越式的发展。”

2013年,这个团换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轰炸机“轰-6K”,接装仅仅数天就实现了首飞。首飞的那一天,刚好是八一建军节。陈亮觉得,这是对祖国和人民最好的献礼。

但是从“驾驶”到“驾驭”,一字之差,任重道远。为全面形成作战能力,大队先期改装的飞行员一边紧锣密鼓地进行武器装备全功能训练,一边帮带后续进入的飞行员加速改装进程。

“在开始学改装的时候,理论数据厚厚的几大本,我们学精髓、抓重点,把厚的变薄,尽快地飞起来。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把薄的变厚。最后我们很快改装完成,形成了战斗力。”陈亮说,就是这种“滚雪球”式的方法,使得驾驶轰-6K飞上蓝天的机组呈几何数增长。

在较短时间内,大队就完成了整建制改装。新装备带来新使命,这几年,飞以前没有飞过的航线,去以前没有去过的地方,成为了大队飞行机组最常态化的训练。

“我们飞出去之后才发现,原来东海不大,太平洋也不远。”陈亮笑着说道。

首出宫古,遇空中特情

2015年5月21日,对于中国空军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

这一天,中国空军发言人发布消息说:中国空军航空兵首次飞跃宫古海峡,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训练,提升了空军航空兵部队远海机动作战能力。

时至今日,飞行员袁俊依然清晰地记得,和机长田宇驾驶轰-6K战机第一次远航时的惊喜交织。

那天刚放亮,地勤人员就早早忙碌在停机坪前,把机身清洗得干干净净,机舱玻璃擦拭得一尘不染。

袁俊也比往常来得早。他抬头,看见厚厚的云层像被子一样铺在天空中,阳光穿透云缝洒落在大地上。

“本场能见度很高,应该是一个还不错的飞行日。”

推油门,拉杆……干净利落地完成一整套起飞动作,轰-6K战机呼啸升空。但升至高空不久,前方黑压压的乌云便让袁俊心头一紧。

飞机很快闯入云层,几乎是一瞬间,袁俊的眼前变得昏暗,云层中水汽形成的小雨滴,不断地敲击在飞机风挡玻璃上,阵阵强烈的气流让飞机颠簸起来。

飞机上出现告警信息,机长田宁通知袁俊保持好飞行状态。袁俊马上打开了空速管加温电门。几秒后,一切恢复正常。

飞离云层的那一瞬间,前方强烈的光线扑面而来。温暖的阳光直射进座舱里,一望无际的大海出现在眼前,与远处碧蓝色的天空交汇在一起。

“真的是海天一色啊!”袁俊望向窗外,海水是湛蓝的,天空中还挂着几朵白云。他觉得一切都那么美好,让人心旷神怡。

后来,袁俊在日记中写下了一段话:从空中看,大陆海岸线的形状像一张弓,飞向大洋深处的轰-6K飞机是一支离弦的箭。坐在“箭”头上,我特别自豪。

湛蓝色的太平洋上空,从此留下了中国空军战机的身影,他们驶向了从未飞过的地方。也是从这里起步,空军轰炸机部队亮剑深蓝,不断刷新着它的战斗航迹。

宝岛台湾像一片叶子

在大队荣誉室的橱窗里,保存着一张轰-6K战机和宝岛台湾首次同框的珍贵合影。

这是大队长杨勇在遂行绕岛巡航任务时拍下的照片。照片上的轰-6K战机翱翔在碧海蓝天之间,它的身后,台湾山脉高耸入云、清晰可见。

杨勇说,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感觉“就像伸出的两只手圈住了它一样,特别有一种宝岛台湾被环抱在怀的感觉。”

那是杨勇第一次那么近地接触宝岛台湾。他从空中向下看,小小的岛屿就在一拳之侧,像一片叶子一样漂浮在大海里。他甚至可以看见绵延起伏的山脉上,覆盖满了绿色的植被。

“这是我在飞行生涯中,见过的最美好的风景。”那一刻,杨勇的心中奔腾起一片豪情:中国虽大,但一点都不能少。老祖宗留下的国土,我们一寸也不会丢。

那次任务结束后,这张照片一直悬挂在荣誉室墙上的醒目位置。每一次去执行任务前,杨勇都会来看看这张照片。凝视着那片美好的风景时,他觉得自己会打心底油然而出一种非常坚定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

“看着宝岛台湾依偎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总有一种强烈使命感,那就是我作为一名军人,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守护好这一片大好河山。”

坚守航迹,寸步不让

年轻的飞行员,也开始在越来越多的重大任务中崭露头角。

如今,一名院校毕业的飞行学员,在该大队成长为一名战斗员,仅仅需要四个月的时间。

飞行员陈劼说,自己是受到外公的影响和熏陶加入空军行列的。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外公,用身上纵横交错的伤疤告诉他,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制空权。

于是,陈劼穿上军装,投身军营。作为在飞行院校里就飞上了轰6型轰炸机的学员,他幸运地赶上了轰炸机部队发展的快车道。

2017年11月,陈劼奉命执行出宫古海峡远海远洋训练任务。那是他的第一次高飞远航。

翼下的海水由碧到蓝,一直蔓延到天际。他被眼前的壮观景色震撼到了,但是脑子里依然紧绷着一根弦。

突然,无线电中传来密语!2架外机跟了过来,迅速逼近!

陈劼感觉自己心跳加速,全身都绷紧了。他甚至能清晰地看到对方机身上刺眼的国别标志,还有飞行员脸上细微的表情。

“压杆、机身一斜,他们居然挑衅地亮出挂满导弹的机腹!”陈劼的耳机里传来急促的告警声,一连串红色字符在显示屏上不断闪动。

“注意航线高度,保持好状态。”机长像往常一样平和的声音传了过来。陈劼侧目,主驾驶位上,机长神情安然,稳稳端坐。

祖国虽远在千里之外,但陈劼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强大的力量。“坚守航迹,寸步不让!只要有来犯之敌,我们就敢空中拼刺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长达几十分钟的紧张对峙后,外国军机无奈徒劳离去。

“返航!”陈劼加大油门,机头高高昂起,朝着祖国的方向飞去。

一缕阳光穿云而出,为战机铺上了一层金色的霞光,也照亮了它前行的航迹。

(央广军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