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绝技:下水管造火箭弹 强硬回击以色列:封锁不住我们

哈马斯绝技:下水管造火箭弹 强硬回击以色列:封锁不住我们

据以色列《国土报》11月18日报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哈马斯)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威胁要“粉碎特拉维夫”。最近他还透露了著名的“卡桑”火箭的秘密:2005年,在以军的严密封锁下,制造“卡桑”火箭成了难题,哈马斯就地取材,在撤离后的犹太人定居点挖出废弃灌溉下水管道,足够后来10年制造火箭之用。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第二天就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近百万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巴勒斯坦将5月15日定为“灾难日”,每年都要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等活动。

2019年5月3日,两名以军士兵在抗议活动中被开枪打伤,以军随后轰炸加沙地带致两名哈马斯人员死亡。哈马斯和杰哈德随即向以境内发射数百枚火箭弹,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

巴勒斯坦一直谋求独立建国,其政坛活跃着的主要有五大派别:法塔赫(巴勒斯坦解放运动)、哈马斯(伊斯兰抵抗运动)、杰哈德(伊斯兰圣战组织)、人阵(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和民阵(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

而每个派别均又有自己的军事组织。其中自2007年以来实际控制着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拥有正式成员2万多人及下属军事组织“卡桑旅”,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卡桑”火箭。

“卡桑”制造工艺粗糙

这种情况下,以色列始终采取严密封锁政策,对巴勒斯坦武装反抗保持高度戒备。相对的,巴勒斯坦人想造火箭也就更加不容易!

人,都是逼出来的。“卡桑”火箭应运而生,它制造简单,由弹头(战斗部)和弹体(燃烧室)两部分组成,分别用钢管加工成型,以螺纹联接;推进剂采用化肥和白糖调配而成;4片后掠式尾翼对称焊接在壳体尾部。发射架就3个零件——底板、滑轨和支撑杆。

经过多年潜心钻研,“卡桑”火箭已经发展成系列产品:早期的“卡桑”1型,全长在0.8米以下,全弹质量约5.5公斤,战斗部装药约0.5公斤,射程只有3000-4000米;而到了最先进的“卡桑”4型,全长2米左右,直径为170毫米,全弹质量90公斤,战斗部装药约10公斤,最大射程超过了10000米。

简易发射架

至于发射时的高低和方向,全靠经验,火箭飞到哪算哪,炸到什么全凭运气。这种粗制滥造的武器毫无射击稳定性和精度可言,甚至连安全都没有保证。优点是价格便宜量又足,单价不过几百美元,轻巧便携,两个人就能扛着走,打完就跑。

以色列警方收集的“卡桑”火箭残骸

哈马斯面对的是以色列强大的军事优势,不得不采用游击战术。“卡桑”火箭所用均为容易获取的材料,制造简单,成本很低,能够大批量生产,看上去简陋粗糙,也没什么杀伤力,但足以给犹太人造成强大的心理威慑。

2006年的第二次黎巴嫩战争期间,哈马斯等武装组织向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发射了4000枚火箭弹,仅仅造成了44人伤亡。却迫使25万人进行疏散,100万人不得不听到警报声就往防空洞跑。

​说到这里,还有个插曲:2007年,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曾援引国防部官员说法,认为哈马斯在对以色列贝尔谢巴发射的火箭弹源自中国。因为被缴获的土制火箭弹上有着清晰的中文标识:山东莱阳钢管厂。

对于造成的国际影响,莱阳钢管厂赶紧回应:

“这批钢管是出口到中东某国的煤气公司,作为铺设煤气管道之用……至于如何流落到其他人员的手中改制成为武器,我厂并不知情。唯一可以说明的,本厂产品质量名列前茅且价格适中,这就是客户舍近求远的原因。”

巴以矛盾包含宗教、民族、领土和大国利益冲突,来源极其复杂,目前看不到和解的希望。“卡桑”和“铁穹”的交锋,还会在加沙的天幕下持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