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台湾那么难吗?清朝施琅8天收复台湾,歼灭1.2万人俘虏五千人

收复台湾那么难吗?清朝施琅8天收复台湾,歼灭1.2万人俘虏五千人

一个王朝的覆灭与另一个王朝的兴起之间,往往间隔的仅仅只是一个朝代的更迭,可是其中需要付出的却异常的多,比如说想要在上一个朝代建立的基础之上,重新开辟一个新的疆域,那么就必须要利用自己的军队,进行领土上的扩张。除此之外,朝代更迭之下,更多的问题也会因此而暴露。中国古代曾经用武力收复过一块失地,而这一场战役,居然取得的是完全压倒性的胜利,这种谋划数10年,耗时却仅仅只有8天的战役到底是收复的什么地方呢?

这场战役发生于满清入关以后,作为最为早期的明朝的领土,等到满清入关以后,也就全部占领了作为满族人,他们非常善于陆地战争,所以在自己打入到中原以后,成功地占领了中原大部分地区,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向南继续扩张,而中国的大部分版图都被收纳其中,唯独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台湾地区成了所谓的法外之地。这个地区是由郑成功所占领的唯一拥有反清势力的集中区。

由于郑成功恪守台湾地区,使得清军对此一直以来都没有收复成功,而通过多次招降,郑成功一一拒绝,使得两个朝代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为了能够限制明朝遗留下的旧部的发展问题,他们选择实行非常严格的海禁政策,清朝想要让郑成功在台湾地区,处于相对较为封闭的状态,让他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大清王朝投降。可是郑成功却反而在这样的政策之下,发展的越来越好,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向满清王朝俯首称臣。

两个朝代之间的矛盾最受苦的是沿海的人民,他们在这样的政策之下,相当于是在夹缝中求生,所以为了能够持续性的发展,满清王朝一直以来没有放弃对于台湾地区的收复。直到后来有一个人对于满清王朝的促进作用,才使得他们成功地收复了这个地区,而这个在收复台湾当中付出巨多努力,并且有着决定性作用的人,他就是曾经的南明王朝的旧部也是郑氏集团的水师将领。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施琅。

由于施琅是明朝遗部,所以在清当中并不十分受到重视,但后来为了收复台湾地区,他被重新启用,而在战场上的谋略,也让康熙逐渐看到这个人的才华。作为一个贤明的君主,怎么可能放弃使用他的机会,所以让他带兵去收复台湾,然而三次进攻都因为遇到台风而终止,所以康熙也就让他在京城待命。这边对台湾虎视眈眈,而郑氏家族内部又因为郑成功的去世出现了许多的分化,在继承人问题上经常会出现大乱。等到政局动荡之时,康熙让施琅带一大波人前去打探是否有机会,而施琅也并没有辜负他的重望。

当时施琅的麾下带有238艘战船,将近2.4万的士兵,这样巨大的人数与台湾地区所拥有的1.2万人形成了非常很大的差距。由于战前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而施琅又十分的具有头脑,所以两方在对战之间,两个人虽然势均力敌,但作为人数上的巨大差距,也让施琅获得了绝对性的胜利,甚至于在战场上占据了绝对性的主导权。等到发起总攻以后,他成功地攻占了澎湖主岛,后来也就通过一整天的激烈战斗大败郑军水师,同时也让郑军投了降。

要说在这里面最让人惊讶的就是清军只死亡了329个人,其中受伤的人加起来才只有1800人左右,而带过去的战船没有一艘损失,这样光辉的业绩,拿到康熙面前也是必定要被褒奖一番,而他摧毁掉的敌人却远达12000人,并且还俘虏了将近5000人左右。这样巨大的成就与台湾地区人心涣散有着非常大的关系,除此以外,与这个施琅精心准备了这么长时间的军队以及自我的才干,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场战争虽然准备时间较长,但却能够通过8天交战就结束,由此可见,必要的准备对于战争当中是十分重要的。

虽然朝代更迭是我们无法阻止的,但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之中,我们却能够明显的发现一个朝代的灭亡与另一个王朝的兴起之间,有着最为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在于其人心够不够统一。而明王朝最后无法抵挡清朝的这种打击,与他们自己内部争斗也有着极大性关系,如果郑氏能够保存自我实力,相信等到清朝灭亡以后,也依旧能够存活下来,只是那时候可能就不是一个旧王朝的存在,而是一个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