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救人家喻户晓,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谁?老师为何不说?

司马光砸缸救人家喻户晓,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谁?老师为何不说?

小时候的课本中,经常会用各种各样的故事来达到教育的意义,从小听到大的故事,比如说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故事,可以说是记忆深刻。大家从小从课本上就学习到了这个故事,并且被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智慧聪颖而折服,这个故事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

只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那个被司马光救下的小孩,究竟是谁呢?小时候老师没有详细说明,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司马光的身上,也就没有人深究这件事了。只是为何课本中没有写出这位小孩的名字,而老师也没有说明呢?

回顾司马光的故事,不得不感叹司马光的智慧。司马光和一众邻居家的小孩在院子里玩耍,然而有一个小孩却在爬上假山玩耍时,不慎掉进了院子里的一口大缸内。当时的司马光只有7岁,其他的小孩也都是7岁左右的年纪。

这种情况下,去找大人来的话,估计这个掉进缸内的小孩就性命不保了。周围的小孩要么急得不行,要么早就吓哭了,唯有司马光沉着冷静,拿来一块大石头,将这口大缸砸破了,因此缸内的水放了出来,这个小孩也就得救了。

司马光做的这件事看似十分简单,然而他当时只有7岁,就能做出如此快的反应,在一众小孩中脱颖而出,可以说是十分厉害了。司马光不仅遇事沉着,而且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在当时也算是个神童了。

当时一起玩的小孩中,司马光并不是年龄最大的,却承担了这个救人的角色,可想而知司马光的个人才能与智慧。很多人7岁的时候还只是个不懂事的顽童,司马光就已经是个饱读四书五经的神童,并且还见义勇为,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了。

司马光因为砸缸救人的故事,而声名大噪,可以说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并且在司马光之后的仕途路上,这也是一段十分添光加彩的经历,让司马光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

只是,当年被司马光救下来的小孩,究竟是谁呢?很少有人会去关注这个人究竟是谁,因为从小课本中就没有提到这个人的名字,被司马光的光芒所掩盖,也就自然而然没有去深究这个人的姓名了。

根据野史记载,这个人的名字名为上官尚光,曾经他们家与司马光家是邻居,后面由于别的事情搬走了。这个上官尚光之前其实不是这个名字,他曾经叫上官尚,司马光成为了他的救命恩人,于是他便改为这个名字了,表达对于司马光的感激与尊敬。

当时司马光的父亲官职还是比较高的,因此可以知道上官尚光家里也是属于达官显贵一族的。当时上官尚光的父亲还专门盖了一座亭子,是为了感激司马光救人,也是为了纪念这件事。

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司马光救的这位上官尚光,也并不是不懂报恩的人,甚至还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他们家的感激之情。然而,为何在史书中却很少挺人提起这个名字呢?

司马光在我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主持编纂《资治通鉴》,并且之后《宋史》的编纂,也在很多地方都受到了司马光的影响。史书是由人来编写的,况且司马光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个人的人物光环是尤为重要的。

因此,司马光作为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自然是很在意个人的形象,况且司马光与这些史书编写者也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关系。因此,司马光的这段经历,可以说是被人神化了。

为了突出司马光的个人光芒,后人对于他所救之人的姓名,也就没有太过在意了。在正式的史书中没有较为明确的记载,因此老师们在教学的时候,也不能断定这个人的名字就是上官尚光,便只能采取这种模糊的说法了。

当然,民间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司马光砸缸这件事压根就不存在。当时司马光一派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为了营造声势,获取更多人的支持,便编造了这个故事。因此,被救之人的姓名,也就没有提起了。

如今,看待这些历史故事,更需要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来进行看待。这件事的真实性无从考证,史书都是由人来编写的。然而,重要的不是纠结这件事的真实性,而是这件事背后的教育意义。

就像曾经的孔融让梨一样,这些事件以故事的形式出现在课本上,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意义。正如孔融让梨教会孩子们要懂得谦让、为他人着想,司马光砸缸也教会了孩子们遇事沉着冷静,思考办法进行解决。

同时,通过这件事,也让更多人认识了司马光,认识到了他的其他事迹。他不支持变法,在政见上与王安石可以说是针锋相对。然而,他主持编纂史书,可以说是为历史记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这也是司马光被后人铭记的重要原因。

古人的人生理想多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仕途,司马光在仕途不顺之时,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拿起了笔,开始了另一种人生。这样的故事是十分励志的,也是值得无数人向他学习的。因此,以史为鉴,向历史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说是贯穿了很多人的童年,曾经儿时的记忆,便是听老师讲述司马光的故事,并且为之赞叹。只是很少有人对这件事打破砂锅问到底,很少有人关心他救下的那位孩子,究竟叫什么名字。司马光的离世,距今也有一千多年了,他的智慧永远不朽。

正所谓以史为鉴,读史令人聪慧,历史告诉人们的,便是古代人的智慧。虽然时代不同,却也可以从古人的智慧中学到很多人生的道理。正是因为这些耳濡目染的故事,教会了很多人人生的智慧,因此更应该重视对于历史的学习,并且不断进行思考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