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双11舆情报告指直播带货野蛮生长!快递售后等负面信息多

中消协双11舆情报告指直播带货野蛮生长!快递售后等负面信息多

11月2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协会收集的65万条消费维权负面信息中,涉及快递、售后服务、预售规则和促销宣传方面的信息量均超过10万条,产品质量、价格和信息骚扰等方面问题亦屡被提及。

报告称,今年11月1日到11日,全国网络零售额超过87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6.7%。跳跃式增长的销售数字背后,不乏消费者的“吐槽”。

快递配送问题多 售后服务多短板

报告称,11月1日至11月15日的监测期内,协会收集的快递负面信息高达约19.7万条,在11月12日达到高峰,起因是“快递车起火事件”。此外,当天不取件就退件、半夜送件、快递涨价等问题的负面舆情信息也出现较多。

有关售后服务的问题则较为分散,主要是客服不理人、“双11”当日无法退款、假客服、不发货、发错货、不能修改地址等问题。出现频率为第三位的预售规则问题主要涉及优惠规则复杂难懂、0点抢购、1点才能付尾款、定金不退等。

此外,监测期内,质量差、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问题被多次提及。临近“双11”当天,骚扰信息明显增多,商家广告短信连环轰炸、霸屏弹窗广告等信息骚扰问题,令众多消费者苦不堪言。“双11”当天,随着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增加,先涨价再降价、熬夜购买不如白天便宜、虚标价格等价格问题凸显出来。

直播带货高红利、低门槛 算法精准“骚扰”无孔不入

据阿里公布的数据,“双十一”开场8小时55分,淘宝直播引导成交已破100亿,超过50%的商家都通过直播获得新增长。中消协报告则显示,监测期内共收集促销宣传负面信息约13.8万条,在11月11日达到高峰,主要涉及直播带货欺骗消费者、商家宣传与实际不符、欺诈、有价无货等问题。

报告指出,直播带货销售方式“野蛮生长”与平台责任意识相对薄弱之间存在矛盾。不少网红直播带货不同程度存在夸大宣传,甚至销售“三无”产品、变质产品等问题。另一方面,声称单纯提供“社交表演”平台,实际赚取了丰厚收益的电商,对维护网络促销秩序缺乏应有的担当,对售卖商品缺乏严格准入审核、统一管理。高红利、低门槛,导致售卖商品质量参差不齐。

此外,促销规则的复杂化,降低了商业透明度乃至商业诚信度,挑战消费者信心,导致“双11”套路与陷阱的“槽点”热度居高不下。而在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支撑下,机构与商家滥用个人信息授权和隐私数据的问题也越发普遍。

中消协建议,应加强电商平台“第一责任人”意识,严格监督惩处措施;加强网络直播带货审查监管,完善“网红带货”诚信评价机制;明确个人消费数据信息合法使用的边界;加强消费教育与引导;呼吁电商平台摒弃唯流量是举的思维模式,通过转型增效改善消费者购物体验。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林子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