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述评:安倍经济学成效并不明显

日报述评:安倍经济学成效并不明显

日本《东京新闻》11月19日发表题为《安倍首相在任时间刷新历史 安倍经济学少见成效》的文章称,在任时间成为历史最长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推行了“安倍经济学”,还在第二届安倍政府执政的7年里实施了“三支箭”等各种招牌政策。但是,这些政策中特别突出的只有日本银行以接受国家贷款的形式向社会上注入资金的“宽松货币”政策。企业和富裕阶层享受到了好处,但老百姓的工资不见上涨。而且,将来民众还需要向国家还债,可以说负面遗产在累积。文章内容摘编如下:

日本首相安倍2012年12月26日在组阁时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将集中内阁的全部力量,大力推行经济政策”,提出了经济政策的招牌——“三支箭”。第一支箭指大规模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第二支箭指灵活的财政政策,第三支箭指吸引民间投资的增长战略。

宽松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日本银行从普通银行购入国家为填补财政亏空而发行的“国债”,进而增加银行的现有资金。这一政策意在实现一系列连带效果,如增加对企业的贷款、扩大设备投资、提高工人薪资等。

为了顺利发行国债,日本银行一直态度谨慎,但与政府想法相近的黑田东彦在2013年3月就任日本银行总裁后,便开始大规模购买国债。这造成日元贬值,进驻海外的大企业利润增长,股价也随之上涨,富裕阶层金融资产得以扩大。

于是政府要求企业上调工人工资。2014年11月,时任经济再生担当相的甘利明发文说,有必要提高让上层财富渗透至下层的“滴漏效应”速度。

对于这一点,法国经济学院研究收入和经济差距问题的教授托马斯·皮凯蒂在2015年1月接受本报采访时警告说,“滴漏效应理论尚无实现的先例,却会扩大经济差距,阻碍经济增长”。

就相关问题在国会受到批评时,安倍却强调说,“安倍经济学不是实施滴漏效应”。

易导致留下负面遗产

安倍2013年10月曾自信地表示,“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效果已经普及到日本各地的方方面面”。但企业并不具有经济将会增长的预期,其控制人员经费的根本性问题依然存在。

根据财务省的统计,将企业剩余利润累积起来的“留存收益”,每年都以几十万亿日元的速度创下新高,到2018年度末,已高达463万亿日元。

第一生命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熊野英生指出,“因为是长期政府,就应该专注于放宽限制等支持经济增长的政策上,营造出易于上调工资的环境”。他还认为,“现在这种做法,会给后任政府和民众留下国债等负面遗产”。

缺乏强有力的接班人

另据日本《东京新闻》11月19日发表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御厨贵的专访称,安倍长期政府得以维持是因为没有强有力的替换者。专访内容摘编如下:

《东京新闻》:安倍政府得以长期执政的原因是什么?

御厨贵答:秘诀就在于没有替换的人。自民党因派系机能下降,缺乏强有力的总裁接班人,在野党也不团结,流年不利。

政府长期存在弊端,对民众的反应也非常迟钝。官房长官菅义伟也丧失了紧张感,即使与自己关系密切的阁僚辞职,他似乎也觉得无关痛痒。丑闻被曝光后,就解散其实不必非要解散的众议院,然后再在选举中获胜,就以为可以解决问题而无需负责任。

问:政府的实际成绩呢?

答:安倍政府是依靠经济政策夺回政权的,但安倍经济学有没有取得成功却不清楚。政府似乎是在干些什么事情。不过,也没有太大的失分。日美同盟没有恶化就是成果吧。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世界上麻烦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安倍政府把国内的动荡遏制到了最低限度。

问:安倍政府表现出了修宪意愿。

答:如果声称不设置大目标,政权就难以很好运作,因此要主张修改宪法。但是,公明党对此相当抵制,所以修宪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