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打人怎么办?把握“打人敏感期”,让“坏孩子”变好孩子

孩子喜欢打人怎么办?把握“打人敏感期”,让“坏孩子”变好孩子

文 | 凝妈

我们小区的老人反映,有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总喜欢打人,背地里都称他是“坏孩子”,告诫带孩子的家长,如果看到他就离他远一点,不要伤到自己家的孩子。

这个孩子小名叫小宝,二宝在外面玩的时候也差点被他打到。小宝的妈妈也知道孩子有这个行为,每次看到小宝跟人走近一些,就赶紧上去把孩子拉回去,生怕孩子伤到别人。

但有时候孩子的动作很快,来不及拉他走,他就上去抓对方孩子一把,孩子大哭起来,小宝妈妈连忙给人道歉,不过也很无奈“我家孩子怎么这样呢,怎么说他都不听,我们都怕了他了,在家也是动不动打妈妈、打奶奶。”

其实,仔细看这个孩子,也不像很调皮的样子,见了人嘴也很甜,“奶奶、阿姨”常挂嘴上,很有礼貌。但是一旦遇到小孩子,他要是喜欢人家手里的玩具,就会去抢,人家不给,他就打人。

总结来看,主要是因为抢东西而打人,但是喜欢打人确实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才赚了个“坏孩子”的绰号。那喜欢打人的就是坏孩子吗?也未必。

孩子喜欢打人就是坏孩子吗?错!是“打人敏感期”到了

2-3岁时,儿童自我意识敏感期到来,这时儿童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烈,意识到自己同世界万物是分离的,开始进入自我分离和认识自我的过程。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喜欢打人,也可以说孩子进入了“打人敏感期”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以自我为中心,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情感、心理和意志的需要行使自己的计划、支配自己的行为。

在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孩子会“打人”,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在表达情绪时不能准确用语言表达,而大动作能力发展快速,会选择用肢体攻击“他人”,这是孩子在进行自我保护。

像小宝,因为想要别人的玩具,人家不给,就打人,就是因为他把人家手里的玩具也看作是他的,他没有得到满足,就采用了极端的行为发现情绪。

孩子在家还会打经常照顾他的人,比如妈妈、奶奶,打他们的脸、拽他们的头发,表现得很暴力,家长也会认为“这孩子怎么这么坏!”2岁的二宝在家也有打人的行为,所以非常理解孩子的这种状态。

《捕捉儿童敏感期》提到: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打人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是为了吸引人的注意,所以,父母千万不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总的来说,孩子在打人敏感期出现的打人行为,并非是有暴力倾向,而是因为在遇到挫折时,内心不满、恐惧和不安,表达不满意、寻求关注而采用的一种方式。不能给他戴上“坏孩子”“喜欢打人的孩子”这样的帽子,如果在这个阶段恰当,孩子内心平衡、需求满足、了解打人是一个不当的行为而且是一个不能解决问题的行为以后,孩子就不会再随便打人了。

家长处理不当,孩子也会变坏,3种家庭会出打人娃,家长要了了解真相家长纵容孩子

面对孩子打人时,有的家长会采用纵容的态度,尤其是孩子在打家长的时候,家长出于疼爱孩子,不会制止。家长反而会嘻嘻哈哈,或者故意尖叫,这反而引起孩子打人的兴趣,孩子会感觉打人原来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孩子会变得更加有恃无恐。

也有的家长会纵容孩子打别人,当孩子打人时,他们非但不制止,而且给孩子找台阶下。看到一篇文章中,有孩子总打小朋友,家长无所谓地说“这个年龄的孩子打人没有恶意,我家孩子不会故意打人,打人也很好,长大不吃亏。”有了家长的纵容,孩子更是像拿到尚方宝剑一样,解决问题全靠“打”,自己就很容易被孤立。

家长怂恿孩子

有些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吃亏,不但不觉得打人是坏事,还会怂恿孩子打人,孩子会慢慢发展成屡禁不止的暴力行为。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个案例,一个叫林林的孩子为了占好的洗手位,把正在洗手的小凡拉出来推倒,值日生小亮扶起小凡并指责林林,让林林道歉并排队。林林不听安排还想打小亮,小亮不小心抓伤了林林的脸。老师告诉林林妈妈,让妈妈配合教育一下,妈妈没表态。

妈妈接下来的做法让老师大跌眼镜,在路上高声跟林林说“他抓你的脸,你怎么不用力打他,真没用,打伤了他,妈会花钱给他看病去!”不是自身孩子的问题,而是怂恿孩子采用暴力手段回击,孩子能学好才怪呢!

家长粗暴制止

有火爆脾气的家长,凡事都是靠武力或靠斥责解决。这种解决方式暂时制止了孩子的行为,但是可能会导致孩子打人敏感期延后,以后也会采用暴力方法解决问题;也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懦弱、不自信、胆小怕事,同样不利于自身发展。

儿子上小学的时候,班上一个小男孩总是打人,被打孩子的家长在群里质问“你家孩子总是欺负我们,你赶紧管一管!”打人的家长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孩子就是不听话,今天再揍他一顿!”这孩子只要一惹事,回家就是一顿揍,家长从来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这样做是不对的,导致孩子也学会了家长的处事方式,遇到不顺就打人。这样的孩子让家长、老师都很头疼,危害不小。

面对喜欢打人的孩子,家长这样处理更好

孩子在打人敏感期的行为不算恶意打人,但是如果像上述三类家长一样,纵容、怂恿、以暴制暴的方式处理孩子打人的问题,孩子无疑会变坏。那面对喜欢打人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处理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些方法。

孩子为了满足自己而打人

现场立即制止

两三岁的孩子,都是由家长照顾的,所以在孩子打人的时候,肯定有家长在场。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打人了,要立即制止,把孩子抱住,控制孩子的手或者脚,把孩子拉开,坚决不允许孩子打人。告诉孩子“打人不对!”这时表情一定是严肃的,语调语速都保持中等,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威严。

和孩子沟通情绪

制止孩子的行为以后,把孩子带到安静的地方,和孩子沟通情绪。让孩子站着,家长蹲下身来,问孩子“刚才你不高兴了,是不是,你想要那个玩具,小朋友不给你!”孩子就知道自己的情绪被家长理解了,说到自己的心坎里去了,情绪就会平静下来。

教会孩子正确的表达方法

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是:用语言而不是用行动,如果孩子想要玩别人的玩具,可以跟对方商量“我玩一会儿好吗?”或者用自己手里的玩具和别人换,而不是去打人。

还可以向大人求助,去问对方小朋友的家长“我可以玩一下这个玩具吗?”或者请求自己的妈妈帮忙去争取这个玩具。孩子在一次次的受挫中,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以后就不会再用打人的方式解决问题。

平时还要多引导孩子,在带孩子外出时,提醒孩子如何同别人沟通,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孩子有了心理准备,遇到事情时也不会做出极端的举动。

➤孩子为了寻求关注而打人

立即制止

有时候孩子为了表达爱、表达友好或者引起别人的关注而打人,这种情况会被人误会,也要及时纠正。如果孩子在家里打奶奶、打妈妈,不要只知道躲闪或者尖叫,而是要控制孩子的手脚,制止他打人的行为,让他没明白打自己人也不对。孩子就会慢慢了解这种方式是不好的行为。

关注孩子

有的家长特别忙,常常会在孩子打人的时候才会关注孩子,孩子慢慢会养成一种习惯,打人会引起关注,会把打人当成吸引家长注意力的方法。所以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关注,不管孩子有好的表现还是不好的表现,都要多关注孩子,多和孩子聊天、陪孩子玩耍,这样孩子就不需要刻意寻求关注了。

教孩子表达自己

有时候孩子表达自己时还是不得要领,去打人也可能是表示友好或者表达爱,这时要理解孩子,问孩子“你是不是想跟妈妈玩啊?”“你是不是很喜欢那个小朋友啊?”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可能会点头说“是”。

这时,我们就要告诉他“如果你想和妈妈一起玩,可以拉着妈妈的手去想去的地方。”“如果你喜欢小朋友,你就伸出你的手,请他和你握个手!”孩子就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了。现在二宝想和妈妈一起玩的时候,就是拉着妈妈的手说“拉着妈妈到那个房间去玩!”感觉懂事不少。

@凝妈悟语:孩子打人也是成长中的必经之路,是自我意识萌发的表现,说明孩子在长大,我们应该看到孩子的成长,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成为一个懂爱、会生存的人。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