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彭博李冰:海外投资者认可投资中国债市

专访彭博李冰:海外投资者认可投资中国债市

中国债市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随着中国债市的不断开放,正在迅速成为一个受到外资关注的相对高收益市场。就今年前9个月来看,外资持有的中国在岸债券已高达2.2万亿元人民币,外资在中国国债的投资占比也已接近10%。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债券指数(BBGA)启动纳入人民币债券则是重要的推动因素。

“不论什么国际指数的纳入都是大事,说明海外投资者认可中国市场是一个可投资市场(investable),从0到1的转变,背后需要大量的沟通,需要转变的是投资人的观点。过去几年来彭博也与中国监管层和全球投资人进行了广泛的沟通。” 彭博大中华区总裁李冰在2019创新经济论坛期间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

在李冰看来,就纳入人民币债券而言,有些问题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明确税制、提高整体流动性以及交易分仓(account allocation)。目前在这些问题基本解决并启动纳入程序后,未来需要应对的则是一些“锦上添花”的问题,例如完善利率和外汇对冲工具、改善大宗交易的流动性等等。虽然今年9月FTSE WGBI(富时世界国债指数)因流动性问题暂不纳入人民币债券,但在李冰看来,目前随着中资银行的做市能力和积极性不断提高,这也使得中国债市流动性持续改善,而中资银行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未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并在国际舞台与外资行同场竞技。

值得注意的是,11月21日,彭博宣布与交通银行(下称“交行”)建立全球性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在指数编制、金融数据服务、做市业务以及监管合规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全力支持交行的国际化战略。

助力推动中国债市开放

2019年4月1日,彭博正式宣布,人民币计价的356只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正式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总市值占比达到6.06%,并将以每月递增5%的比例在20个月内分步完成。这是中国债券首次纳入国际主流债券指数,也是中国债券市场有序开放的一座里程碑。当人民币债券已经成为海外投资机构所追踪的基准指数的一部分时,外资就不得不加速研究该市场。

看似简单的一句声明,但背后包含了多方几年的努力。“纳入是由彭博主动发起,几年前彭博和指数顾问委员会开始决定开启纳入过程,这几年间我们和全球不同的投资人进行了多轮沟通工作,并和中国监管层沟通,紧接着要把这个沟通的进展传递给全球投资者,每个地区或国家的投资者都有不同的需求,且纳入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李冰说。

就税收问题,财政部2018年11月22日明确,自2018年11月7日起至2021年11月6日止,对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取得的债券利息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就流动性方面,财政部今年已经开始增加债券续发(re-taps)的数量,旨在让活跃券(on-the-run)保持更久的时间,同时也增加了每只债券的规模,以确保在其变成老券后仍能有充足的流动性。

继彭博之后,人民币计价的高流动性中国政府债券也将于2020年2月28日起被纳入摩根大通旗舰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系列(GBI-EM),纳入工作将在10个月内分步完成,其中包括6只已发行的债券以及3只定于2019年10月至12月期间发行的新债。

银行做市积极性不断上升

李冰认为,中国债市流动性已经在不断改善,每六个月都是一个飞跃,“作为一个容量高达80万亿的债券市场,做市功能永远可以变得更好,即使是欧美这种成熟市场,提升流动性也是永无止尽的追求”。

此前,也有多位外资债券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如果要切实提升中国债市流动性,一是要通过财政部来增加国债续发频率和规模,二是要提高境内机构做市的积极性,尤其是持仓大户银行。积极的趋势在于,一些境内大行对债券通下的境内外流量较为看重,因此也在加派人手、提高服务质量。

李冰表示,“目前中国的银行做市商目前已经具备了战略性眼光,积极提供双边的流动性,其看中的不是短期的盈利,而是长期的市场份额”。 作为做市商,盈利的前提则是需要提高市场占有率,当做市商具备了充分的报价能力,自然会有更多对手方“慕名而来”。

随着中国债市开放进程的深入,彭博也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和中国金融机构合作,加速这一进程。就在11月21日,彭博已与交行建立全球性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合作推出一只联合冠名的固定收益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