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对话六大国际机构负责人 传递中国经济三大信号

(经济观察)李克强对话六大国际机构负责人 传递中国经济三大信号

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电 题:李克强对话六大国际机构负责人 传递中国经济三大信号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1日在北京同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沃尔夫等六位国际主要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共同举行第四次“1+6”圆桌对话会,并共同会见记者。

关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怎么看、今后经济工作怎么办,李克强在此次对话会上透露了几点重要信号。

——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受全球经济萎靡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正在加大。据官方数据,今年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均比1-9月有所放缓。

李克强并未回避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他坦言,作为开放经济体,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受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但他同时也强调,中国“能够实现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这一底气来自中国开放不断深化,来自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来自容量巨大的市场。

从多次降低进口关税,到推出外商投资法,公布更加简短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领域全面推进对外开放,中国正加速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使中国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显著增强。今年前10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同比增长6.6%。

中国内需潜力之大也一再令世界惊叹。继第二届进博会上中国企业达成711.3亿美元意向成交额“大单”后,“双11”期间民众“买买买”热情也集中爆发,全国网络零售额超8700亿元人民币,创史上新高。

“中国中等收入阶层已超过4亿人且还在不断壮大,收入结构也比较多元,这使中国经济增长韧性比一般高收入国家更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说。

——绝不搞“大水漫灌”、量化宽松和强刺激

李克强称,明年我们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给市场以稳定预期。中国绝不搞“大水漫灌”、量化宽松和强刺激。

眼下,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超常规的宽松货币政策,金融危机卷土重来的风险正在提升。IMF警告说,宽松的金融条件为经济提供了支持,但也鼓励了金融冒险行为,导致部分国家和行业的脆弱性进一步积累。

正在举行的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上,不少与会智囊也表示,全球经济下一只“黑天鹅”很可能产生于金融领域。在此情况下,中国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不变,不仅有利于本国经济长远健康发展,也是对世界经济负责任的体现。

——坚定不移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当前,全球贸易正遭遇严寒,跨境投资也处于低迷状态。李克强指出,无论外部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会坚定不移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已明确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目前,这些更高水平开放措施正在付诸实践。22日,中国公布了2019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确要求明确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不得违规另设市场准入行政审批,确保“一单尽列、单外无单”。

伊诺多经济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戴安娜·乔伊利瓦对记者表示,中国持续扩大开放,改善营商环境将使世界有更多机会从中国庞大市场中获益,这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