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卫星发射数量,高分化商业卫星遥感成为趋势「图」

2018年中国卫星发射数量,高分化商业卫星遥感成为趋势「图」

一、卫星行业概述

卫星是指在宇宙中所有围绕行星轨道运行的天体,按主要用途,可以分为科学研究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三大类,其中应用卫星又包括通讯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等;按轨道、质量大小划分,卫星可分为低轨道卫星(LEO)、中轨道卫星(MEO)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其中低轨道卫星主要应用于对地观测卫星数据的传输,中轨道卫星主要应用于GPS导航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应用于通信卫星如卫星电视、卫星广播。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产业链来看,卫星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卫星制造业、火箭设计及制造、卫星发射基地等;中游为地面设备制造、卫星运营服务(包括航天飞行管理、卫星移动业务、卫星固定业务、消费业务等);下游为卫星应用市场,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及卫星遥感终端设备及服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二、卫星行业产值规模

卫星产业由卫星制造、卫星发射服务、卫星运营服务和地面设备等四个环节构成,2012年以来,全球卫星行业规模增速逐步趋稳,据统计,2018年全球卫星行业产值规模达2774亿美元,同比2017年增长了3.3%,其中地面设备制造业占比45%,卫星运营服务业占比46%。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中国卫星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卫星应用逐步从军事应用拓展到民用和商业应用,经济规模持续增长。据估算,2018年我国卫星应用市场规模达3746亿元,其中北斗导航和定位服务市场规模约为3060亿元,占比达到82%,遥感卫星市场规模约为75.8亿元,占比2%。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卫星发射情况

1、全球卫星发射情况

近年来,全球航天产业延续繁荣发展态势,2018年全球卫星发射数量达314颗,其中遥感卫星发射数量达122颗,占比39%。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全球在轨卫星(包括跨国合作)数量最多的前五大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和英国,其中美国以911颗在轨卫星数量位居第一,2018年中国在轨卫星(包括跨国合作)达到299颗,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在轨卫星组成情况来看,其中商业通讯卫星占比最大,达30%,近年来遥感卫星在全球在轨卫星中的比例逐年上升,2018年遥感卫星占比达26%,成为仅次于通信卫星的主要卫星类别。此外,导航卫星及军事侦察卫星各占6%,技术实验卫星占比12%,政府通讯卫星占比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中国卫星发射情况

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全球第五个能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此后,我国卫星发射数量快速上升,目前,我国卫星制造和发射水平位居世界前列,2018年中国卫星发射数量达到64颗。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国家加快卫星遥感领域的投入力度,近年来我国遥感卫星数量不断增长,且商业遥感卫星占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18年我国遥感卫星发射数量达40颗,比2017年增加了19颗。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卫星行业发展趋势

1、多种通信网络融合发展

多种通信网络融合在未来卫星通信技术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基础要素,主要是借助于IP作为基础处理,这种多种通信网络的融合,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综合Wimax、有线、蜂窝、卫星等多种手段,使卫星通信技术可以在多个方面体现出价值,在此趋势背景下,不仅需要IP方面的应用更为高效,还对相关技术手段提出了高要求,这样较强的作用效果才能在实际运行中体现出来。

2、北斗新兴产业生态链助推行业发展

目前,北斗已进入国际海事、国际民航和国际移动通信组织标准体系,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合作项目,显著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未来,以融合为特征的“北斗+互联网+其他行业”新模式,将构建以北斗时空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生态链,成为北斗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

3、高分化商业卫星遥感成为趋势

随着行业用户、商业用户对于卫星技术应用快速化、灵活化、个性化需求的提升,商业卫星遥感得到迅猛发展,近年来,国内各类商业卫星遥感公司陆续登场。综合国际、国内商业卫星遥感发展情况,传统单星、双星时代已经落伍,星座化、高分化已成为趋势,各大商遥公司都瞄准部署大规模、高分辨率、微纳卫星星座,实现数据的高时效、高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