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船2号轨道器SAR雷达捕捉不凡图片,它们让印科学家又有新发现

月船2号轨道器SAR雷达捕捉不凡图片,它们让印科学家又有新发现

趣味探索讯 自形成以来,月球就一直被各种天体撞击,陨石、小行星和彗星,这导致表面出现无数近似圆形凹陷撞击坑,直径小的可能只有碗口那么大,大的甚至超过数千公里,形成独特的地理特征,与火山口爆发机制完全相反。一般来说,撞击坑具有凸起边缘,比周围地形略高。



最近,在100公里高月球轨道的印度月船2号轨道器启动了双频合成孔径雷达(DF-SAR)初始成像仪,一边寻找失踪了一个多月的月船2号着陆器,一边对月球撞击坑性质、大小、分布和组成以及相关弹射特征进行探测,截止到今天,已经收集到关于月球撞击坑起源和演变的宝贵数据及不凡图片,它们让印度科学家又有新发现。

尽管月球表面是高真空环境,但月球上空仍漂浮着大量运动的尘埃,时间一长,古老陨石坑会被尘埃所覆盖。不过月船2号轨道器上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功能异常强大的遥感仪器,具备穿透月球表面的能力,它的L波段穿透深度达3-5米地下,可以探测更大深度埋藏地形。



并且该仪器能对月球表面材料粗糙度,结构成分进行研究。据了解,合成孔径雷达(SAR)还具有很高的分辨率。根据印度科学家的说法,它已经在全急速模式下运行,能对月球表面两米以上的物体进行成像。所以一个多月以来,向印度科学家提供了有关月球撞击坑弹射物质散射特征有价值数据。

月船2号上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图片看起来很不凡,黑色的月球地面上密集地分布着淡黄色,这些淡黄色实际上是陨石坑。印度科学家发现根据陨石坑中淡黄色可用来判断陨石坑年龄,淡黄色越鲜艳越完整说明陨石坑比较年轻,刚形成不久,而淡黄色中掺有大量黑色说明撞击坑比较古老。



另外,合成孔径雷达(SAR)还捕捉到L波段全偏振图像,显示了Pitiscus-T火山口的模样,实际上该图是由不同角度收发偏振响应的合成的彩色图片。月船2号轨道器将在月球表面运行一年,未来将会有更多新发现。更有趣的科学探索内容请关注唯一微信公众号:有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