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宝是家庭关系的晴雨表,坏情绪对孩子有什么影响,请指教

为什么宝宝是家庭关系的晴雨表,坏情绪对孩子有什么影响,请指教

为了缓解宝妈的情绪,宝宝的小手拉起爸爸的大手

因为工作上的原因,宝妈的心情不好,下班回到家就躺在床上生闷气。宝爸试着安慰了几句,仍旧不起作用。于是宝爸就从卧室回到客厅,坐在沙发上玩手机。这时宝宝一改往常的态度,不在粘着妈妈,也不叫妈妈,而是一个劲的叫爸爸。他似乎感受到了妈妈低落的心情,不敢去打扰妈妈。当宝宝看到呼唤爸爸不起作用时,他直接走到爸爸身边,拉起爸爸的手就往卧室走,一直走到妈妈身边。然后现叫了一句妈妈,就跑开了。意思是让我单独安慰妈妈。看到宝宝如此善解人意,爸爸内心涌起无限的暖流。

虽然宝爸一再安慰宝妈,但宝妈仍旧不为所动,一声不响的躺在床照睡不误。宝爸没有办法,只好一个人陪着宝宝玩游戏。而此时,宝宝见妈妈心情没有好转,对玩游戏也没什么兴趣。不知所措的东走走、西逛逛,懂事而又无奈的一会叫妈妈一会叫爸爸。对于19个月的宝宝来说,他能有这样的表现和行为,已经相当不容易了。看到宝宝内心焦急的样子,爸爸的内心很是难受。他明白,如果妈妈不开心,脆弱而又敏感的宝宝也会不开心。此时此刻,宝爸再一次感受到宝妈的情绪对宝宝是多么重要。

心情不好时,我们总感觉时间会变慢。同时,尴尬的氛围也让人度日如年。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人的情绪很容易传染。爸爸刻意无视这种压抑,用陪宝宝一起看绘本的方式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以缓解宝宝内心的不安和焦虑。哪怕时间过得再慢,情绪临界点迟早会来。爸爸习惯性的看了看墙上的闹钟,闹钟的提示表明,宝宝吃奶的时间到了。爸爸对宝宝说,宝宝先自己玩一会,爸爸给你泡奶粉啦。宝宝安静的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泡好奶粉,爸爸问宝宝在哪喝奶时,宝宝一改往日的作风,不去打扰妈妈,而是用手一指沙发说“这个”。意思是要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吃奶。

妈妈情绪低落容易导致宝宝举动反常

12月的上海,天气还是比较冷的。爸爸怕宝宝冷,所以在宝宝吃奶时,给他披了件厚厚的外衣。于是宝宝就抱着外衣坐在沙发上吃奶,情绪也很稳定,奶量也没有减少。当宝宝喝完奶后,爸爸想要把宝宝手里的外衣拿走时,宝宝说“不要”。爸爸尊重宝宝的意愿,让宝宝继续抱着外衣。这时,爸爸想按照以往的习惯把宝宝抱下沙发时,宝宝大喊着“不要”,表示抗拒。很显然,宝宝的情绪有点反常,坐在沙发上既不下来,也不说话。爸爸的第一反应是,宝宝受到妈妈的情绪影响了,你想等待妈妈的安抚或拥抱。但此时的妈妈无视他的存在,继续在躺着生自己的闷气。

就这样,僵持了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再一次,爸爸征求宝宝的意见,是否要下来换尿布,宝宝态度很坚决的回答了两个字“不要”。爸爸一看时间真的不早了,都到了晚上10点钟了。以往这个时候,宝宝都已经睡着了。没办法,爸爸把脸转向卧室说,宝宝要睡觉了,妈妈过来帮宝宝换衣服吧。话还没说完,宝宝就撕心裂肺的哭了起来。原来,当爸爸转头喊妈妈的那一刻,宝宝从沙发上掉了下来,把嘴给摔破了。此时的妈妈听到宝宝的哭声仍旧没有反应,照睡不误。可能她觉得没什么,只是宝宝不开心的正常反应。而当我说宝宝的嘴巴出血了时,妈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从卧室跑了过来,抱起宝宝仔细察看的同时,不忘对爸爸一顿数落,说爸爸不会带孩子。

此时,爸爸的内心尤如打翻的调味瓶,五味杂陈,可又不知从何说起。想发脾气,又不敢随意发作,只好低声的对妈妈说,你不开心也不能不管孩子啊。妈妈急于哄宝宝,没有理他。都说没有妈妈解决不了的事情,果不其然。宝宝一到妈妈的怀里就抱着妈妈不肯轻手,边哭边用手指着沙发“叽里咕噜”的说了一通外语。妈妈一边安慰宝宝一边试图把宝宝抱到卧室去,但宝宝哭着说“不要”。从表情和哭声中可以看出,宝宝非常害怕妈妈对他不理不采,这是抗心和恐惧的表现。而此时的爸爸基本上成了透明的空气,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孩子就是家庭关系的晴雨表

正当爸爸糊思乱想的时候,突然就听到宝宝“咯咯咯”的笑声。爸爸知道宝宝的怀情绪已迅速恢复到开心的状态。其实,从哭到笑,前前后后不到3分钟。在宝宝的心里,世界再大,不如妈妈大。有人说,孩子的精神状态就是妈妈的精神状态,宝宝好妈妈就好。孩子就是家庭关系的晴雨表。因为孩子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觉察出家长情绪中的细微波动。尤其是18个月以后的孩子,他们已经明白了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妈妈是妈,自己是自己,自己与妈妈不是同一个人。

另外,他们也明白自己还很弱小,需要爸爸妈妈的保护和帮助,一旦爸爸妈妈关系不好,就会觉得自己会被抛弃,既又无能为力,更无从选择。没有人比孩子更明白家庭和眭的重要性,也没有人比孩子更珍惜家的完整性。因为,其心智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家庭团圆与和谐的基础上的。其中,母子共生和母子情绪的共生是没有人能够代替妈妈的核心作用的。因此,作为家庭成员之一的爸爸,在孩子心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是他人无法替代的。

家长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如果夫妻双方在自我的情绪管理上控制不当的话,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意大利的育儿专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说,孩子前三年是最重要的,0~3岁决定了孩子的一生。也就是说,0~3岁的生长环境决定了孩子成年之后的人生走向,比如,择偶观、为人处事以及自尊自信的心理需求是否正能量。这也给到家长在育儿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不能把孩子作为一个儿童来对待,而是把孩子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来对待。要尊重孩子更要理解孩子。

如何经营婚姻,如何管理情绪,如何做好自己的家庭角色,这些都是我们无法回避,同时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因为童年的秘密和有吸引力的心灵比成年人的自我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