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只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金融危机只会迟到,但从不缺席。讲一讲宏观方面的看法,大家都知道英年早逝的周期天王‘周金涛’曾经有过一个论断——85后的最近的一次大机会在2019年,现在2019年只剩下20多天了,但说好的资产价格的低点和抄底机会还没有出现。
周金涛的预言错了么?
周金涛说过——“40岁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机会在2008年,如果那时候买股票、房子,你的人生是很成功的。2008年之前的上一次人生机会在1999年,40岁的人抓住那次机会的人不多,所以08年是第一次机会。第二次机会在2019年,最后一次在2030年附近,能够抓住一次你就能够成为中产阶级,这就是人生发财靠康波的道理。”
周金涛的预言错了么?很多人认为是错了,但我不这么认为。2019年会落空,那是因为周金涛所处的时代的政策和技术局限而已,但即使2019年会落空,2020年甚至2021年一定会到来,周期自有它内在的规律,就像那句经典说的一样,金融危机只会迟到,但从不缺席。周金涛在2016年3月那个时间节点有这样的远见卓识已经令我钦佩,关键是他站在他当时的历史和现在的节点,有这样的论断已经足以说明他的战略智慧,因为他看不到未来,也无法站在未来的视角来看现在,就算可以看到模糊的未来,那也不会有这么高的准确度,所以他可以说2019年是85后可以抓住的第一次财富机会,但2019年没有实现也是正常的,因为我们可以看看2020或者2021年会不会实现,没有人可以准确定义未来,我们能看到一个区间已经很厉害了,所以周金涛其实也是在给我们一个区间,因为金融危机只会迟到,但从不缺席。这个角度来看,周金涛并没有错。
接着我想聊一聊房地产行业周期,周金涛有以下论断——
中国本轮房地产周期1999年开启,按照房地产周期规律分为三波:第一波00到07年,09年之后又涨一波,13年14年一波,三波上去,作为全国来讲房地产周期的高点,报告中判断在2014年,这个是中国房地产周期的高点,后面价格下来。
但是到15年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房子又好卖了,16年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房地产暴涨,但这不是房地产重新开始,而是B浪。三四线城市的房子能涨才是牛市,垃圾股不涨,一小戳股票涨不是牛市,这是房地产周期的B浪反弹。
所以2017年上半年附近,中国的这次反弹会结束。如果你拥有一下城市的核心区域的房地产,并且不是自住房,我认为应该在未来的一年之内卖掉,这就是我对于大家的建议。你卖掉这个房子之后你发现你可以买到好多很便宜的资产,这个性价比已经发生变化,这个就是你的房地产周期。不要以为房地产卖出去买不回来,这个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东西。
2019年房价会是一个低点,17年18年房价是要回落的。一个房地产周期的循环就是这样,20年的循环。15年上升,5年下降。
我认为周金涛的分析是从行业周期的经济规律来看的,忽略了一点就是我们国家的土地财政,当土地和财政收入紧密关联起来的时候,注定房地产这个市场会成为高度控盘的市场,这时候再去讲什么经济规律就完全是扯淡了。我想周金涛也是完全没有想到为什么房地产市场会被高度控盘到如此地步,因为这样做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有哪些影响?
首先是生育率和结婚率,续创新低,而且还会更低。这样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其实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老龄化的加速。老龄化社会可以看看日本的现状,日本经济在失去了二十年之后,又失去了近十年。
其次是房地产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毛估估房地产440万亿,A股全市场市值60万亿,当社会财富都集中在房地产这潭死水里面,超发的货币没有去发挥它刺激实体经济的作用的时候,那整个社会的资金使用效率是极其低下的,但现在这个高度锁盘的房地产市场,让它作为资金的活水又谈何容易,牵动的利益又是千丝万缕盘根错节。如今这么差的经济环境下,可以看出房地产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是如此明显。
接着就是房贷对居民消费能力的挤出效应,看居民的消费能力,其实储蓄是最能说明问题的,银行整体有80万亿的存款,整体看确实很高,但根据招商银行的报告,2%的储户掌握了80%的存款,这比我们熟知的二八现象更为极端,假设统计数据的误差不是那么大的话,那这个现象的另外一面就是98%的储户的存款是16万亿,考虑到富人的消费扩张能力,那么实际上刺激居民消费主要靠这16万亿。我们来看看居民负债是多少?60万亿。考虑到普通居民的房贷,我想这98%的负债端是应该远超16万亿的。而且另外一方面,这16万亿的存款还要预防“生老病死”这些传统需求的,实际能用和敢用于消费的部分非常有限,靠这部分资金去刺激消费无异于痴人说梦。这里就展开说一下,既然刺激内需不能靠储蓄,存量市场没有太多的想象空间,我们就来看看增量市场,也就是看看我们的收入增长,我们就来看一下十年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压力,统计现实,虽然招聘指数翻了一倍,但是“求职”指数翻了四倍,一方面是对收入的不满意,一方面是失业增多,这就是增量市场的情况,所以房贷对我们引以为傲的强大内需的挤出效应太显而易见了。
最后就是对社会中对每一个个体来讲,“六个钱包”真的合理么?这是对社会微观结构,也就是每个家庭的抗风险能力的严重透支,这样宏观来看也是对整个社会抗风险能力的严重透支。当目前“六个钱包”慢慢都无法负担房价的时候,你还会说房价没有泡沫么?你还会说房价的基础不是空中楼阁么?房价的基础是什么?是那些户籍政策和学区政策等等,难道不是这些制度在助推高房价么?当土地财政和房地产市场高度捆绑形成之后,我想也就骑虎难下了,但假如越晚下来,带来的后果会越深远,只能说是贻害无穷。
我们年轻人婚育年龄在不合理地加速推迟,背后没有社会成本提高的原因么?背后没有高房价的原因么?泡沫的形成就是价值和价格的严重背离,把这个标准放到中国房价上,完全符合,只因被严重控盘。
还是那句点题的经典——
金融危机只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作者:价投打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