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抢别人的东西,家长别犯错,试着用这些方法引导孩子

孩子总抢别人的东西,家长别犯错,试着用这些方法引导孩子


五岁以下的孩子,基本上看到别人的玩具都会抢。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孩子在两三岁发生抢玩具事件是最频繁的。

随着年龄逐渐增加,这种抢玩具的行为也会渐渐减少。但是不代表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忽略置之不理,任由孩子自己发挥,这样会影响孩子后期的很多行为。

当孩子出现抢玩具的行为时,家长要进行教育,引导孩子正确处理。


小区的小霸王:出门就抢小朋友玩具,人人避之

天天所在的小区,有一个人人都知晓的小霸王,他叫润泽,今年已经两岁了,润泽是由妈妈带大的。

润泽每次出门都不是那么和谐,因为其喜欢抢小朋友的玩具,每次和小朋友都闹得不欢而散。

这天正好是周末,天天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小区里玩遥控汽车。

远处的润泽小霸王看到这一幕就走了过来,润泽的妈妈意识到情况不妙就想拽着润泽往反方向走。

可是润泽已经看到了玩具车,怎会善罢甘休。

根本不可能听妈妈的话,直接挣开妈妈的手,跑了过去,下一秒直接把弟弟手里的遥控器抢了过来。

天天的孩子突然一下愣住了,下一秒就是大哭。

此时润泽的妈妈好言相劝,让润泽把玩具还给弟弟,可是润泽就是不听,依旧很固执己见。

眼看着弟弟哭声越来越大,润泽的妈妈只能把润泽手里的玩具抢过来,还给了天天的孩子。然后强抱着孩子走了。

其实润泽已经不止一次抢小朋友的玩具了。

大多数家长看到润泽,都会把玩具收起来,或者躲到其他地方去玩。

像这样的小霸王,小朋友和大人都是尽量躲避。毕竟一旦发生争抢,小孩子哭闹是在所难免的。


孩子喜欢拿或者抢别人的玩具,无外乎这几类原因

家庭所造成的原因

1)溺爱孩子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非常的宠爱,恨不得把所有都给孩子。

只要别人家有的,自己家绝对不会少。

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从而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的一种错觉。

在出门的时候,孩子依旧觉得所有人都会像父母一样满足自己,从而看上了什么,就会直接上手抢。

2)忽略孩子的需求

俗话说越是求而不得的东西,越想要得到

对于孩子而言也是一样,当孩子提出各种需求时,家长一味的忽略孩子,孩子内心得不到满足,心里的欲望就越强大。

一旦看到其他小朋友拥有,其内心的占有欲会立刻显现,也会出现一种霸道的行为。

孩子自身的问题

1)缺乏物权意识

三岁之前的孩子对于物权意识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

在游乐场经常会看到小朋友霸占玩具的现象,不愿意和他人共享。

并声称这是自己的,而这就是由于孩子缺乏物权意识所造成的。

2)占有欲较强

每个人的占有欲都不同,占有欲较强的孩子,只要是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想要直接据为己有,不管它是谁的。

占有欲如若不加以引导,会直接波及到孩子的未来。

3)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孩子的年龄较小,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比如到超市里看到自己喜欢吃的零食,不会考虑其他的因素,就会抑制不住想要拿。

自我控制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当然也离不开父母的约束和教育。


当孩子抢玩具时,家长的这四类错误做法,很多人犯

孩子抢玩具这种行为,在两至三岁发生的最为频繁,这时家长的做法对孩子后期的行为和影响是最深的,一般这四种错误行为伤害孩子最深。

直接制止

当孩子在外面玩耍,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大部分的家长为了表示礼貌,都会直接去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

因为家长也知道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必须坚持“正义”。

但孩子基本不同意放手时,此时家长就会显得不耐烦。

此时两边孩子一哭闹,家长只能强制性的把玩具夺下,然后打孩子。

希望通过这个事件去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那是别人的东西,不能利用强盗逻辑去霸占

但是这种做法会使得孩子加深对外界的恐惧破坏亲子之间的关系

做孩子的好帮手

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够站在“正义”的一方,有很多家长溺爱孩子到极限,也有些属于自身的三观不正。

当孩子喜欢其他家宝宝的玩具时,家长会做孩子的好帮手,直接帮孩子拿过来。

其他家长不同意的时候,还会对别人道德绑架:“不就是玩一下玩具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小气鬼。”

这种家长真的有些不可理喻,这种错误的引导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忽略

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抢玩具不很正常吗,没有什么好管的。现在的孩子太娇气了,不能有什么事情就让大人插手

这也是另一类家长的做法,当发生抢玩具事件时直接忽略,不闻不问,爱干嘛就干嘛。

让孩子“自由”的成长,会使得孩子不知是非,走向歪路,也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给孩子贴标签

有一些家长非常极端,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会直接给孩子贴一些标签,比如你怎么像个强盗呢,强盗才会抢别人东西呢?

给孩子贴上如此的标签无疑是把孩子往这条偷或者抢的路上去带领。

孩子在小的时候抢别人东西不属于道德的范畴,恶意的对其贴标签只会使得孩子误入歧途。


为了防止孩子出门抢别人的玩具,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家长可以这样做

给孩子灌输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当孩子出现这类行为时,家长就要意识到孩子可能是缺乏物权意识

在家庭中的时候,尽量以“你的”,“我的”来诉说物件。让孩子区分这种概念。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

即使想要也要征得他人的同意。

渐渐孩子长大之后物权概念就会越来越明朗,也不会随意拿别人的东西了。

合理的满足孩子的需求

有家长限制孩子花钱,甚至孩子上学之后一分零花钱都不给孩子。

这种做法没有让孩子知道勤俭节约,反而把孩子逼上了不良的道路,去偷,去抢。

因此在家庭中父母不要太过于吝啬孩子,当孩子提出需求时,家长也要合理的去满足孩子。

​让孩子知道只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父母都会去努力帮孩子达成,但是不合理的需求也要学会拒绝。

出门带一个玩具和他人交换

如果自己家的孩子喜欢抢别人的玩具,家长出门的时候可以自己带一个玩具。

当孩子看上别人家的玩具时,可以提出和他人交换,这样也避免了彼此之间的尴尬和吵闹。

适当的转移注意力

家长带孩子出门时,只要孩子有这种思想,其实都是可以看出来的。

此时家长可以立马的把孩子转移到其他地方去,比如孩子喜欢的东西,喜欢吃的零食,把孩子往其他方面转移,孩子渐渐就会忘了这个事情,也避免了一系列的矛盾。

总而言之,孩子在小时候发生抢玩具的事件是非常正常的,其和孩子自身的素质、道德是无关的。

其关乎家庭的教育、个人的成长、思想上的误区等等。

家长只要加以的引导和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事件就会逐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