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们该慌了!奔驰宝马奥迪大裁员,将力攻新能源车

造车新势力们该慌了!奔驰宝马奥迪大裁员,将力攻新能源车


​今年9月,宝马公布了新一轮的裁员计划,该计划预计到2022年底裁员5,000-6,000人。宝马表示,争取在2022年之前节省120亿欧元,同时,将继续在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等领域招募人才。

​11月25日,奥迪宣布到2025年将裁员9,500人,以节省60亿欧元用来支持企业加快向电气化和数字化转型。同时,奥迪将在电动汽车和数字化领域新增2000个新职位。

11月29日,戴姆勒宣布到2022年底在全球裁员逾10,000人,这次裁员的目标是在2022年底之前节省14亿欧元,实现向自动化和电动化的转型。

​德系豪华三强一直被视为盈利能力强、抗风险能力强的代表,但在面临向电气化转型的大趋势下,三家车企却步调一致的选择裁员,而原因无外乎为新能源车的研发让道铺路。

这种腾笼换鸟的动作,并非完全因为逼不得已,毕竟与发展已经十分成熟的燃油车相比,新能源市场仍然是一片待开发的“蓝海”。特别是近年来特斯拉的迅猛发展,让谁都无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再继续漠视,除了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领域,车企们已经没有其它的选择余地。因此,裁员瘦身快速转身新能源航道的行为,可谓是顺势而为。

​面对造车巨头们咄咄逼人之势,一直走在新能源前列的造车新势力将体会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

中汽协发布的新能源车产销数据显示,2019年10月新能源车产销量分别为9.5万辆、7.5万辆,同比下降分别为35.4%和45.6%。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售5万辆,环比下滑11.3%,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售1.6万辆,同比下降38.7%。

​连续10个月的销量下滑预示着新能源市场已经进入冬天。同时,随着国家为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那层罩在自主品牌头上的保护罩已然消失,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产业洗牌已拉开帷幕,本土新能源车企必须把握好窗口期,迎接残酷一战。

可以预期,受跨国车企巨头加入影响,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将出现竞争者洗牌,“进退并举”将成为常态。

相比发展历程老道、技术经验丰富的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又有哪些优势可以让其立于不败之地呢?

首先在车型设计上需要跳开传统思维,用极简风、溜背设计、科技感、个性化等,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比如特斯拉的皮卡车Cybertruck,仅是一个发布会就吸引了全球用户的注意力,虽然有不少消费者表示其造型怪异,甚至是“丑”,但也有消费者称“太酷了”,迄今为止已经有20万的消费者愿意为Cybertruck买单。

其次是革新的营销体验,利用“线上+线下“联合营销模式,高效提升用户体验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不跟特斯拉比续航,不跟合资车企拼配置,更不要在中国市场上内斗,比拼价格,而是需要认真自主研发,因为比拼技术和产品实力的时刻来了。


本文原创首发于青橙汽车,未获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