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列舰的余辉,生而无用,死于空袭的大和级战列舰

日本战列舰的余辉,生而无用,死于空袭的大和级战列舰

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战列舰的时代,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航空母舰的天下。在间战时期,航空母舰的作用已经初见端详,但是相比于战列舰,仍旧不为人所重视,因此在间战时期,航空母舰和战列舰相比,仍旧不是最受重视的存在。而在崇尚舰队决战的日本,这就更成为了一种传统与信仰,而大和级战列舰正是在这种传统指导下,而建造出来的。

一、日本的战列舰信仰

1930年代,日本与欧美列强的对立不断加深。在1937年(昭和12年),亦因伦敦裁军条约到期而失去约束力,所以日本海军评估英国与美国的等列强将会建造更新式的大型战列舰。而反观日本海军,原先为更新旧型的战列舰的“八八舰队计划”中的加贺型战列舰及纪伊型战列舰,由于华盛顿裁军条约不能顺利建造。

而该条约缔结之前,日本仅仅能完成两艘长门型战列舰,剩余的都是些舰龄也接近或超过20年的战列舰。可以想象,这些战舰就算怎样进行近代化改装,也达到对抗后条约型战列舰的极限。

因此,于1934年(昭和9年)10月,以为对抗英美新战列舰作目的,军令部向舰政本部提出并要求建造拥有18吋炮(46厘米炮)8门以上、15.5厘米三联装炮4座或20厘米联装炮4座、速度达30节、续航距离以18节能航行8000海里”的大型战列舰。而该新型战列舰的具体设计方针,于1935年(昭和10年)11月2日向舰政本部长中村良三海军大将下达。

在海军接受了该提议后,于1936年(昭和11年)12月26日向第七〇次召开的帝国议会提交对新型战列舰“A140-F5”共2艘(1艘9800万日圆)的预算。同年11月4日,于广岛县吴市的吴海军工厂造船船坞开始动工。

该干船坞曾经建造过长门号战列舰及赤城号航空母舰,这次因建造“大和”的关系而进行扩建,完成后长314米、宽45米、深11米。当时为了不让英国及美国知道建造中的“大和”己超越该国的战列舰,因此成为机密并秘密地建造,连给设计者等人员的“任命状”亦在下达后即场回收。

在当时大和级战列舰是日本海军的绝对机密,包括日本海军方面在内的日本军政人员中,只有部分人知道大和级的建造。为了保持机密,在能被以俯视方式,看到造船厂的地方都加上围板。而为了禁止外人知道船坞中军舰的长度,就连船坞上也加上屋顶。

从事建造工作的人,在身份上被严密调查,向非直接相关人员只提供最低限度的情报。而造船所本身亦执行着严谨的机密管制,就算是能见到建造船坞的山上亦有日本海军宪兵驻守。事实上,就连给日本天皇裕仁看的大和号模型,都被海军锁在了自己的金库里。

二、大和级战列舰

大和级战列舰全长263米,宽38.9米,吃水10.4米,标准排水量64000吨,满载排水量72810吨。大和级战列舰的舰体长宽比为6.76:1,为主炮射击提供了稳定的平台并尽可能缩短了重装甲覆盖的面积。

但由于主机功率并不高,所以为了提高动力而使用了球鼻型船艏。大和号舰艏水线以上部分有非常明显的向外前倾,舰艏前端是呈现半圆形,两舷大幅度的外张,借以减少舰艏上浪。舰艏水线以下部分采用球鼻艏,其位置在水线下约3米处。

装甲方面,侧舷装甲带(最大)410毫米,炮塔(正面)650毫米,炮座560毫米,弹药舱顶板270毫米,上层甲板55毫米,主甲板200毫米,指挥塔(最大)495毫米。整个大和级战列舰的装甲重量为21266吨。大和级重视防护,是当时装甲最厚重的战列舰,侧舷水线装甲厚度41厘米拥有20度的倾斜角,两层水平装甲厚度合计超过25厘米,炮塔正面装甲厚度65厘米,其要害部位的装甲防护可谓是面面俱到。

火力方面,其装备三联装460毫米/45倍口径主炮3座,是当前口径最大的战列舰主炮,舰桥前呈背负式安装两座,舰桥后安装一座,三联装炮塔总重1720吨,炮身重165吨,加上弹药和炮塔装甲的总重约2700吨。4座三联装155毫米/60倍口径副炮是最上级巡洋舰改装时拆卸下来的,另有双联装127毫米口径高射炮6座和三联装25毫米口径高射炮8座。

动力方面,大和级安装4座蒸汽轮机,蒸汽压力25千克/平方厘米,蒸汽温度325度,最高输出功率153,553轴马力,最高速27.46节(试航状态),最大续航为16节速度航行10000海里。大和舰还装有8座发电机,总功率为4,800千瓦。大和舰动力系统的效率,本身来说很是差劲,甚至都比不上翔鹤级航空母舰的动力系统。但由于球鼻型舰首的缘故,该舰阻力小,因而达到了设计所要求的27节航速。

整体来说,大和级战列舰在当时都是十分先进和强大的战列舰,即便是后来的衣阿华级战列舰也未必能够取胜。1940年8月8日,大和级首舰“大和号”下水,1940年11月1日,二号舰“武藏号”下水。1941年12月16日大和号被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并在1942年接替“长门”号战列舰作为联合舰队旗舰

三、生不逢时的大和号

然而此时的海上战争,已经不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号舰大和号下水服役时珍珠港事件与马来亚海战结束不久,大舰巨炮主义不敌空中优势的概念被普遍接受,主力舰渐开始由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

但日本海军依然将其当作主力王牌,未经许可联合舰队不能动用所以很少出战。在日本海军心里,他们也一直期待大和级战列舰能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进行日德兰式海战。

但是这种战列舰对战已经可遇而不可求,在战争初期更是没有。而大和号服役并作为联合舰队旗舰的原因,也并不是因为它多么具备战斗力,其原因仅仅是它的居住条件比前旗舰长门号战列舰更好。仅这一点,就令海日本海军里的参谋们欢欣鼓舞。

当然到了1943年,这旗舰的名头就被武藏号拿走了,理由除了设备较大和号更好外,另一个原因也是居住条件更好。

而在中途岛海战,这一命运之战里。虽然说大和号参加了战斗,但是却没有派上任何用场,唯一能做的就是看着己方的航空母舰统统变成燃烧的火球。面对美军优势航空力量,山本五十六选择了撤退,而不是贸然的用己方的战列舰去硬碰硬。

作为航空支持者,山本五十六很清楚,如果让大和号带着战列舰舰队上去,业务费是被美军统统击沉罢了。

整个1942-1943年,大和号和姐妹舰武藏号,以及日本海军的精神支柱长门号基本都是无所事事的待在楚克岛锚地里。乘员毎天除日常指定活动及舰上保养外没事可做,而“大和”高居住性与餐饮上的优待等方面的结合,被其他舰只及陆军将兵揶揄为“大和旅馆(大和ホテル)”。

在作战行动完结的时候驱逐舰会横靠“大和”,而驱逐舰乘组员就经常使用“大和”上巨大整齐的浴室(日本人对于泡澡的热爱)。1943年期间虽然有过几次任务,但都是输送任务,想象中改变战局的舰队战并没有发生。

不过等到了1944年时,日本联合舰队已经所剩无多,他们只能把还能运用的战舰,拉出去作战了。而这也就成了大和级战列舰的终末开始,在莱特湾海战里,尽管大和号发射了千余发炮弹,但是却不能改变战局的结果。面对美国海军强大的航空力量,日落西山的日本联合舰队根本无从对抗。最终日本联合舰队损失惨重,武藏号战列舰也在空袭下沉没。

由于武蔵号的沉没,令之前相信大和型战列舰为“不沉战舰”的船员带来很大冲击,日本海军的士气直接跌入了谷底。当然,也有不少人萌生了与大和号运命与共的觉悟,打算与大和号一起战死。

日本海军中将宇垣缠在自己的《战藻录》中是这样记载的:“嗚呼、我半身を失へり!誠に申訳無き次第とす。さり乍ら其の斃れたるや大和の身代わりとなれるものなり。今日は武蔵の悲運あるも明日は大和の番なり。”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呜呼,我失去了半身!我实在没有任何辩解。今日武藏代替大和慷然毁灭。今日武藏的悲运会轮到明日大和。

而大和号战列舰的命运,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在1945年4月7日的坊之岬海战里,大和号战列舰也被投入到了这场决死的作战里。大和号的命运也确实和武藏号一样,在战斗里,大和号被十余枚鱼雷和炸弹击中,在14时23分横转并沉没。第1主炮塔和第3主炮塔的弹药库发生大爆炸,当时爆炸的蘑菇云在鹿儿岛都能看得到,舰体七零八落地沉入海中。

结语

事实上,大和级战列舰生不逢时,作为一款战列舰的巅峰之作,却存在于航空时代为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而耗费巨资的大和级战列舰,也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存在,建造它的钱,足够建造更多的航空母舰。它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落后于时代的存在。最终,它也不能改变日本法西斯失败的命运,只能成为大海里的残骸。

参考文献:《军舰大和战斗详报》

《戦舰大和建造秘录》

《武蔵建造记录》

《太平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