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要趁早”,孩子犯错不能纵容,棍棒教育要注意这三点

“打孩子要趁早”,孩子犯错不能纵容,棍棒教育要注意这三点

以前人们常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后来人们认为这种方式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了很大伤害,家长不敢打孩子,更不舍得打孩子。现在一个家庭中孩子是少之又少,四五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成为家里面的小皇帝,小公主。不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家长都不愿意,更别说让老师打孩子了。即使孩子犯错,家长也只是口头批评,不主张体罚孩子。

可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孩子只是口头批评根本不管用。说完孩子就忘了,犯过的错还会再犯。根本不记得自己的错误,还是打一顿管用。这样孩子才能记住教训。所以很多人又重新开始思考“体罚”到底应不应该用,应该如何用。

很多孩子是家里面的小皇帝。什么事情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如果不合自己的意愿就发脾气,甚至对父母又打又骂。在外动不动就和小朋友打架,和小朋友抢玩具,乱花钱。父母碰见这种情况,如果只是对着孩子口头批评一顿就完事了,可是孩子仍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这种错误依然再犯。其实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在社会上就很难交到朋友,而且碰到困难也不会解决。在家里有父母的庇护,可是进入社会以后没人包庇他,犯了错没人会无条件容忍你。只有让孩子从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小事上改正,这样以后才不会在大事上犯错。绝对的禁止体罚孩子也不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体罚孩子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把握好度,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一定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第一、 家长在自己情绪化的时候一定不能打孩子。

父母通过体罚孩子只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孩子记住这次的教训,并不是成为父母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一些家长在自己特别生气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体罚,觉着自己上一天班了就已经非常累了。回家还得面对孩子的烦心事,心情非常不爽,就把孩子当发泄桶了。在这种情况下收拾孩子,只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强烈,而且也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第二、 在孩子触碰到了底线时再打孩子。

不是孩子只要犯了错就对孩子进行体罚,这样不仅会对孩子心理健康方面造成影响,而且这种方法用多了也没有效果了。当孩子在道德和人品上犯了错,而且错误形式非常严重。这时候父母可以适当地对孩子进行体罚,让孩子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这样孩子以后才能长记性,才能明白一些底线是不可以触碰的。父母与其说千百遍,不如用一次体罚让孩子记住,效果会更好。

生活中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明确哪些事情是底线。不可以触碰,让孩子知道以后通过一定的惩罚措施帮孩子加深记忆。

第三、 当孩子在同一个错误上面犯了多次要进行体罚。

一些错误,孩子第一次犯,父母可以给孩子讲道理,通过言语让孩子知道后果的严重性。但是当孩子第二次犯的时候,家长就需要再次给孩子上纲上线,告诉孩子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如果下次再犯就不会这么轻易通过了。当孩子第三次犯这种错误的时候,家长就不要对孩子心慈手软了。因为前几次根本没有让孩子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就需要通过一定的体罚让孩子认识错误,这样孩子可能下次才能不会再犯。

孩子犯错,挨打是可以的。但家长掌握住分寸,把握住度。发挥体罚真正的作用,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有出息,让孩子心理更健康。

有没有家长和我一样,生气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对孩子暴打一顿,打完又非常内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