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肯认错,请勿用“消极后果”作惩罚,让孩子参与管教是关键

孩子不肯认错,请勿用“消极后果”作惩罚,让孩子参与管教是关键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作为宝爸宝妈的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孩子做错事后,不会承认错误,而且在父母责问他的时候,他反倒理直气壮的和父母大喊大叫。

前段时间在宝妈群里看到一位宝妈很火大的在说自己儿子:淘淘自己在客厅里玩儿,妈妈在厨房炒菜做饭,门也都没关,过了没多久就听见“啪”的一声,明显能听出来是什么东西被摔碎了。由于当时锅里还炒着东西,也没能及时的去查看,就问了一句:“淘淘,你又把什么东西给摔坏了?”淘淘大喊道“没有啊。”

等她忙完从厨房出来,就闻到屋子里的香水味特别浓,等去梳妆台一看,满地的香水,一千多块钱买的香水现在就这样流在地上,于是就问淘淘“这是怎么回事?还说没有?就咱们两个人在家,我在厨房做饭,如果不是你,这香水怎么会流一地?”

可是再看淘淘,非常理直气壮的大声说:“反正不是我。”

面对说谎,而且做错事不会承认错误的淘淘,她很是生气,便把孩子打了一顿,只是为了让孩子改掉随口说谎的习惯,并且能够用于承认错误。

那么,孩子为什么不会去承认错误呢?

⑴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潜意识里分不清对错,分辨不清对与错

孩子的成长发育是有一段过程的,外在可以看到的身体上的发育外,大脑也是一样,在他们成长到一定年龄之前,大脑中控制情感的那部分还没有发育完善,一般女孩在6岁之前,男孩在8岁之前。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孩子,他们不会有同理心,更多的则是会以自我为中心,所作的事无论对错,他们都会下意识的认为自己是对的,还没有“移情”和“同感”的能力。就像淘淘一样,妈妈的香水被他打碎了,本身这件事是不对的,但是在他尚小的认知中不认为自己做错了,所以在面对妈妈的责问时,他才会大声的对妈妈说“反正不是我”。

⑵家长的态度阻止了孩子的错误认知

孩子在做错事的时候,他们是真的不想承认错误吗?当孩子犯了错,作为父母,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黑着脸责问孩子“你知不知道错了?”而正是因为父母这样的反应,阻止了孩子进行自我认错。

他们虽然不会分辨对与错,但他们是可以知道什么是好什么不好的。在他们的意识中会认为,只要自己承认了,就会挨父母一顿骂,与其这样,就还不如不承认是自己做的了。

⑶一种心理需要

儿童发展心理学上认为,孩子刚刚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自身还像一页空白的纸,在成长中,他们需要在这页白纸上留下痕迹,他们需要对所有的情绪作预演体验,而这些痕迹在日后的发展中,也会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

孩子在小的时候,会通过犯错去感知与他人的关系,从而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孩子从小(2-5岁)就需要对一些负面情绪进行适当的表达,例如:愤怒、对抗、残忍、嫉妒、仇恨等,在表达这些情绪同时,也获得了管理这些情绪的经验。

如果从小没有体验过这些,该犯的错没有去犯,到长大以后,就会经常用幼稚的行为去为自己弥补这些没有犯过的错,这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所说孩子犯错看起来很不好,但是他们也会从错误中去学习,会在不断的试错中总结到经验,学会预见后果。

所以说,父母不要怕孩子会犯错,要在孩子犯错后进行正确的教导,请勿用“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那消极后果指的是什么呢?正所谓消极后果,就是家长在对待孩子犯错这件事上,会用一种负面的态度去惩罚孩子,从而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引发抗拒。

举个例子来看到底什么是消极后果:

如果你的老板经常苛责你,而且会说一些特别难听的话,你会因为老板的苛责而做的更好吗?还是会因为老板说的话难听而感觉不满呢?但如果你的老板用温和的语气去和你讨论问题的原因,并且给出方法,你是不是就会很愿意接受,并且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最好呢?

平时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我们教育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而不是大吼大叫的去拿他们泄气,这样做不但起不到什么效果,还很容易让孩子有逆反心理。所以说,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有很多家长会问,即便是自己已经尽量的改变管教方法了,在和孩子沟通时候的语气也会特别的温和,但孩子为什么还是不服从管教呢?这是因为,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其实孩子是可以进行自我管教的,而自己过于专注对孩子的管教。

让孩子参与管教的过程是关键,在参与管教的过程中,他们对于对错也会有更多的思考与理解,这样他们才会更能理解父母管教自己的原因,从而也会更容易接受父母对自己的管教。

父母要学会引导孩子去反省自我,孩子在自省的过程中,也能学会如何去掌握自己的人生。

那么该如何才能够让孩子参与到管教的过程中呢?

1、父母要对自己进行自我询问

有句话叫“恨铁不成钢”,父母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特别容易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父母在孩子犯错后,应该先缓和自己的情绪,问问自己管教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只是为了让他们受到做错事后的责骂,还是要让他们从中总结经验进一步的成长?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属于后者的吧。除此之外,父母还要清楚的自己此时的感受,是因为孩子犯了错而感到愤怒?

还是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而感到失望与悲伤?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孩子参与都管教的过程,父母进行自我询问时很有必要的。

2、让孩子来解释当前发生了什么情况

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彼此间存在有误会,所以父母和孩子才会争吵。前边也说过了,孩子在小的时候,分辨不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们犯的一些错,在他们看来那就是对的,或者他们也不知道是不是错的。

面对父母恶劣情绪的批评,可能会让孩子知道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事,但其实他们并不清楚自己错在了哪里。而父母如果能够静下来多听一听孩子的解释,可以让父母更加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同时也更能够拉近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使父母能更加了解孩子。

3、父母要适当的肯定孩子的感受

明明是孩子做错了事不愿承认,为什么还要肯定他的感受?在生活中经常听到一句话说“理解万岁”,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父母与孩子之间,肯定孩子的同时,也减少了孩子与自己的距离感。

出于种种原因,人们很少会在发现自己的错误时,马上去承认自己的过错,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孩子呢?所以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引导,先肯定他们的感受,然后在对孩子进行一些教育,这样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让孩子参与到管教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好处呢?

1、可以增加孩子对自身的了解

在孩子进行自我管教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清楚的认识到他们自身有哪些长处,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着欠缺,也是一种能够更加了解自身情况的方式。

让他们参与进来,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加的了解自己,还能够避免让孩子产生自以为是的心态。由于父母的影响,孩子很容易会产生目中无人、骄傲自大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孩子日后的生活工作中,会受到很多的阻碍,而让孩子参与到管教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

2、增加孩子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权

父母的经历、阅历都要比孩子多的多,在生活中父母往往也都是扮演着领导的角色在引领着自己的孩子,领导着他们的成长。而让孩子参与到对他们自己的管教中来,父母放权力给孩子,让他们明白人生是可以掌控在他们自己的手中的。

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让孩子参与管教的过程的意义也正在于此,这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变得更加有自信,也增加了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的掌控。

3、让孩子明白自省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能力,并且去了解它是一个多么难以执行的事情

纵观世界,无论是身在什么领域的人才,他们都有异于常人的自查与自省的能力。让孩子参与管教过程,也能够让孩子明白自省有多重要。

万事开头难,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在进行自我管教的过程可能会非常困难,想要让孩子学会自省的能力,就要坚持不断的将参与管教过程坚持下去,来之不易的东西,也会让孩子更加的去珍惜。

4、可以增加孩子的共情能力

所谓的共情是指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于孩子,共情能力肯定会非常弱,这更需要父母去引导。父母在孩子犯错时多听听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想问题,自然而然的也会让孩子增加这种能力。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正常,往往也是因为对共情能力的忽视,而让孩子参与管教过程,是可以增加孩子的共情能力的,慢慢的争吵也会越来越少,彼此之间的相处也会更加和睦。

“子不教,父之过”。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孩子最终能否长成参天大树,和父母有着莫大的关系。除了说话方式和行为习惯外,孩子的情感和思维方式也都会受父母的影响,所以为了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要从日常的管教中做出改变,让孩子参与管教过程,让他们学会掌控自己的人生。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