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遗传的可能,人的其他行为方式是否决定着寿命的长短?

除了遗传的可能,人的其他行为方式是否决定着寿命的长短?

除了遗传,人的行为方式决定着寿命的长短。而长寿与人的行为方式有两种长期被关注的理论。一是吃七八分饱更长寿,二是体温较低能增加寿命。现在前一个理论得到较多的研究结果证实,而第二个理论也在得到研究的验证。而且两者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今天,人类进化的最终结果是,正常人的体温平均是37摄氏度,而体温过高和过低人都不能承受,因此人属于恒温动物。但是,有人怀疑37摄氏度是否就是人的最佳温度,尤其是在寿命与体温的关系上。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就寿命而言,37摄氏度也许不是最佳温度,而36.5摄氏度可能更好。把小鼠的正常体温降低0.5摄氏度,它们的预期寿命最高可增加20%,这相当于人增加了7~8年的寿命。

这个结果提示,人的血液温度低一些可能延长寿命,但是,需要找到安全的降低血液温度(即体温)的方法。进行这项研究的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斯克利普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布鲁诺·康蒂认为,从他们的研究结果来看,现在人们普遍适应的37摄氏度并非最理想。

数十年来研究人员已经知道,饮食比正常小鼠低三分之一热量的小鼠寿命要延长40%,这个结论也适用于其他哺乳动物。与此同时,饮食少(主要是饮食中的热量少)三分之一的小鼠或哺乳动物的体温又会下降0.5摄氏度或更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低体温有助于延缓衰老,还是低热量饮食简单地导致了低体温呢?要弄清直接的因果关系是比较难的,因为无论环境温度怎样,哺乳动物维持着恒温。为了找到其中的奥秘,康蒂的研究小组利用遗传工程的方法降低小鼠的体温。他们使用一种称为分离蛋白2的基因,这种基因能把通常细胞线粒体制造化学能的任务转化为促使线粒体释放能量,并以散热的方式体现。

把这种基因植入小鼠大脑下丘脑和靠近该区域感知和控制体温的一群脑细胞中,这些细胞群类似于自动调温器。植入的基因能有效加热自动调温器。结果,就让大脑误以为身体温度较高而发出降温指令,使得小鼠的身体降温0.3~0.5摄氏度。

而这种降温对雌鼠和雄鼠的寿命影响是不一样的。降温后雌鼠的预期寿命延长20%,而雄鼠只延长12%,而且小鼠似乎生活得很健康,直到它们死亡。因为,它们并非只是简单地延长了衰弱的老年时期,而是过着有质量的健康生活。

这个研究证明,限制饮食的抗衰老效果是与低体温相联系的。其中的原理可能是,低体温延缓了新陈代谢和身体其他副产品的产生,如自由基。而自由基是损害细胞和促使细胞衰老的元凶。由此,也使得细胞的寿命延长,因而增加了寿命。

而现实的情况是,有的人希望长寿,但不愿意挨饿,限制饮食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件痛苦的事。这个研究则提供了一种不痛苦的选择,即温暖大脑的基因疗法,结果让大脑指令全身降低温度。但是,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在伦理上人们能否接受这样的治疗,以及在实践中治疗能否成功是另一回事。

比如,从进化上来看,37摄氏度被视为人类和其他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最佳温度,因为这被视为生物化学反应的理想温度。而降低温度到36.5摄氏度会使人和哺乳动物长寿,但为什么自然进化不选择这样的理想温度呢?所以,可能的答案是,低温不是理想的选择。因为这一温度不能使动物拥有后代和传递基因的能力增强。

所以,尽管康蒂等人研究中的小鼠是健康长寿的,但这种降低了体温的小鼠可能会产生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果低温有选择优势,进化早就促使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这么做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得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少吃或吃低热量食物与低温增加寿命的现象。少吃和低温固然可以长寿,但是否会有其他的健康问题还难说,而且一般人也做不到。

另一方面,个体之间温度并非相同。有的人温度可能低于37摄氏度,这是否也是他们长寿的原因?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另外的研究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