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国产无人机的初探索

从无到有——国产无人机的初探索

新世纪的几场局部战争让人们看到了无人机所凸显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潜力据估计,全世界正在服役的各种无人机可能超过10万架。中国的无人机发展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刚刚建立,大多数航空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精力均集中在有人机方面,而无人机的早期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几所航空院校。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的蓬勃发展,国内无人机的研制单位更加广泛,犹如雨后春笋。除了三所航空高校仍扮演着我国无人机研制主要角色以外,无人机的研究单位已发展到几十家之多。很多航空研究机构、企业,其他高校,甚至民营企业也加入到无人机的研制队伍。在无人机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瞩目。原来研制生产有人机的几大主机厂所,也纷纷开始涉足无人机领域,而且瞄准大型无人侦察机和无人作战飞机等高端机型,成为中国无人机发展道路上的一支生力军。

沙特老爷们手里的彩虹无人机就是中国无人机的代表制作。

追根溯源,要说新中国无人机的起步与发展,必须先从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说起。1958年,在北航的校园内,有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年轻人,包括教师和学生。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没有任何先例的条件下,搞出了一套无人驾驶控制系统,并将其装在一架安-2飞机上。


1959年2月,这架没有人驾驶的飞机试飞成功,实现了从起飞到着陆全过程的自动驾驶飞行。这架飞机就是“北京5号”,为我国无人驾驶飞机的发展开创了先河。

提起“北京5号”无人驾驶飞机的设想,可追溯到1956年。当时全国正在着手制定12年科学发展规划,在讨论规划的过程中,北航的老师提出了研制无人驾驶飞机的想法。1957年下半年,在酝酿无人驾驶飞机研制方案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无人机的飞行平台是自行设计,还是利用现成的飞机改装?按当时的条件和能力,要设计制造一架全新飞机,从技术到经费都是困难的。1958年3月,经论证后认为:在安-2的基础上进行改装较为稳妥和可行,因为安-2是一种低速飞机(飞行速度为257千米/小时),稳定性好,起降方便,而且可乘坐6人,便于在试验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测试。

1958年6月29日,北航成立了无人驾驶飞机研究机构,参与人员进一步扩大,不光是北航的师生,还有民航局、飞行员和无线电技术人员参加。随后开始进行总体和分系统设计,逐步完善了“北京5号”的起飞、着陆和全盘自动控制方案。

自动起飞控制、远距离遥控、下滑状态制、着陆状态控制、着陆后的滑跑方向控制等一系列问题,都经过了仔细分析和设计,并利用当时所能得到的技术和设备来实现。这么复杂的工程,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热情和精神力量非常高涨,什么累和难全都抛在了脑后。经过大家的努力,到7月底所有设计工作全部完成,并先后完成了设备带飞试验、遥控着陆飞行和有人监控情况下的自动飞行试验。


安-2飞机

1959年1月,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了“北京5号”的试飞方案,而且就在北京上空飞。当时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还鼓励说:“不要怕,如摔了飞机,再调一架飞机来”。1月31日上午9时许,“北京5号”第一次单飞如期在首都机场进行。试飞是在机上无人的情况下进行的,主要内容包括自动起飞、遥控飞行表演。自动对准跑道下滑飞行、进入跑道后自动着陆、在机场跑道上控制滑跑方向及制动等。试飞当天,机场还派出了一架Aero-45轻型飞机跟踪观察。随着放飞的信号弹划破长空,发动机的轰鸣声震荡着每一个人的心。“北京5号”在完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腾空而起,飞向了祖国的蓝天。进入航线后,“飞行

员”坐在地面的模拟操纵台上(操纵杆、仪表与飞机上的一样),远程遥控飞机完成了元个漂亮的“8字形”飞行后飞机首动进入着陆航线。在着陆阶段,为了证明飞机完全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当飞机着陆时,操纵员松开手、离开座位,飞机在仪表着陆系统的引导下自动平稳地降落在首都机场的跑道上。

应当说,“北京5号”的研制是对科研人员的一次很好的练兵。许多参加过“北京5号”研制的人员,如文传源、林士谔、丁子明等,大多数成了后来教学、科研和型号研制方面的带头人。这些人,有的已经故去,健在的已是蓬之年,可他们培养的学生,多数已成为我国航空事业的中坚和骨干,也有的转行到了其他单位,但不管他们以后干什么,在中国无人机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他们不可磨灭的足迹。靶机是供防空导弹、航空机炮、高射炮试验和打靶用的无人驾驶飞机。20世纪50年代,用于我国部队装备训练的靶机,主要是苏联制造的拉-17。到了60年代,由于苏联援助的取消、专家的撤离,人民空军试验用的拉-17无人靶机严重缺失,国家下决心搞自己的无人靶机,从而催生了“长空1号”。“长空1号”(CK-1)高速无人机的早期型由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二站仿制,主要负责人是赵煦将军。从开始仿制到总体设计成功用了3个月,1966年12月6日,“长空1号”首飞成功,1967年定型。1968年,国家正式下达任务,要求南航在“长空1号”的基础上研制中高空靶机。1976年和1977年,该校相继研制成功“长空1号”中高空靶机和1015B型雷达伞靶。1977年南航成立无人机研究室,1979年又扩充成为无人机研究所。1977年3月,国家又下达了将“长空1号”靶机改装为核试验取样机(CK-1A)的任务。核试验穿云取样,是核武器研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过去用有人机取样,不仅可能对飞行员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由于穿云时间安排较晚,取得的样品不够“新鲜”,会影响对试验取样的鉴定和分析。


半年时间里,南航科研人员研制些了3架取样机,并进行了多次试验。在正式试用前又作了有歼6飞机跟踪的模拟试飞,试验与试飞表明,取样机的研制是成功的。1977年9月,一架“长空1号”取样机参加了我国一次核试验的穿云取样飞行。爆炸时,取样机距爆炸中心150千米,无人机按照预定的航线飞行,打开取样器后两次穿过核试验的烟云,十几分钟后在预定地点着陆。首次执行取样任务便获得了成功,飞机基本完整,取样器无损伤,取到了“新鲜”样品。

为了加强国防力量,对一批高性能导弹进行鉴定试验,急需一种可在中低空做高速水平急转弯飞行的大机动靶机。这种靶机在中国尚属空白,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任务下达后,军方提出的具体技术要求是,在做高速水平大机动时坡度要达到70~77度;在时间上,要求南航从1983年初开始,在一年半内研制出高性能的大机动靶机(CK-1C),然后制造一批飞机出来,提供导弹打靶使用。时间紧,要求高,技术复杂,任务相当艰巨。这就要求在总体方案上不能有失误,在试制生产上不能有返工,每项工作都必须有条不紊,既快又好。接受任务后,南航上下急国家之所急,学校做出了全力以赴完成任务的决定,成立了以院长为首的研制领导小组,建立了总设计师系统和行政指挥系统,制定了应用系统工程的管理办法,试行承包责任制,使研制工作很快全面铺开。

总设计师吕庆风主持确定了以“长空1号”低空靶机(CK-1B)为原准机的设计方案。解决了推力、结构、飞行控制、供油、电磁兼容、电网络和飞行轨迹方面的大量设计技术关键。其中难度最大的首推飞行控制系统和供油系统。他们采取利用发动机压缩空气增压供油的方案,设计出独特的供油系统,突破了无人机研制中的又一技术关键。


长空1号

1984年7月,两架试飞样机制造完成,9月在试验基地试飞,一举成功。水平转弯的机动过载达到4g。到1984年底,南航又试制出8架大机动靶机。在1985年2月至3月进行的高性能导弹鉴定试验中,用4架靶机就完成5次导弹有效发射的供靶任务。

15年的时间,南航研制的“长空”靶机系列,基本满足了国产多种防空导弹的打靶需要,成功地完成了核试验穿云取样任务,在我国空空武器等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空一号

总的来说,“长空1号”是一种大型喷气式无线电遥控+程序控制的高亚声速飞机,主要用于导弹打靶或防空部队训练,经改装后也可执行大气污染监控、地形矿区勘察等任务。该机采用典型高亚声速布局,机身细长流线,机翼平直,展弦比大。水平尾翼呈矩形,安装在垂直尾翼中部。机身前、后段为铝合金半硬壳式结构。发动机及其进气道装在机身下部的吊舱内。“长空1号”的起飞非常有特色,采用一辆可回收的发射车进行助推起飞,起飞时飞机发动机启动,带动发射车开始滑跑,当滑跑速度达到275千米/时,飞机已经得到足够的升力时升空。飞机脱离发射车后开始爬高,发射车因无动力而减速,随后地面人员发出无线电指令,抛出制动伞,并控制刹车使发射车停住。“长空1号”的降落,相对而言略显笨拙,实际上是一种硬着陆。当其在无线电指令指引下,进人预定着陆场地时,在500米高度自动拉起,然后进入无动力下滑。接地时,保持较大迎角,尾部首先着地,靠发动机吊舱和尾喷口吸收部分撞击能量,实现主体部分回收。机体经修复后可再次使用。

“长虹1号”是由北航研制的高空多用途无人驾驶飞机,又称“无侦5”,代号DR-5。主要用于军事侦察、高空摄影、靶机或地质勘测、大气采样等科学研究。1969年开始研制,1972年11月首飞,1980年定型并正式装备部队。在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记载着它的诞生,以“高空多用途无人驾驶飞机”的称号而载入中华民族的历史史册。

“长虹1号”是北航在参照被击落的BQM-147H高空侦察机的基础上,经过修整、改装、试制完成的。作为飞机平台“长虹1号”的设计是有样机参照的,但无人机是一个大的系统,其地面遥控遥测系统是没有任何参照物的,完全是北航人自行研制完成的。


长虹1号

自1964年8月起,美国开始对我国进行高空照相侦察,所用的装备就是由美国瑞安公司研制的BQM-147H高空无人驾驶照相侦察机。它由一架DC-130运输机挂载,从日本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起飞,飞到我国南海上空投放。投放后从我国海南岛海口入境,经南宁、兴宁、漳州、厦门出境,至台湾湖口伞降回收。到1969年12月,美国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共入侵中国领空97架次,平均每年18架次,共被我击落16架。

1969年9月,原国防科委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决定研制自己的高空无人驾驶照相侦察机,向北航下达了恢复147H无人机的任务。说来有意思的是,一般被击落的飞机残骸,肯定是支离破碎的,但147H无人机是采用伞降回收的,碰巧有两架被击落时,将其回收伞打开了,落地时基本完好,从而成为了我们研制的样机。不过,其地面控制站、作战指挥车等设备都必须由我们自己从零开始研制。

恢复147H任务下达后,北航上下都非常重视,有很多人参加了这一工作,最多时达2000余人。经过10个月的努力,两架147H无人机修复完成,发动机运行正常。在860炮描雷达改装基础上研制的地面无线电控制站也获得了成功。1970年9月,进行了首次投放试飞,经过33分钟的飞行。高度达13000米,载澄达306干米、速度达70千米/小时,这次无人机的投放试验、使我国无人机带制迈上一个大台阶、不仅吃透了当,1972年10月完成了国产第一架无人机的总装。同年11月,又成功地完成了国产无人机的首次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