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动,盘子会碎!不要让父母的“恐怖型思维”打碎孩子的自信心

别动,盘子会碎!不要让父母的“恐怖型思维”打碎孩子的自信心

文/笔妈

3岁半的浩浩最近很活跃,看着别人干什么,他也想去试试。吃完晚饭后,浩浩坐在自己的餐椅上,看到妈妈开始收拾餐桌,立马从自己的椅子上溜下来,自告奋勇的想要帮妈妈把餐桌上的脏盘子端到厨房去。妈妈一看到浩浩要去端盘子,立即紧张起来,“宝贝,你别动,你会把盘子打碎的!”妈妈严肃的说。浩浩听到妈妈的话,撅起了小嘴不开心了“我也要端盘子”“不可以,你会把盘子打碎的”妈妈再一次的训斥了浩浩,于是浩浩不开心的跑开去玩其它的玩具去了。

像这种情景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往往不知道,我们为了不让孩子打碎盘子,但是却打碎了孩子发展自我能力的信心。孩子如果开始想要主动去尝试一件事情,说明孩子内心已经做好了去尝试这件事情的准备。但是如果父母在第一时间就制止的话,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以及不自信。孩子内心原本对于事情的自信就会变自成不自信。

为什么父母总是会不自觉的制止孩子去尝试呢?

美国心理学大师阿尔伯特·埃利斯在《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一书中提出人们拥有三种病态的思维,会导致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过激。其中一种常见的思维就是“恐怖型思维”。

“恐怖型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对未知事情表示担心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在脑海里总是会想着“万一……怎么办……”。

特别是父母对年幼的孩子会经常会有这种思维,因孩子年幼无知,孩子的很多尝试都可能会带有危险性。父母会担心孩子一旦做了这件事后,会发生什么严重的后果。像浩浩想帮助妈妈收拾盘子,妈妈第一反应就会担心“万一孩子把盘子打碎了,怎么办?”。也正是由于这种担心会让父母在第一时间就直接制止了孩子去尝试,这样就可确保孩子打碎盘子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

但父母可以想一想,孩子端盘子也只是有可能会把盘子打碎,而且即使出现了最坏的情况,孩子把盘子打碎了,父母及时的清扫干净,对于孩子尝试失败的结果也是很容易处理的。如果通过直接制止孩子去尝试,盘子是肯定不会打碎,但是孩子将会因为父母的阻止,失去得更多

如果父母直接阻止孩子去尝试,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呢?

1,孩子自信心会容易受挫。原本孩子想去尝试,他自身觉得他是可以做好这件事的,但是由于父母的阻止,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是不行的。

最近看《奇葩说》,被宝藏女孩詹青云吸引了,一个瘦瘦弱弱的女孩,站在辩论台上,引经据典,信用拈来,你都无法想象她读了多少书。她现在表现出来的学霸气质,你都不会相信在她小时候,她基本是跟好学生无缘的。但她为什么成功,这也是完全得益于她的父母,她想尝试的事情,父母坚持并且陪她探索。

詹青云喜欢四驱车、蓝球、运动、还有麻将,许多父母看到孩子喜欢这些,都会觉得是“玩物丧志”“虚度光阴”吧,但是詹青云的父母并不这么认为,即使没有条件,他们也要创造条件去支持女儿。为了让她拥有四驱车赛道,詹青云的爸爸甚至把客厅的沙发、茶几全卖掉了,专门放它。而正是父母给她的爱,父母无条件的支持让她自信。

2,让孩子失去了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在孩子小的时候,最宝贵的能力就是探索,孩子通过不断的探索去学习更多的东西。但是如果家长经常的强制制止,孩子就会不敢也不愿意再去尝试一些有趣的事情。

诺诺的奶奶是一位特别洁癖的人,为了保持家里的整洁和干净,奶奶的做法是不允许诺诺去碰很多东西,也不允许他把家里弄乱。奶奶的口头禅就是“不可以做……”“……不行”,慢慢地,诺诺缺少了探索的欲望,都不愿意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新的事物。

相反,诺诺的表哥平常在家就喜欢到处摸,到处翻找。可能这种情况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是“熊孩子”,但实际这就是孩子在家里到处探索的表现,这类的孩子对于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这其实是一项非常好的能力,这种能力每个孩子生来下都有,只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如果孩子想去尝试的时候,经常受到家长的制止,孩子的这种探索的欲望就会慢慢变得没有了。

孩子的尝试很有很大的机率会失败,这是因为孩子的经验和技术的不足。想想我们成人,也会经常失败,我们也是不断的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最后才能获得成功。想让孩子获得成长,帮助孩子面对尝试的失败结果,远比直接制止孩子去尝试要好得多。

面对孩子的尝试,父母可以这样做:

1,父母提前预判好危险性的大小,做好防护措施。并不是孩子所有想尝试的事情,父母都需要无条件支持孩子去尝试。父母得先预判好未知风险的大小,控制风险能力是不是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像端盘子这种事情,事情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把盘子打碎,父母只要及时的清扫问题就解决了,这类事情的风险就是非常小的。但是如果孩子提出想尝试的事情,未知的危险会涉及到孩子的人身安全,那父母就需要有严厉的制止。

在《爸爸去哪儿》中有一期,田亮的女儿森碟想要做滑板,田亮当时也担心森碟去玩这个游戏会有危险,但是看着孩子想尝试的欲望,田亮并没有选择阻止孩子去玩游戏,而是在森碟下滑的过程中,自己默默的全程跟在她的身后,双手张开护住她,以防出现危险的时候,他能够第一时间去保护她。

前段时间有个13岁的小男孩偷开”奥迪”车上学的新闻,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13岁的男孩在路边偶然发现一辆没有上锁的“奥迪”车,孩子就直接开去上学了。后来失主报案,警方介入才找到失窃的车辆,才发现偷车的是一位13岁的中学生,万幸的是小男孩行驶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交通事故。13岁的男孩偷车开,最根本的也是家里人有教他开车。像这类孩子想尝试开车的事情,未知的危险性就会直接涉及孩子的生命和其他人的生命,这种尝试,父母就需要严厉的制止。

2,角色扮演,提前在家里陪孩子练习。孩子去尝试事情会失败,只是因为孩子的经验和技巧还不够成熟。想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可以通过孩子最喜欢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提前多多练习。

诺诺要出远门去参加为期一周的夏令营,爸爸妈妈也非常担心孩子第一次出远门会发生什么意外,但是爸爸妈妈并没有因为担心而不让孩子参加,而是提前在家里就跟诺诺进行练习。模拟孩子出门在外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况,比如:不小心走失了,身体不舒服,找不到方向等等,教孩子各种处理方法和遇到困难要找谁寻求帮助。后来诺诺从夏令营回来,非常的开心,爸爸妈妈对于以后孩子出门也放心了很多。

3,让孩子学会接受失败的结果。孩子想要尝试,就有很大的机率会失败。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是众心捧月,接受的都是家人的表扬和赞美。表扬和赞美可以给孩子自信心,但也会很容易让孩子玻璃心。而让孩子多去尝试,多去体验尝试成功后和成就感和尝试失败后的挫败感,引导孩子去享受尝试的过程,寻找失败的原因,会让孩子变得更坚强,更有韧性。

笔笔刚开始在堆积木的时候,因为没有掌握平衡结构,积木就很容易倒。积木一倒,他就会很容易发脾气,很急燥。嘴里会念着“我放不稳它,我放不稳它”。他觉得这个事情他不会,他做不好这个事情,他表现得很挫败。我就会跟他说“你现在有点急燥,先平静一下心情,积木放不稳就是会倒的,你看妈妈也会倒,倒了没关系,我们再来一次就好,我们先来观察下它为什么会倒。”然后带着孩子一起找原因。后面再遇到积木倒了的情况,他就会自己说“倒了没关系,我们再来一次就好了”。


后面早教中心的老师跟我说,他观察到孩子们在一起堆积木,其他所有的小朋友在积木反复的倒了两三次后,就放弃不玩了。只有笔笔,积木倒了,他就重新开始,一直就在坚持,也没有表现出不耐烦。

盘子打碎了,我们可以再买,但是孩子的自信心一旦打碎了,那父母得花百倍的功夫才能恢复。在父母能控制危险后果的范围内,让孩子大胆的去尝试吧。


我是笔妈,关注@笔妈成长,我们一起聊有趣的育儿事,一起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