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留学生生源地的缠斗,为什么是印度人“占领”了硅谷?

两大留学生生源地的缠斗,为什么是印度人“占领”了硅谷?

一般提到印度,中国人总会想到印度那混乱的治安,满挂着人的火车,复杂的宗教问题以及连基本的厕所都解决不好的落后基础设施建设。


即便是在国际学界、科技界、金融界,我们也不会想到要去和印度人竞争,我们的竞争对手应该是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


但就是我们潜意识里并不会视为竞争对手的印度,近几年频频登陆各大头版头条,甚至有美媒惊呼“10个印度裔CEO在统治世界”!


01、印度裔CEO统治世界

事实上,这些友邦惊诧论都来源于一组数据。


从2008年开始,就已经又媒体留意到硅谷印度裔管理层的崛起:当时在硅谷有超过30%的工程师是印度裔,而硅谷高科技公司里超过7%的CEO是印度人;除此之外,印度人创建的工程和科技公司比英国人、华人和日本人所创建的总和还多。


微软现任CEO萨蒂·纳德拉(Satya Narayana Nadella),印度裔;


手机军工企业诺基亚CEO拉吉夫苏里(Rajeev Suri),印度裔;


全球第二大半导体晶元代工厂GlobalFoundries的CEO桑杰·贾(Sanjay Jha),还是印度裔……


硅谷传奇人物、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与谢尔盖·布林在本月初宣布卸任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CEO和总裁职务,引发一场科技新闻界大地震。


而走马上任的新任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对不起,还是印度裔!


中国、印度都是重要的科技人才输出国,大多数中印人才初期发展轨迹也并没有明显差别:都是从国内顶级院校毕业,深造后加入硅谷科技公司,从底层工程师开始架设自己的职业道路。


但为什么后期职业发展会呈现出如此巨大的差别,而且在近年来越来越明显?


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吸引着全球各地的人才,而硅谷则是一个重要体现。


按理说硅谷的管理层如何更换,跟我们身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这么多曾经不被我们作为竞争对手的印度人纷纷鸟枪换了炮,不禁让人感到疑惑。


难道华人就天生不适合做领袖吗?


02、印度人的优势

我们在昨天的推送里也谈到这个现象,沟通方式的差异引导着华人和印度人的思维方式差异。


我们说,国人总是讥讽印度人英文发音不对,但是国内考过四六级的大学生那么多,按理说日常词汇量已经足够了,可有几个能跟外国人正常沟通交流的?哪怕操着一口蹩脚的“方言英语”?


驻美媒体记者杨琳桦曾询问自己来自思科的印度裔邻居,怎么看待华人工程师?


这位邻居回答:“他们都非常聪明,但很少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也许和民族文化有关,害怕说错话?”


重成绩而轻能力,固然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弊病,但是印度人占领硅谷的原因,或许远远不止“敢于说英文”,毕竟英语就是人家的通用语言,哪怕我们认为那是“方言英语”。


另一方面,印度人一向被诟病“喜欢抱团”,包括目前硅谷印度裔横行,也被很多华语媒体解读为“抱团排挤华人”的表现。


在知乎,关于硅谷华人和印度人的恩怨纠缠有几十条问题和上千条评论,中国工程师一边倒的认为“老印”是他们在硅谷的对手和绊脚石。


The Indian Entreprenuer(印度企业家协会)串联起一整个硅谷的印度裔人口。在这里,一个印度人有了实际权力,就会惠及十个印度人;一个印度人创立投资基金,就会有十个印度人的创业公司受益。


对比一下,华人在硅谷的社团组织眼花缭乱,不仅从行业细分,甚至从学校细分,常青藤的不跟清北的玩,清北的不跟复交的玩,本校直升的不跟外校考入的玩……


但类似印度人这样“拉帮结派”的管理学,却受到职场的认同。


新罕布什尔南方大学在一项研究中称赏印度人的管理风格:“上级会非常真诚地替下属考虑,两者之间往往会建立极强的忠诚感,甚至超越了薪水回报。”


03、印度教育的崛起

很多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印度,也许就是电影。《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厕所英雄》,即使在中国也叫好又叫座。


但是提到印度电影,绕不开一部经典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


这部电影讲述一个离经叛道的天才少年兰彻顶替他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读书,用他的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


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最终成为了具有400项专利的王牌科学家。


而影片中的皇家工程学院,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印度理工学院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说过:“印度理工学院是一所改变世界的名校,没有印度理工学院的助力,就不会有今天的硅谷。”


这里为全世界输送最顶尖的IT人才,在美国的500强企业当中,基本上所有的高层都会有印度理工学院毕业生的身影。除开硅谷,还有世界银行、国家货币基金组织,甚至还有美国宇航局。


印度理工学院培养的是什么人才?我们在《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可见一斑。


影片中作为正面角色的兰彻,虽出身平凡,但是从不循规蹈矩,按我们的话说就是喜欢“穷折腾”。


兰彻并不仅仅是一个影片中的人物,更像是印度理工学院培养人才的一个缩影。


普通的印度小学老师Arvind Gupta,被报道教授孩子用各种廉价的材料甚至是回收的垃圾制作科学玩具,结果还真的有个小女孩通过这个小制作所撰写的科学报告参加了美国的因特尔国际科学和工程展(ISEF),并获得了第二名。


紧接着,她又因为这次的获奖,被英国的大学录取,麻省理工林肯实验室甚至用她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


而这名老师依旧还在教授他的小学,不断更新着一个“来自垃圾的玩具”的网页,这都是孩子们亲手做出来的“小玩意儿”。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废自行车内胎做的打气筒、吸管做的水泵、只剩一半的篮球做的数学模型、废光盘做的发电机、自行车气芯橡皮和火柴棍做的原子模型、饮料瓶做的肺部呼吸模型……


再一搜这位老师的名字,资料显示印度理工学院背景。在参与各界演讲时,他说:


科学教育的器材应该是任何阶层的孩子能负担得起并且能参与制作的。如果一个孩子在这样的博物馆花了3个小时,看那些激光装置、那些玻璃仪器、和各种发光,他会感到完完全全的无助、深深的无力感。因为当他或她回家以后,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无法延伸。这些巨型的机构,更像是权力和财富的炫耀品,而不是亲近这些孩子的教育载体。”


他放弃了自己所有的发明专利,以身作则将自己的科学理念教授给学生,让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具备科学素质、动手能力,去创造、去想象、去揭秘。


更可怕的是,这并不是一种“敢于”,并不是“打破陈规”的表现,这是正在印度发生的、细微处的科学革命。这样长大的孩子,今后何止进军硅谷?


在中国谈及科学,不是封闭的实验室,就是昂贵的仪器。我们有自然课,有实验课,但是把报告交上去,一切都与我无关了。


教育有一个特点,今天投下的种子要到十年、二十年后才能收获。我们确实也知道创造力的泯灭对于未来人才培养是致命的,也知道千篇一律的正确答案对孩子来说有很多害处。但是在起跑线的追逐下,电影院前面的人都站起来了,我们也还是要带着孩子去跑,背着孩子站起来,晚了就没位置了。


很多事情在我们看来,是不重要的。


但,它真的不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