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在沈阳拍的!雷锋这张经典照你一定见过!他曾来沈阳日报送稿……

原来是在沈阳拍的!雷锋这张经典照你一定见过!他曾来沈阳日报送稿……

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执行任务中因受重伤牺牲。雷锋生命的最后6个月是在沈阳棋盘山参加沈阳市委战略指挥中心的施工。他在沈阳留下了许多闪光的足迹。

被誉为“雷锋活辞典”的华东方说:“沈阳是雷锋生前活动的中心城市。雷锋入党谈话是在沈阳进行的,也可以说雷锋的政治生命是在沈阳诞生的;雷锋生前出席的最高规格的会议是原沈阳军区首届团代会,还是大会主席团成员,具体地点是沈阳八一剧场;沈阳是雷锋给大机关、大单位作报告最多的城市,雷锋先后在原沈阳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工程兵、装甲兵、炮兵、空军、军委工程兵沈阳器材基地等单位作报告,还在1所大学和5所中小学及工厂作报告。”

此外,家喻户晓的“雷锋坐火车行千里,好事做了一箩筐”,这些好事也都是在沈阳发生的。如在沈阳火车站给丢失火车票的大嫂补票;雨中送大嫂母子3人的终点是沈阳望滨乡的樟子沟;被称为雷锋干娘的田大娘也是沈阳望滨乡黑林子村的。

雷锋在沈阳发生了太多的故事。近日,记者找到与雷锋有过接触的亲历者的回忆资料,来讲述雷锋在沈阳的故事片段。

经典照片摄于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大院

雷锋手持钢枪照在中国家喻户晓,曾入选1998年国际权威艺术摄影组织“GAPA”评选的全球20世纪最有影响的百幅图片,他的拍摄者叫周军,当时任前进报社摄影记者。1976年,周军转业到沈阳日报社,先后任总编室副主任、农财部主任。两年后,周军调至辽宁电影制片厂,1990年末离休。

2017年3月1日,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报社高级编辑、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线云强访谈雷锋照片拍摄的亲历者——原沈阳军区前进报社美术图片编辑、82岁的李奎根老人,还原了周军的拍摄过程——

1960年冬天,忆苦思甜教育典型雷锋来沈阳军区参加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前进报社决定采访雷锋,让他写篇文章。当时在前进报社任职的周军找到雷锋,将编辑部的想法告诉了雷锋。第二天,雷锋如约交稿。随后,周军给他照相准备做封面用。

拍这幅照片是在当时沈阳军区政治部的老院。院子里的树主要是槐树,也有小松树,不太高。雷锋来开会的时候只带了个背包,戴了一顶粘绒帽。而周军要塑造一个东北战士的形象,他从相机取景器里一看,觉得雷锋戴的那顶粘绒帽缺少代表性。换了几个皮帽子,有大有小,都不合适。而美术图片编辑李奎根有个皮帽子。李奎根回到办公室取来,给雷锋戴上,放下帽耳后一戴正好,就准备拍照了。

拍照时是上午9时多。周军到哨兵那借来枪和子弹袋。枪管边上的眼是圆的,那个时候的冲锋枪有两种,一种是木把的,一种是铁把的,这个是铁把的。给雷锋拍照时,他就是一个忆苦思甜典型,还没太出名。

第一个说唱雷锋的人在沈阳

军旅老艺术家朱光斗见过雷锋三次,并和雷锋握过手。2018年7月24日,退休老干部杨永华专程赴北京采访这位第一个说唱雷锋的人——

1962年2月,沈阳军区召开了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雷锋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休会期间,朱光斗采访了雷锋。朱光斗看见雷锋个子不高,人很稳重,方形的脸庞,两只眼睛格外有神,走起路来快步如飞,给人的感觉是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朱光斗主动上前说明了来意,雷锋急忙上前紧紧地握住了朱光斗的手致谢,两人便亲密地交谈起来。

朱光斗说:“雷锋同志,上次在军区听了你的忆苦报告,让我很受感动,令人难忘。”

雷锋说:“那些都是过去亲身的经历,永远也忘不了的苦难。昨天在舞台上看过你的演出,你演得真好,词也写得好。”

朱光斗高兴地说:“我们创作的《雷锋苦难的童年》快板,在党代会上进行了演出,不知你对作品感觉怎样?”

雷锋谦虚地说:“我没啥可写的嘛!应该多写写别人。”

谈话中,朱光斗询问了雷锋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情况,相约会后去雷锋所在连队采访。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沈阳火车站候车室,那是1962年夏季的一天,两人走了一个照面,像久别的老朋友一样交流起来。

雷锋曾来过沈阳日报送稿

雷锋与沈阳日报社还有一段渊源。2012年8月15日,在雷锋殉职50周年之际,84岁的沈阳日报老报人白茅有过这样一段回忆——

那是1960年夏季的一天下午,天气有些闷热。这个时候,位于沈阳市和平区衡阳街沈阳日报办公楼里的编采人员仍在忙碌着。在外采访了大半天的记者白茅一回到二楼科教组办公室,便开始埋头写稿子。虽然快到下班时间了,但对报社的编采人员而言,这也正是他们最忙的时候。就在这时,白茅听到几下敲门声,随即听到一个有力的声音:“报告!”

白茅随口应了一句:“请进!”

门被轻轻地推开,一个特别精神的解放军小战士让白茅眼前一亮。身高一米八多的他忙站起身来,问小战士:“同志,你找谁?”

小战士向白茅敬了一个很标准的军礼:“你好,我叫雷锋,是沈阳军区工兵团的战士,今天是专门替团里送稿来的。”

一听是部队的稿子,负责跑公安、部队战线的白茅马上从雷锋手中接过了稿子,并对雷锋说:“你请坐,这稿子等我看完后,再由编辑处理。”

那时的雷锋还没有出名,他坐在一个大个子记者面前显得有些拘束。白茅对他笑笑说:“听你的口音,咱们还是湖南老乡呢。我原来也在沈阳军区部队,后来从军区前进报社转业到沈阳日报工作的。”

听到了“老乡”“部队”这两个关键词,顿时让雷锋兴奋起来。他忙对白茅说:“你是前辈,我要好好向你学习。”

两人愉快地交谈了一会儿,雷锋看到白茅还要写稿子,就主动提出告辞。白茅热情地把雷锋送到了编辑部大门口,还请他有时间再到沈阳日报来做客。雷锋爽快地答应了。

数十年来,《沈阳日报》一直是宣传雷锋的主阵地。

想听雷锋原声,请扫二维码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周贤忠 资料图片

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编辑 王沛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