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虹吸效应明显:七成流入广深,珠海最能留人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虹吸效应明显:七成流入广深,珠海最能留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化建设中,人才无疑就是最重要的“粮草”。在日前举行的2019阿里云广东峰会上,由广东省政府和阿里云联合举办的广东工业智造创新大赛吸引了三千多支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业的顶尖AI人才,在通过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后,成功设计出专用的瑕疵检测算法模型,整体准确率超过91%,有效解决了纺织行业质量检测工序中对高质量花色布瑕疵检查的“卡脖子”难题,对纺织业智能化升级带来了巨大的突破。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成为了最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广深成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流动中心

据智联招聘基于平台大数据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及人才流动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9市中,除江门外,其他城市均处于净流入状态。其中,深圳和广州作为两大核心城市,担当着人才流动中心的角色,从外界流入大湾区的人才有40.39%都流向深圳,31.42%流向广州,两者占到七成以上。

同时,从深圳和广州流出的人才分别占湾区总流出人才的48.35%、29.37%。因此深圳、广州两地的人才净流入率并不高,分别为0.78%和1.36%。

而且在粤港澳大湾区流出人才中,流向国外的占4.54%,远高于从国外流入湾区的人才占比(0.58%),

可见湾区当前向海外流失人才的现象凸显,而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值得留意的是,据清华经管与职业社交平台领英联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才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在创新创业方面,与世界三大湾区创业人才占比均超过8%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占比却最低,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吸引力最高的城市,其创业人才占比反而低于平均水平,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在创新创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开拓潜力。

而在科研能力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研发人员占比更高,深圳作为粤港澳的核心科创城市,其企业研发人员占比甚至超过90%。企业创新能力突出,但高校研究能力亟需提升较弱,这也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的特点。

提升人才吸引力需龙头企业迭代带动

清华经管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煜波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引擎,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数字经济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也给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战略机遇,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科技与产业创新,将成为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和战略支撑。”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让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还需要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人才的吸引力。

相关调研报告就显示,城市和区域的转型离不开企业迭代更新,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代表性的城市,深圳在经历了硬件业的崛起和移动互联网普及等阶段后,也需要有像阿里、美团、京东、拼多多等一系列新一代高科技服务企业,连接互联网与服务业,联动线上线下。在对粤港澳大湾区数字人才流动数据进行解读时,领英中国总裁陆坚就指出,目前数字化人才的流动更多的是龙头企业的效应,在龙头企业的周边会产生很多创业公司,人才的频繁流动其实是大公司的人才离开大公司造成的经济繁荣。但是在对更高层次的人才的吸引上,以深圳为代表的粤港澳大湾区还需要有更多的龙头企业的出现,来吸引更多国际人才的流入。

【记者】叶丹

【作者】 叶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