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大佬张忠谋退休,“大陆芯”能否复制传奇?

台积电大佬张忠谋退休,“大陆芯”能否复制传奇?


饭桌君说

文丨 小饭桌新媒体作者 牛油果


张忠谋在这里看到前沿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商业机会,看到固守旧世界的公司如何衰败,面向未来的新公司如何崛起,慢慢相信当时不流行的半导体业有着伟大前程。

前段时间,台积电大佬张忠谋退休一事一度引起人们对这家台湾半导体企业的关注,对比大陆中兴遭遇美国制裁风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谈论大陆芯片业的未来。


张忠谋的退休感言提到大陆半导体产业,并认为目前对台湾来说算不上威胁。“大陆半导体落后五到七年。”


说这话的底气,自然是台湾半导体行业的发达。自张忠谋创办台积电,到其晶圆代工业务占全球市场份额55.9%,台积电人才也开花结果,联发科、宏碁、敦泰(触控芯片厂)、大陆紫光、中芯不少高管即出身台积电。


台湾媒体称张忠谋为教父,他也确是台湾半导体业开天辟地式的人物,一个人带起了一个产业,使台湾半导体从零开始便拥有了世界水平。


张忠谋的故事,会在大陆复制吗?


张忠谋出生于宁波,他的故事,和大陆的“大时代”有关,但此后,便是一个勤奋的青年在异国努力打拼,成为行业巨擘的故事了。


张忠谋如何成为半导体大佬

张忠谋自传附录有一篇写他“打臭虫”的故事,讲的是张在重庆读中学期间,与同学们在宿舍和臭虫斗智斗勇的事,和许多初中生作文一样,他还在后面感叹一句,有些奸商和官员就好比这臭虫,一定要想办法消灭才好!颇有忧国之感。


张忠谋中学时的理想是当作家,还看了不少名家名作。但这一理想被父亲“无情地”击碎,原因是,不好谋生。民国战乱,那时张家已尝颠沛流离之苦,他父亲是银行业高管,自知何种方式谋生是“靠谱的”。


张忠谋传记多次提到父母长辈对自己人生规划的“干预”,弃文是第一次,后面也有父母为他决议去美读书,亲戚为他选专业等等。在这些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他没有叛逆倔强,而是修正了自己的方向,选择了很实际的道路。


从学文到学理,是他幼时第一次转变人生目标。尽管在此之后,他没有压抑自己对文艺的喜好,在哈佛时还是喜欢看歌舞剧,听古典乐。但他在自传中感谢父亲的决定:才看了几本书就要当作家,我真是太天真!


家国战乱之时,出生于不幸大时代的张忠谋又是幸运的。在所有人都在关心战事将如何变化,一家人已逃难到香港的时候,他父亲决定出资供他去美国读大学,到发达国家谋生存。这个被张忠谋形容为“人生重要分界”的决定,给了他后来成功的舞台,也躲避了国内一系列的政治事件。从此他告别了逃难于6个城市、在10个学校念过书的逃亡生活,开始追寻自己的“美国梦”。


但母亲也说,父亲只够钱资助你一年的学费,剩下要靠自己了。


家乡无可回,美国靠自己,张忠谋的人生从此剩下四个字:没有退路。


他详细描写了自己坐在飞机上,第一次去美国时的沉重心情:我从未离家如此之远,也从未计划离家如此之久。如今远涉重洋,要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去,展望前途,渺茫之极,怎不令人感伤呢?


他是1000个哈佛新生中唯一的华人。勤奋刻苦,可用来形容他在美国时的学习状态。哈佛一年后他转读理工,去了麻省理工。喜爱文艺的他多次陈述,麻省三年比不上哈佛一年。在哈佛是快乐的,在麻省读机械则乏味。但麻省学的东西有实际效用,可为将来找工作服务。


如果不是两次博士落第,或许没有后来的台积电。张忠谋原计划继续读本专业博士,这也是当时在美华人比较安全的工作路径,将来好找个学校教书。落第,就只能去找工作了。



著名的“一美元”故事改变了他的事业方向,他改业半导体。因富特汽车给的薪资比当时一个半导体公司希凡尼亚少一美元,张忠谋打电话去问,对方却是爱搭不理,回复:爱来不来。负气之下,张忠谋告别福特汽车。另外,他的三叔也提出建议:半导体公司来了不少中国人,你不妨也去试试。


从此,他踏入此后服务一生的事业,半导体。张忠谋在这里看到前沿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商业机会,看到固守旧世界的公司如何衰败,面向未来的新公司如何崛起,慢慢相信当时不流行的半导体业有着伟大前程。


张忠谋的故事不可复制就在于,他亲眼见证了半导体业从零到一,小公司崛起,大人物逐渐成功的过程。他见证了技术的突破,看到好同事因发明集成电路而和后来英特尔的创始人一起拿诺贝尔奖,看到诺伊斯创办英特尔的过程。诺伊斯只比张忠谋大四岁。那是一个技术发展的黄金时代,他随这些半导体“历史人物”一起冲浪,见证了“大时代”。而他后来,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此后张忠谋还做了个重大人生决定,跳槽到德州仪器。摆在他面前有两个选择,IBM和德仪。他还是想做半导体,没有选名气更大的IBM。选德仪的原因如下:当时的上司赏识自己,十分欢迎自己。


他在德仪可谓“开门红”,一进去就按原来在希凡尼亚的工作方法,为德仪一个极难的项目产品提高良品率,最终实现了良率稳定在连客户IBM都达不到的30%以上。初达25%时,他称那天是“我27岁人生中最喜悦的一天”。这次成功为他带来德仪给的1000美金分红,当时少有。


后来张忠谋分析,为什么现在和原来做一样的事,在这里就干得好,有奖金,在希凡尼亚就被降级,裁员(裁掉自己的两个下属)。他得出结论:两个公司本质不同,德仪有大客户,自己的工作是德仪需要的。


自己的能力不变,但在不同公司价值大不一样。这次跳槽让27岁的张忠谋明白这个道理。


在德州仪器工作了25年,“半导体”三字已深深嵌入他的人生。他从机械改学半导体,一个朝阳行业,随着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等的普及,技术研发带来的商业价值和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张忠谋的价值也越来越大。


如果不是德仪后来做战略转型,可能也不会有台积电。


德仪后来想做消费电子,也就是干苹果干的事,让张忠谋去管,另起一个“消费电子王国”。张忠谋不干。这是和他几十年人生道路相左的事。后当台湾想发展经济,发展半导体业的时候,经政府官员邀请,张忠谋最终决定回台湾创业。此时他已56岁。


这样,再来理解他说的“办世界级公司”,就不足为奇了。始终充满危机意识,钻研行业几十年,对市场经营有理解,是张忠谋自信来源。



台积电初尝胜果,也是借了张忠谋的人脉。当时英特尔新CEO与张忠谋私交不错,于是张邀其来台积电参观,一番沟通,英特尔给了台积电第一笔大单。


张忠谋后来接受彭博采访时说,自己最大骄傲就是实践了晶圆代工模式,专注制造,让英特尔这类公司可以专事设计研发,不被量产能力负累。同时小公司也能进入半导体研发行业,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全新的商业模式成就了台积电。2017年3月,台积电市值超越英特尔,达1703亿美金。当英特尔还以PC业务为主的时候,台积电却可以进入智能手机业,继续做芯片代工。


台积电的巨大成功,是对在半导体业奋斗了60多年的张忠谋最好奖赏。


退休后的张忠谋可能要完成自传的下半部,续写自己33岁后的传奇人生。他在德仪学会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又以何种理念经营台积电?可能要等此书出版后才得略窥一二了。

大陆造芯片?不得不做之事


中兴事件发酵后,《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万字长文刷屏,许多人自此得知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一些故事,倪光南教授对此做的一些贡献。有人评论倪教授是“堂吉柯德”,怀揣理想,几番努力,想建起中国芯片事业雏形,但种种原因还未成。



从张忠谋近期发表的一些言论来看,在他眼中大陆半导体事业较之前也有了不少发展。但现在谈芯片自主为时尚早中兴事件或许让不少人已意识到,产业链上游受制于他国是如何痛苦的一件事,在高科技领域处于下风是如何“受虐”的一件事。但要想干成这件投资大、见效慢,涉及国家利益的事,需要的因素太多。


首先是国际型人才,如张忠谋是见证整个行业从小到大的人,更是技术加管理人才,回台湾创办台积电是政府牵头所为,另外还要大量网罗世界型人才——他们往往从美学成归国,更要出现成功商业模式,如台积电的成功就是商业模式的成功,在制造端拥有话语权,才有可能出现“世界级的台积电”。在任一关键环节失败,这一梦想都无法成功。


芯片产业每一环节都有极高竞争壁垒。自主做芯片必定是条极其漫长曲折的道路,但中兴事件的“好处”或许就在于,它让这件事变成了一个大国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企业家们好,我司联合国内上百家天使和风投机构寻找项目股权投融资合作。

1:农业(种植、养殖、养老)重点关注。 2: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

3:连锁餐饮、商贸、化妆品业。 4:互联网、物联网、APP行业。

5:医疗设备、生物医药、健康行业。 6:文化、教育产业。

7:商业、旅游、矿产、地产 8:创新型传统行业。

9:汽车产业链。 10:高利润、高成长性及国家支持等



营业额500万以上!合作对象是企业最大股东,非决策人勿扰!

有需要做股权融资,对接投资人请点击左下角链接填写项目信息!会有专业人员联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