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抗日不足、扰民有余,被称土匪军,谁都不要,李宗仁却争着要

川军抗日不足、扰民有余,被称土匪军,谁都不要,李宗仁却争着要

滕县保卫战,延缓了日军南进的日期,使汤恩伯、孙连仲的部队能及时地赶到台儿庄地区,布防参战,为夺取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争取了时间。

滕县保卫战之所以能打得如此壮烈,全在于第二十二集团军将士的英勇气概和为国捐躯的决心。第二十二集团军出川后,在山西的四十多天中,与日军作战,锐减为两万多人。这个严重后果,不是由于这支川军战斗不力,而是由各方面因素造成的。

第二十二集团军刚到山西时,太原已告失守,日军以快速部队乘川军立足未稳,发起攻击,将川军打败、冲散,再加上川军武器陈旧,请求蒋介石立即为其更换武器也未得到批准,所以,无法与日军对阵攻击。川军在败退中为了补充自己的军械和给养,遇有晋军的军械库,便破门而入,擅自补给;对百姓强买强卖也时有发生。

这些行为被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所悉,他大为震怒,认为这支川军是"抗日不足,扰民有余"的"土匪军",乃电请国民党中央军委统帅部将川军他调。后在军委每日会报中提出此事,蒋介石听后也很生气,说:"第二战区不肯要,把他们调到第一战区去,问程长官要不要?"中央军委打电话至郑州问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程潜对川军在山西的所作所为也有耳闻,所以,在电话里一口回绝,坚决不要。

国民党中央军委军令部次长林蔚将情况报告给蒋介石,蒋听后勃然大怒,说:"把他们调回去,让他们回到四川去称王称帝吧!"其实,川军的上述行为实出于无奈。人地两生,部队刚到山西,既缺少武器,又没有得到应有的补给,而天天要与日军周旋作战,十分艰难。

到后来,第二十二集团军在晋东南地区与日军作战的近两个月中,部队作风已有明显改变,特别是在与八路军共同作战中,受到八路军与老百姓军民团结的影响,所到之处与当地群众开联欢会,处处尊重群众,不骚扰百姓,军民关系较好。然而,这些情况,是很难传到蒋介石耳边的。对此事,白崇禧在旁听着,便劝解说:"让我打电话到徐州去,问问第五战区李长官要不要?"

于是,白崇禧给李宗仁打了个电话。此时,正值韩复榘不战而败,日军沿津浦路从济南南下,李宗仁又无援兵可调,一听说有川兵可调,立即对白崇禧说:"好得很啊!好得很啊!我现在正需要兵,请赶快把他们调到徐州来!"

白崇禧为防日后李宗仁怪罪于他,所以还作了解释:"他们的作战能力当然要差一点。"可李宗仁说:"诸葛亮扎草人做疑兵,他们总比草人好些吧?请你快调来!"就这样把这支几乎谁也不要的川军调到了第五战区,找到了为国立功杀敌的机会。

1937年12月底,第二十二集团军奉命从晋东南出发,移师于陇海路东段的商丘、砀山、单县、徐州一带。在移师中,这支川军表现了较好的纪律和作风。12月11日,部队由山西洪洞上火车出发,12日抵达风陵渡,过黄河后至潼关换车东进,17日到达郑州,18日到开封,19日到砀山,下火车后集结待命。22日由砀山出发,25日到达莱河,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欢迎,乡村父老设宴招待官兵,军民一家,共同抗日。时值新年到来之时,有一团长拟写春联一副:

时值三阳伊始,国家已到存亡最后关头,愿将热血横洒,染遍春光灿烂;

近来万里长征,将士都能忠勇向前效命,誓把敌人歼灭,维护世界和平。

部队于1938年1月1日从莱河地区驻地出发,5日到达徐州,下午到临城下车,当即作战斗准备。1月12日,部队又奉李宗仁之命令,开赴滕县南北地区填防,阻击日军南下,开始参与滕县的保卫战。

正是由于这支川军部队以1万多人的代价,谱写了川军抗战的光辉历史。他们虽然在人数和装备上都处于劣势,但他们是正义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他们血战到底。尤其是当部队到达前线时,听到济宁陷落,日军屠杀中国人民达2000多人,并劫掠奸淫妇女甚多,惨痛已极。

不少营团召开军官会议,表示:日军侵占我国领土,必须将其歼灭,还我河山;我们要下定决心,抗战到底,不胜不还,这样才不辜负四川父老乡亲对我们寄予的希望,也实现了我们保家卫国千里杀敌的愿望。正是有了这样的决心,他们才取得了滕县保卫战的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