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把《山海经》注册为商标?这事细思极恐,赶紧把商标注册起来

华为把《山海经》注册为商标?这事细思极恐,赶紧把商标注册起来

华为注册了一部《山海经》

在刚过去不久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上,罗胖在说到中国文化符号的时候,说了华为的一个故事:

连华为这样的科技公司,在为下一代产品注册商标的时候,也恨不得注册了一本《山海经》。全都是这样的词,操作系统叫鸿蒙,实验室叫玄武。可能有的词我们都不认识,但是这样的字眼总让我们内心澎湃。你怎么解释?只有一个解释,因为中国文化符号。


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殃及华为,让大家都知道“备胎”鸿蒙操作系统了。可大家不知道的是,除了鸿蒙之外,华为把一本《山海经》里显得高大上的词,比如乾坤、子龙、玄武、昆仑、朱雀等等全都注册成自己的商标了。

华为把一本《山海经》注册成了商标

罗胖引用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中国文化中有博大的资源可以挖掘,但吃瓜的你,有没有思考过,华为为什么要把古书里的这么多词汇注册成商标?

细思极恐,华为抢占的是稀缺资源

总听说华为的专利很厉害,近年来,每年的申请数量都占据中国公司榜首。

在同样也是知识产权的商标,华为也很厉害,其底层逻辑就是:商标是稀缺资源,先注先得;否则被竞争对手注册的话,自己想注也注不了了

是的,商标是稀缺资源,小巴从法律角度予以解读:

第一,商标通行全国,却分类有限

虽然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但全国只有统一的一家“国家商标局”,负责管理全国的商标,而各个地方省市区的商标局,都只负责注册商标的材料接收与递送,最终所有的商标申请资料都要在国家商标局汇总。

因此,一个商标一旦注册成功,就可以在全国的任何地方使用,不论是网上还是网下,不论是北京、上海、深圳还是新疆、西藏、青海。

就这样一枚小小的商标,具有通行全国的特权,却是有限的。

因为商标可注册的范围被分为45个大类,对应着不同的商品或服务;每个大类下面又有小类,小类又有段落和群组……看不懂没关系,反正挺复杂,但不论多复杂,记住一点就行,这些大类、小类、段落、群组都是有限的。

商标局为此出了一本分类表,封面长这样:

(这是一本很厚的资料,有264页)

而一个商标要注册,虽然它覆盖的范围不能超出一个大类,但在这个大类下面可覆盖的小类、段落、群组是无数量限制的。

举个极端的例子,假如华为要把“鸿蒙”全品类覆盖,那么理论上它只要注册45个“鸿蒙”商标,分别对应不同的大类,而且每个“鸿蒙”商标覆盖足够多的小类、段落、群组,那么这样一来,至少在中国,别人无论如何也别想再注册“鸿蒙”商标了。

第二,商标因为其商业价值,被越来越多地注册,“坑”不多了

一项资源如果没有价值,再稀缺也没人抢。

然而商标既然姓“商”,就注定了它有商业价值。因为它和商品、服务密切相关。

打个比方,可口可乐因为叫“可口可乐”所以全球畅销,但如果换个名字叫“非常可乐”就没人喝了(知道这个牌子的人都暴露年龄了)。

所以,嗅觉灵敏的商家,不论是做这行的,还是不做这行的,都把手伸向了商标资源,一有空就像华为一样,注了一堆商标,等着它们出名。

做这行的注册一堆商标,叫商标布局;不做这行的注册一堆商标,叫商标抢注。

布局也好,抢注也罢,它们的存在使得商标注册变成“红海”,比如网络上一有流行语,或者有点名气的网红,都赶紧注册了商标据为己有。

华为让人恐惧的地方就是,它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这盘棋就是商标布局


普通人也可以学习华为,打造个人IP从注册一枚商标开始

说到这里,你也许会问了,注册商标是华为这类大公司的事儿,和我一枚普通人有啥关系呢?

当然有,原因有两个:

1 商标是个潜力股

为什么说是潜力股呢?因为商标本身的成本很低,而潜在收益却很高。

成本低,体现在商标注册只要300元,注册满10年续展费用500元。也就是说,商标的持有成本才每年几十块钱。

当然,上面说的是文字商标。如果是图形商标需要设计的,那么设计费就另当别论了。

而潜在收益高,那就是,你注册的商标(特别是文字商标)将来很可能被大公司、大机构、大厂所使用,那么多半的可能性是他们会来找你收购商标,或者找你要授权,那么届时你就可以以一个合理市场价格出售,或者长期收取授权费。

举个很典型的例子,多年前,土耳其有个叫“图兰”(Touran)的人把自己的名字注册了商标,其中范围就包括汽车。结果后来德国大众汽车进入土耳其市场销售“Touran”车(就是上汽大众国产的途安),才发现Touran已经被注册。于是,德国大众不得不向每年向图兰支付高昂的授权费,图兰因此过上躺钱生活。

2 商标是打造个人IP的一块基石

都说现在是个人IP的时代,而个人IP的特征就是流量变现。要想实现流量变现,必然会线上线下到处出现你的名字,或者你的标志,这些都是商标使用的场合。如果好不容易打造的个人IP被别人抢注了去,反过来倒打一耙告你侵权,那么打造个人IP的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要花非常大的代价才能挽回。

前段时间算是尘埃落定的“乔丹”商标案就是个反例,NBA巨星乔丹尽管1990年代就来过中国,其影响力那时国内就已经非常大,但他就是没有把自己的名字注册商标。直到“乔丹”被福建晋江的“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注册为商标并用于体育用品,并且很多人以为国内“乔丹”牌体育用品就是乔丹个人的品牌时,才发现为时已晚。真假“乔丹”打了好几年的官司,耗费巨资聘请律师,才算是基本夺回“乔丹”商标。


乔丹起诉乔丹体育


发掘身边的商标资源

弄清楚了商标的界限,我们就来发掘身边的商标资源吧。

(1)姓名、笔名、艺名、网名

现在是个IP创业时代。对于大多数白手起家的草根创业者来说,名字就是重要的IP。

比如“口红一哥”李佳琦,5年前还没大学毕业,尽管是南昌大学学霸,但出了校园恐怕没几个人知道他,何况他名字的如此常见、以至于随便找个人多的地方叫声“佳琦”都有N个人回头。

如今,一说“李佳琦”,大家马上想起美妆主播、“口红一哥”。如果李佳琦忽然换个名字,然后宣布今天的谁谁谁就是昨天的李佳琦,谁信?紧接着“李佳琦”和换名字的那个人设都轰然崩塌了。

再说说李子柒,“李子柒“三个字可谓与她本人的美食视频高度相关,已经形成流量经济,换个名字,恐怕下场和上面的例子一样。

不仅仅是自己的名字。自己的名字是父母起的,可能出于各种局限性不太具有美感,所以很多人都有网名、艺名、笔名,比如QQ名,微信名,各种自媒体ID名等等,这些,都有可能是宝贵的IP资产。

名字是如此重要的IP,它几乎伴随着创业者的前半场,甚至关乎创业成败原因。

(2)头像

如果名字还有重名,头像总归重合度低了吧?除了双胞胎,这世上找一个和自己长得很像的人还真挺难。

这不,最典型的就是老干妈了,那张标志性的脸已经和“老干妈”三个字融为一体。对了,还有老干爹,商标也是个头像。


老干妈商标

当然,直接用别人的头像注册商标是不行的,商标局会要求你出具头像本人同意注册商标的授权书。

(3)信念、口号

企业通常有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核心又通常是一句口号、理念或愿景,如果足够短的话,也可以注册成为商标。此外,企业广告也可以提取商标。

比如罗辑思维的“陪你一起终身学习”,苹果的“岂止于大”。


写在最后

我们可以看到,华为可以把一本《山海经》注册为商标,你作为一名普通人,也可以把你的名字注册为商标。

因此,打造个人IP,注册商标是第一站。

我国法律对商标注册的范围并未做出太严格的规定,为打造个人商标体系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而个人的姓名、笔名、艺名、网名、头像、信念、口号等,都可以成为注册商标的素材。

小巴等着你早日拿到商标注册证的那一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