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本事凭啥坐五大元帅C位?斯大林想搞他,居然不忍心下手

没本事凭啥坐五大元帅C位?斯大林想搞他,居然不忍心下手

我们今天来讲一位苏联高层中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他便是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伏罗希洛夫军旅出身,咱们便难免谈论他的军事才华,但从伏罗希洛夫漫长的军旅生涯来看,他显然不是一位高明的指挥者,甚至连“中规中矩”都不算。而在许多重大问题的决策上,伏罗希洛夫居然表现得十分糊涂,例如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当图哈切夫斯基、乌博列维奇等一批年轻将领建议大力发展装甲军团,以令苏军适应未来战争时,伏罗希洛夫居然拼命阻挠,此事甚至惊动了高高在上的斯大林。



那么,既然伏罗希洛夫看上去如此平庸,他为何能跻身苏军1935年五大元帅之列呢?更何况在有图哈切夫斯基、布柳赫尔和叶戈罗夫这3位战神级统帅,还有布琼尼这种地位无法撼动的老帅代表的情况下,伏罗希洛夫能坐在最中间,也就是网友们常说的“C位”呢?答案很简单:在战场之外,伏帅的其他能力均堪称顶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没有伏罗希洛夫,可能就没有以后的苏联。

这样说听起来可能有些夸张,但其实并不难以理解。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曾提到,1918年5月,斯大林曾以特派征粮官的身份前往察里津。作为斯大林政治生涯的福地,当时的察里津却令他十分难受。托洛茨基的人手布满周围, 即便是斯大林名义上享有“全权”,他实际就是个“光杆司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斯大林曾想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然而他曾多次写信给莫斯科,列宁不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糊涂,情况还变得更加棘手了。



忍无可忍的斯大林遂决定暴力处理,但想要打破托洛茨基的围城,没有人手是不行的。就在斯大林纠结之际,正是伏罗希洛夫带着被打溃的部队路过察里津。本来,两人在多年前就以相识,伏罗希洛夫也一直比较赞同斯大林的政治主张。两人一拍即合,斯大林很快就巧施手段夺取了察里津地区的军权,同时带领当地军民反败为胜,赢得了巨大的政治声望。我们由此可见,从很大程度上讲,是伏罗希洛夫改变了斯大林日后的政治生涯,他称得上是后者的“恩人”。

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局势初定后的苏联也难以摆脱“兔死狗烹”的历史怪圈。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有能力的人也难逃被淘汰,硬本事平平的伏罗希洛夫其实也一度面临极其危险的处境。然而,他的另一项极其“出色”的本领在关键时刻救了他的命。

伏罗希洛夫稍稍有些虚荣,据一些资料描述,他喜欢穿着笔挺的制服、佩戴大量勋章出入公共场所。平时如此,开重要会议时就更加乐于表现了。然而,这没少为他惹麻烦。有一次,伏罗希洛夫又挂满勋章走进会场,列宁当场批评道:“在任何公务性会议上,即使是在代表大会上炫耀自己的勋章,都会被认为是极不得体的举动。”而在讲到苏联军队正规化程度不足的问题时,伏罗希洛夫又成了“靶子”。正如列宁所说:“军队仍然存在着旧式的游击习气,伏罗希洛夫同志的发言中就足见这一点。”



虽然列宁话所得看似不留情面,但做起事来却相对温和,爱憎分明的斯大林就大不相同了。苏芬战争结束后,时任国防人民委员的伏罗希洛夫无疑成了众矢之的。本来,斯大林就深知这家伙肚子里没多少硬货,如此一来更是将其撤职。除了领导外,不少同僚对伏罗希洛夫也是无法忍耐。前有图哈切夫斯基,后有朱可夫,这些能力出众见识超群的顶级将才,都对伏罗希洛夫保守落后甚至有些愚钝的理念充满抱怨。由此可见,表面上一人之下、威风八面的伏帅,其实混得也并不像外人看上去那么光鲜。

在苏联这样相当压抑的政治氛围中,背后哪怕是只有一名敌人,那都是相当危险的,更别提连上司都看不顺眼了。然而,伏罗希洛夫总能化险为夷,几乎全仰仗他尺度无限大的审时度势、能屈能伸的本领。就拿列宁的那顿猛批来说,搁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堂堂一位军队统帅遭到这样的对待,一般人怕是早就自觉颜面扫地了。谁料就在次日,伏罗希洛夫依旧像没事儿人一样按时来到会场,只是他这次换了件花衬衫,其余的就仿佛从未发生过一般。



从1947年开始,斯大林有意识地重整核心权力圈,他一度将伏罗希洛夫这个老跟班排除在新的领导团体之外。斯大林时常旁敲侧击,有一次,他就对身旁的贝利亚说:“我们真得好好照看伏罗希洛夫,看来不少同志都不乐意挨着他坐嘛。”在不久后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斯大林半开玩笑地把伏罗希洛夫称为“英国人派来的间谍”,虽然听起来像闹着玩,但怎么看都是笑里藏刀。慢慢的,斯大林对伏罗希洛夫的冷落愈发明显,甚至在开会时都故意不通知他参加。那么,伏罗希洛夫又是如何应对的呢?他居然舍得放下架子,亲自给会场打电话,低声下气地问工作人员:“麻烦您问一下,我是否能有幸参加这次会议,好嘛?”

伏罗希洛夫把自己身为一位苏联元帅和国家元老的面子扔了个干净,而他的做法也成功地赢得了斯大林的同情,最终也没舍得下手。到了赫鲁晓夫时代,伏罗希洛夫早已退出军界,彻底成了政客,他的政治影响力也变得极其有限,即便如此,赫鲁晓夫也没放过这位老帅。在一次会议上,赫鲁晓夫特意组织了一群人围攻伏罗希洛夫,言辞激烈狠毒,气得伏罗希洛夫坐立难安,最终干脆摔门而去。



眼看两人已经闹掰,事情无法收场,谁料没多久,伏罗希洛夫竟然又跑了回来。这一次,即便对方指着他骂,他也默不作声,完事儿还站起来鞠躬道歉,态度十分诚恳地说:“我深知,我在支持阴谋集团的发言时已经犯下了严重的错误……我对过去那一段时期里所犯下的许多错误深感悔恨。”结果,一心想惩戒对方的赫鲁晓夫反而有点不好意思了,在会议结束后还主动为伏罗希洛夫请求“宽大处理”。

当然了,伏罗希洛夫绝非一无是处,他曾为苏联提拔了一批英才,其中就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朱可夫。而在其他职位上时,伏罗希洛夫也任劳任怨,只可惜能力就那样,咋也变不出花儿来。虽然这些贡献不能被磨灭,但对坐在五大元帅最中央的他来说,这些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真正令他在漫长的生涯中屡屡转危为安,成为苏联政坛常青树的,正是他的审时度势与能屈能伸;除此之外,恐怕便是对领导意图小心翼翼的揣摩了。值得一提的是,在30年代那场惨烈的大灾难期间,大伙儿都怕“工作总结”,因为一旦说得不够圆润,倒霉的恐怕就是自己。伏罗希洛夫却总能应付自如,例如在1938年11月29日,他于军事会议上发言:“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清除了4万余人;但斯大林同志‘学会重视人才、重视干部’的思想,又指导我们提拔了10多万名新的优秀指挥员。”把坏事说成好事,又无形中猛拍一通马屁,这样的同志领导会不喜欢吗?



伏罗希洛夫正是如此光辉却又苟且了一生,1957年4月15日,伏罗希洛夫以国家元首的身份访问中国。在毛主席的亲自指示下,百万群众奔赴现场,将从机场到天安门的道路围了个水泄不通。伏罗希洛夫穿着元帅服戴着满胸的勋章坐在专车上,接受群众排山倒海般的欢呼,脸上挂满了难以言状的喜悦。要知道,这次迎接他的群众的人数是开国大典游行的3倍还多。恐怕在这一天,伏帅才真正地体会到身为一位超级大国领导人应当享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