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俘虏时,印方高呼“印度万岁”,印俘无反应,却呼应我方口号

交接俘虏时,印方高呼“印度万岁”,印俘无反应,却呼应我方口号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生的对印自卫反击战,是我国面对印度侵略所采取的正当自卫反击,最终印度惨败,我方大获全胜。战后要处理的问题关系到国家形象和外交斗争,甚至比战争更为复杂,其中对于印俘的管理是摆在我国面前的重要问题。

印俘并不好管理,印兵在打仗中表现平平,可是在俘虏收容所却麻烦不断,有要工资的,有打架斗殴的,不过最后都被我方感化,大部分印俘都能正确认识边界问题,连印方都承认:"中国人似乎有非常有效的宣传机构"

一、俘虏收容所难题:登记是第一道难关,还有打架斗殴和要工资的

让人想不到的是,登记工作是管理印度俘虏的第一道难题,因为印度的民族实在是太多了,讲各种语言的都有,并非原先想象的只讲英语,有些士兵只会讲自己民族的语言。

在此之前,受印度宣传的影响,很多印度士兵害怕中国人会欺负俘虏,所以在登记的时候用了假名字和假信息,这给登记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难。

登记工作一旦做不好,将对我国外交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我国很重视登记工作,困难再多也要克服。对于假信息,只能多次校对,耐心向印度俘虏解释政策。对于语言不通的问题,也采取了多种措施解决。

登记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还有其他问题。印度被称为"民族博物馆",很多民族之间积怨很深,矛盾不断。比如锡克族的印度俘虏就好勇斗狠,仇视其他民族,经常和高尔瓦族等其他印俘打架斗殴,而且还是群体性斗殴

当时印度军队里面也有一些尼泊尔籍和巴基斯坦籍的士兵,但是受大国沙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很多印度籍的士兵瞧不起这些国籍的俘虏,虽然同是俘虏,但是印度籍士兵还是经常欺负其他国籍的俘虏。

在管理中,为了方便俘虏的饮食,有时会派一些印俘自己去担米、打水、搬粮食等劳动。这些参加劳动的印俘,有时会吵闹着要"工资",还说这是国际法的规定。

对此,管理人员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因为根据《日内瓦公约》的规定,印俘的这些劳动,是为了自身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劳动,与公约中所讲的报酬性劳动不一样,因此不符合发工资的条件

二、用行动感化印俘,他们最爱看的电影是《白毛女》

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和帮助印俘认清战争真相的目的,印俘收容所的管理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印俘中有很多人信奉宗教,管理人员始终尊重印度的民俗习惯,为了方便他们的宗教活动,管理人员还专门腾出场地。有的还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比如在印俘"灯节"的时候提供蜡烛和食品,这让印俘十分感动。

为了让这些印俘的家人少一些担心,管理所还按照规定让印俘给自己的家人写信,管理所统一邮寄,这让很多印俘与家人有了联系,内心更加温暖。

除了这些,印俘管理所还经常播放影片,这些电影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专门用来讲明中印边界问题真相的影片,比如《友谊长青》等,另外一个就是教育意义的影片,比如《战火中的青春》、《五朵金花》等。

在这些影片中,最受欢迎的电影是《白毛女》。因为这些印俘当中,很多都是家境贫困的士兵,他们也面临着阶级压迫的问题,印度也有"黄世仁"、"白毛女"的原型。这部影片可以引起共鸣,因此印俘经常要求重复播放,前后播放了几十次,仍然还喜欢看。

除了这些教育宣传方式,管理人员还经常带领印俘参加劳动,而且在劳动中,军官和士兵都是平等地参加劳动,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这让印俘很是吃惊,因为在当时的印军中,官兵平等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三、交接战俘时,印俘高呼:印地秦尼,巴依巴依!

印俘管理所采取的种种措施感化了这些印俘,不少印俘受深受感动。因为对比很明显,在印度,士兵经常受到欺负,没有地位,家里经济情况也差。而在管理所,他们见识到了中国的仁义,也认清了印度发动战争的不义性质

当时关押印俘的管理所不止一个,而是分布在新疆和西藏很多个地方。1963年4月起,这些印度俘虏开始陆续送回,印度派遣印度红十字组织前来对接相关工作。

在交接印俘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印度红十字人员见到印俘之后,想唤起他们的"爱国之情",于是高呼"印度万岁",但是在中国待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印俘已经认清了印度发动战争的本质,因此对这一口号似乎没有什么反应,呼应者寥寥无几

见到印度红十字会在喊口号,我方人员也高呼"印地秦尼,巴依巴依",意思就是"中印人民是兄弟",结果,印俘中一片响应,都跟着高呼"印地秦尼,巴依巴依",这搞得印方人员十分尴尬

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本来就是正义的战争,在印俘管理所,我方人员只是让对方正确认清对错,对方红十字管理人员也承认中国工作好到极致。参加过这场战争的印军师长普拉沙德也说:"中国人在战场上是胜利者,在舆论上也是胜利者。"